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云,許 利,周任君,陳月娟,易明建,鄧淑梅
1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合肥 230026
2 安徽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合肥 230031
N2O 是一種溫室氣體,主要是通過與土壤復雜的氮化和消氮化機制相聯(lián)系的細菌過程而產(chǎn)生的.對流層里其壽命大約是120年,被東京議定書所約束.N2O 的地表源很多,自然源的排放占多數(shù),主要是海洋和熱帶雨林.人為源主要是耕作的土壤(氮肥的使用)、家畜和生物質(zhì)燃燒.就目前情形看,人類活動的排放是N2O 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更重要的是人為源.N2O 在對流層充分混合,隨大氣環(huán)流被注入平流層,而且只在平流層中被破壞,生成NO 和NO2.在2001年出版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TAR)中,N2O 是繼CO2,CH4和CFC-12之后具有第四大輻射強迫的長壽命溫室氣體[1].至2005 年,CO2,CH4,N2O 的平均濃度分別達到279.1ppmv(ppmv=10-6),1783ppbv(ppbv=10-9)和319.2ppbv,比工業(yè)革命之前1750年分 別增加了35.4%,154.7%和18.2%[2].而1987年蒙特利爾條約簽訂以后,CFC-12的排放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含量已經(jīng)慢慢下降.按目前的趨勢,N2O 的輻射強迫位居第三[3].2000年 以 后CH4含量年增長率在0附近徘徊,主要表現(xiàn)為年際變化,但CO2和N2O 一直是持續(xù)增加.1998年N2O 的地面含量是314ppbv,至2005年已經(jīng)達到319ppbv,其含量幾乎是線性增加(大約為0.2%yr-1)[3].雖然目前CO2是溫室效應(yīng)最大的貢獻者,但CH4和N2O 的百年全球增溫潛能分別是CO2的200 和300倍.雖然CO2在平流層大氣熱收支中起著核心作用,但在平流層化學中并不重要.CH4含量的增加往往有利于平流層O3恢復,而N2O 是平流層NO 和NO2的主要來源,其增加通常造成平流層O3的損耗,因此世界氣象組織(WMO)在O3的評估中要評價N2O 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蒙特利爾條約沒有限制N2O 排放.最新的研究表明[4],在目前,人類活動造成的N2O 排放是唯一最重要的O3損耗物質(zhì),預期在整個21世紀N2O 排放都將保持最大.將來有限制的N2O 排放將會增進O3層的恢復,也會減少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tǒng)的強迫,意味著O3和氣候的雙贏.當然,關(guān)于人類活動造成的N2O 增長,以及N2O 和NOX增加對平流層O3影響的定量結(jié)果還存在不確定性,尚需要更多的觀測資料和與它們有關(guān)的一系列光化學反應(yīng)的深入理論研究[5].
近十幾年來,我國也陸續(xù)建立了一些溫室氣體(CO2,CH4,N2O)監(jiān)測站,包括天津近海、中國東北淡水沼澤濕地、內(nèi)蒙古典型草地和西北地區(qū)等,積累了一些觀測資料,可以用以分析這些溫室氣體的日變化、季節(jié)變化、周邊工農(nóng)業(yè)發(fā)展以及天氣變化對這些溫室氣體的影響[6-8].但國內(nèi)學者對于CH4和N2O 增加對溫度和O3的潛在影響很少分析[9].國外學者模擬溫室氣體的氣候效應(yīng)時往往把CO2、CH4、N2O 以及CFCs等作為一個整體,很少單獨分析CH4和N2O 對大氣環(huán)境和氣候的影響[10-11].Bi等[12-13]曾利用美國國家大氣環(huán)境中心(NCAR)的二維模式(SCORATES)模擬分析了大氣CH4和平流層水汽增加對大氣環(huán)境和溫度的影響.因此本文還是采用這個二維模式來進行N2O 增加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并能與甲烷和平流層水汽增加的模擬結(jié)果進行對比.文中第2 部分簡要介紹了SOCRATES模式,第3部分是N2O 增加模擬試驗結(jié)果分析,第4部分與甲烷和水汽增加對大氣環(huán)境影響進行對比,第5部分是結(jié)論.
NCAR的SOCRATES(Simulation of Chemistry,Radiation,and Transport of environmentally important Species)模式,是一個用來研究對環(huán)境問題有重要作用的微量氣體的化學、輻射和動力輸送的二維模式,主要用于研究中層大氣.模式垂直方向從地面到120km,分辨率1km,采用對數(shù)氣壓高度作為垂直坐標.經(jīng)向從85°S—85°N,分辨率5°.下邊界固定于2km.模式的化學部分,考慮了76 種化學元素和160多個化學反應(yīng).輻射部分對于太陽輻射加熱和紅外輻射加熱的考慮都很細致.動力學框架采用變形歐拉方程,風場變量本身就是剩余速度,便于分析動力作用對微量氣體的輸送.模式在運行中,熱力學和化學傳輸方程的時間步長是可變的,默認運行中取1天.輻射過程時間步長固定為5天.行星波的模式積分也可采用不同的時間步長,默認是1天.為了更好地描述化學成分的日變化,未受動力傳輸影響的化學方程,白天夜間各4個時間步長作積分,為了解決晝夜和夜晝的過渡,日出和日落時段分為更短的時間間隔,因此每天有14個時間步長作積分.
