王冠珠
路易斯·布拉耶,1809年出生在法國巴黎以東25英里的小鎮(zhèn)古普伯雷。父親西蒙·瑞恩·布拉耶以打造馬具為生。3歲時,布拉耶在父親的作坊中玩耍時不慎被縫紉錐戳傷了左眼,導致左眼失明,后來傷口發(fā)炎,感染到右眼,父母帶著他看了好幾位醫(yī)生,希望能保住孩子的視力,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就這樣,年僅4歲的小路易斯不幸雙目失明。
當時,在歐洲的貧困地區(qū)和亞洲大部分地區(qū),盲人遭受著非人般的對待。他們像牲畜一樣被出租,租金尚且不及牛馬。還有一些被迫去工廠或農(nóng)場,鏟煤、施肥,終日干著苦力活兒。大部分盲人被訓練成乞丐,在街角、寺廟的臺階上,或教堂,苦苦哀求人們施舍一片面包或者一枚銅板。
幸運的是,在小鎮(zhèn)古普伯雷情況并非如此。大家都很喜歡小盲童路易斯??蓱z的布拉耶先生,因為兒子身上發(fā)生的意外,怎么都無法原諒自己,大家看在眼里,都想盡量讓他生活得輕松些。
男孩兒有根拐杖,不久便在鎮(zhèn)子里學會通過敲擊地面來識路。起初他還能記起樹的形狀,天空中浮云的樣子。但過了一段時間后,這些畫面在他腦海中逐漸消失,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拾起來。
村民們填平路上的坑洼,為的是讓小路易斯的上學路一路坦途。小路易斯用數(shù)出拐杖敲擊地面的次數(shù)來識路?!皣}噠”,“噠噠”——到那棵大樹跟前要多少下,到池塘跟前要多少下,到大山腳下要多少下。這“噠噠”之聲伴隨了他一生,而日后這動聽的節(jié)奏,對于整個世界而言,竟會那樣意味深長。
小路易斯慢慢長大,開始在家?guī)透赣H打理馬具店的生意。日子一天天過去,路易斯的手指變得愈發(fā)靈巧、結(jié)實,聽力也變得超乎尋常的敏銳。村里小學的老師們看到路易斯僅憑耳朵和記憶就能成績?nèi)绱藘?yōu)秀,紛紛贊不絕口。
然而,路易斯卻并不快樂。他做夢都渴望能夠同其他孩子一樣閱讀和書寫,卻無奈眼前漆黑一片,簡單的理想,卻無力實現(xiàn)。后來,一次聽聞校長說起巴黎有所盲校,那里都是出身富裕家庭的盲童,他們使用特制的教科書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小路易斯懇求父母送自己前去學習。父母并不指望他能學到什么本事,畢竟那個年代盲校的設施都很差。但他們還是想為兒子的快樂與未來竭盡全力,爭得更多的希望。
小路易斯在10歲那年被送到了巴黎的盲童學校。校長很快就發(fā)現(xiàn),路易斯學習能力很強,在音樂方面很有靈氣。憑借敏銳的聽覺、靈巧的手指和驚人的記憶力,路易斯很快學會彈鋼琴、拉大提琴。他最開心的時刻總是在附近教堂里的管風琴旁度過。小小年紀的他常常被邀請去教堂伴奏。
8年后,他從盲校畢業(yè),并成為盲童教師。他的余生都致力于教導和幫助那些像他一樣飽受痛苦的盲人。
曾經(jīng),10歲的小路易斯第一次來到盲校時,他問老師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您能教我閱讀嗎?”老師們當時并沒有承諾什么。他們告訴他,很少有盲人能學會閱讀。那個年月,盲童們是這樣學習字母的:老師把小樹枝排列成字母的形狀,然后引導學生用手指觸摸這些字母,再一一解釋。不久孩子就能用一大堆樹枝拼出單詞來,但也僅此而已。
大約是路易斯·布拉耶初來盲校時,一種由該校創(chuàng)建者瓦朗坦·阿維發(fā)明的盲人閱讀新方法正在試用,它試圖讓孩子們通過感覺突起字母來進行閱讀。然而,這種突起字母都由銅絲在紙上壓出,學生們無法學習如何寫出這種文字。這種將字母凸印以供觸摸閱讀的方法使用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即便是很短的故事也得由好幾冊大部頭組成,完整閱讀需要花上很長時間。除此之外,使用這種方法印刷書籍非常復雜,相應的,造價也很昂貴。因此用這種方法印制的書籍也很少。因此,盲人能夠閱讀的材料少之又少,至于那些長篇巨著,就不得不依靠朋友大聲朗讀給他們聽了。
總之,除非盲人在失明之前曾經(jīng)學習過,否則便無法書寫,只能通過口授的方式讓其他人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至于小路易斯尤其鐘愛的樂譜,就更沒辦法閱讀和書寫了。
在路易斯幫助盲童學習閱讀的過程中,他越來越擔心孩子們內(nèi)心的痛苦掙扎。很多孩子發(fā)現(xiàn)閱讀過程太困難,進步又是那么緩慢,紛紛在絕望之中放棄了學習?!耙欢ㄓ幸环N更簡單的辦法能方便盲人閱讀和書寫”,年輕的路易斯常常自語道?!拔ㄓ袝軌蚪獬と松硎艿蔫滂?。一個人,只有能夠輕松閱讀,才算是真正接受了教育。”
那一年,年僅17歲的路易斯堅定地認為,一定有比觸摸單個字母更簡便快捷的方法讓盲人學會閱讀。一種簡潔的代碼,那才是盲人真正需要的。但是代碼必須代表字典中的每個字嗎?抑或用方塊、圓圈、三角這樣的形狀來代表字母表里的每個字母?連續(xù)數(shù)月,路易斯苦苦思索著。
一天晚上,當他坐在餐館里聽朋友大聲讀報時受到啟發(fā)。
報上的文章是關(guān)于夜間閱讀的——在法國軍隊中有一種新的信號代碼。一名叫巴碧爾的炮兵上尉發(fā)明了一種通過點和線來傳遞信息的方法。他使用厚紙板上有規(guī)律凸起的點、線,讓士兵們在夜間無聲地傳遞口信,士兵使用尖錐在紙的背面刺出點、線,凸出紙面的點、線可以通過手指感覺來閱讀。
如果一個正常人在夜晚不用眼睛就能閱讀和書寫信息的話,那么,一個盲人也能做到!布拉耶激動得徹夜難眠,次日清晨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巴碧爾上尉的住處。上尉向他解釋了自己的代碼。他在一張紙上用錐子打了幾個洞,隨即讓路易絲觸摸紙張另一面形成的凸塊和圓點。圓點的特定組合表示軍隊中的特別命令。觸摸著一個個突起圓點,路易絲·布拉耶喜出望外。在紙上打點既容易又快捷,而且成本低廉。讓盲人使用圓點所構(gòu)成的代碼打出所有的文字!路易斯要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他勤奮地工作,除了鐘愛的音樂外,這個年輕人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無休止的實驗中。為了能使“夜間閱讀”真正對盲人有用,布拉耶發(fā)明出自己的凸點代碼系統(tǒng),即布拉耶點字法,用6個凸點來組成每個相應的字母,布拉耶受到人的體形啟發(fā),他想,每個人都有兩個肩膀、兩臂和兩個膝蓋,在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個凸點,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個凸點了嗎?多么有意思的6個點啊!經(jīng)過一番精心編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規(guī)律可循的法語字母方案擬訂出來了。6個凸點,加上空白,共有64種變化。這種6點系統(tǒng)使人們通過手指的觸摸就能識別字母,并理解所有點代表的意思。1829年,20歲的路易斯完成了自己的盲文系統(tǒng)。他設計了一個小型手動穿孔機,可配合含有6個洞的方形單元格一起使用。字母表上的每個字母,數(shù)字,標點都對應著一組特殊的圓點組合,熟識此代碼的盲人能通過觸摸打孔機打出的點來閱讀路易斯寫下的文字了。布拉耶點字法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既可讀又可寫。
經(jīng)過反復練習,路易斯已經(jīng)能夠跟著別人的語速同步打孔書寫,用手指閱讀盲文的速度堪比正常視力的人閱讀印刷文字。
布拉耶一邊聽別人讀書,一邊將故事用打點的方法記錄下來。他無比興奮,一切都已成熟,可以向世人宣布這一偉大的發(fā)明了!然而,當時的盲校堅持沿用原來的方法,不準路易斯在學校傳授新的盲文系統(tǒng)。同時,使用凸版印書這一老式方法的印刷匠們也在擔心,新的系統(tǒng)一經(jīng)采用,自己的生意豈不就泡湯了嗎?
布拉耶堅守信念,利用課余時間教授點字法。學生們很快意識到他的方法更好,并且告訴其他盲人。一傳十,十傳百,布拉耶收到世界各國盲人的來信,表示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導。
之后的幾年里,路易斯一直致力于改善他的點字系統(tǒng)。與此同時,他對于摯愛的音樂也絲毫沒有放棄。他為音符設計了特別代碼,以便像他一樣的盲人音樂家能夠通過指尖閱讀樂譜來演奏。漸漸地,路易斯和他的朋友利用點字打印出了教科書、故事書,還有歌集。后來,一些印刷匠發(fā)明了印刷這些書籍的機器。但即便這樣,熟悉新型點字系統(tǒng)的人仍是少數(shù)。新的方法得不到普及,路易斯深感遺憾。
路易斯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一生的心血眼看著將要隨他而去。但天不負人,在有生之年,他終于盼來了勝利的時刻。跟隨他學習音樂的學生之中,有一位女孩兒,后來成為優(yōu)秀的鋼琴家。路易斯對她很是器重,教她用自己的點字法來閱讀樂譜,書寫樂譜。一天晚上,女孩兒在為熱情的觀眾獻上了一場音樂會之后,講起了路易斯·布拉耶先生如何創(chuàng)造盲文點字法,如何對她悉心教導。她遺憾地說道,這種盲文至今仍未被學校采用,煞是可惜。而今日音樂會的成功,也全都要歸功于布拉耶先生。“朋友們,不要為我鼓掌,請為布拉耶先生鼓掌!”第二天,巴黎的各大報紙都刊載了路易斯和他教授盲童學生的故事。這引起了大眾極大的興趣,許多學校紛紛同意使用他的系統(tǒng)。當路易斯聽到這個消息時,不禁落下了喜悅的淚,畢生的心血終于沒有白費。這一年是1852年,布拉耶43歲。不久,他便去世了。
兩年后,盲校正式采用了路易斯的點字系統(tǒng)。書籍大量地被翻譯成“布拉耶文”,通過閱讀這些書籍,盲人們獲得了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快樂。短短幾年之后,布拉耶文便成為全世界教授盲人閱讀的通用方法。
今天,大部分盲人都在學習布拉耶文。他們到普通大學學習,用點字法打出筆記。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學習和教授幾乎任何一門課程。他們用布拉耶文書寫和閱讀的速度也能和你我一樣快。
1929年4月,布拉耶代碼出版百年紀念之際,全世界共同緬懷偉大的路易斯·布拉耶。在其出生地法國小鎮(zhèn)古普伯雷,人們?yōu)樗麡淦鹨蛔鸹◢弾r雕像,以紀念這位為失明者打開光明之窗的盲人。
摘自《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