SOCRATES雖然是二維模式,但是通過多次的改進,在行星波、重力波和潮汐波的參數(shù)化以及QBO 的參數(shù)化等方面得到了完善,能夠較好地模擬中層大氣中對環(huán)境問題有重要作用的微量氣體的化學、輻射和動力輸送的相互耦合過程.Gruzdev 和Brasseur[11]曾利用這個模式模擬了中間層大氣對過去50年來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的熱力學和化學響應(yīng).Lee和Smith[14]利用此模式分析了太陽循環(huán)、準兩年周期振蕩(QBO)和火山噴發(fā)對近10年來平流層O3變化的影響.Khosravi等[15]用該模式研究了人類活動和太陽變化對中間層大氣的影響.Evans等[16]利用它模擬過平流層臭氧對水汽增加的敏感性.此模式多次被用來研究熱帶平流層風場QBO對平流層微量氣體變化的影響[17-20].本文對模式的輻射、動力和化學過程不再贅述.
本次試驗包含一個控制試驗和一個N2O 增加試驗,控制試驗對應(yīng)1990年代的大氣環(huán)境條件,積分10年.據(jù)IPCC(2007)報道,1990年代以后N2O的年增加率約為0.2%,因此本文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N2O 增加試驗:假定大氣本底N2O 的含量有一個10年的增加(即2%),將模式中地面N2O 的體積混合比增加2%,其它高度處濃度不變,積分10年.從模擬的第5年起,模式運行已經(jīng)相當穩(wěn)定,取第5~10模擬年的平均進行分析,并與同期控制試驗對比.
圖1a是N2O 增加試驗中年平均N2O 體積混合比相對于控制試驗的變化,即N2O 增加試驗與控制試驗的差值.圖1a表明,當大氣下邊界處N2O 混合比增加了2%后,整個對流層里N2O 的增量都為2%.當N2O 隨大氣環(huán)流被輸送到平流層后,受動力過程和化學過程的影響,平流層里N2O 的增量分布并不均勻.大部分地區(qū)增量約為2%,但在北半球高緯地區(qū)其變化可達3%~4%,甚至會減少.圖1b是N2O 增加引起的年平均O3體積混合比變化百分比.圖1b表明,30km 以下大部分地區(qū)O3增加,下平流層中低緯地區(qū)O3增加約0.1%~0.2%,對流層增量較?。蠹s30km 以上O3減少約0.1%~0.5%,30~40km 減少較多,35km 附近減少最多.30~40km 附近,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O3含量的減少比南半球多.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層大氣中,極大值在30~35km 之間.N2O 增加引起的O3損耗正好位于O3層附近,對平流層臭氧恢復極為不利.N2O在對流層很穩(wěn)定,當隨大氣環(huán)流進入平流層后,很快與激發(fā)態(tài)氧原子O(1D)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NO(反應(yīng)式R1).而NO 不穩(wěn)定,通過反應(yīng)式R2和R3,最終催化破壞O3.Crutzen[21]通過觀測和計算影響大氣臭氧平衡的一系列光化學成分,認為R2 和R3 在35~45km附近最有效.圖1c,圖1d表明,N2O 增加引起的NO 和NO2增加主要在平流層20km 以上,其增量分別約為1%~3%和1%~2%.由于R3和R4通常相伴隨發(fā)生,R3對臭氧破壞具有決定性作用.下平流層O3增加主要考慮化學反應(yīng)R4和R5,它們在平流層下部和對流層上部很重要,會產(chǎn)生奇氧,是臭氧的重要源.NO2一方面可以通過R2 生成,另一方面,在平流層下部和對流層,生成臭氧的循環(huán)還可以由OH 與甲烷和CO 的反應(yīng)激發(fā)(R6—R9),隨后NO 通過中間產(chǎn)物CH3O2和HO2轉(zhuǎn)化為NO2(R10—R11),最后NO2光離解導致O3的形成.圖1e表明,30km 以下NO 增加引起CH3O2減少和NO2增加,而NO2增加伴隨著化學反應(yīng)R4,引起O(3P)增加(圖1f),進而引起O3增加.在下平流層和對流層頂附近還必須考慮到氫基(HO2)對O3的破壞(R12).R11表明,NO 會破壞HO2,HO2減少相應(yīng)地引起O3增加(R12).分析表明下平流層HO2減少(圖略),引起了O3增加.在氮的硝化和去硝化過程中,一部分氮以N2O 的形式而不是以N2的形式排放到大氣中.因為N2O 提供了中層大氣中NO 的主要來源,氮肥的使用最終加速了O3的破壞(R2—R3).值得注意的是,R2—R3 是一個催化循環(huán)過程,NO 促使O3破壞,同時又被產(chǎn)生,并不出現(xiàn)NO 的消耗.每一個平流層NO 分子在它的平流層壽命期間,可以催化破壞大約1×1012~1×1013個O3分子[22].因此大氣中NO 的可能擾動會對O3層帶來明顯的影響.
圖1 N2O 增加試驗與控制試驗的差異(單位:% )(a)N2O,(b)O3,(c)NO,(d)NO2,(e)CH3O2,(f)O(3P).Fig.1 Difference between N2O-increase and control experiments(unit:%)
圖2 是N2O 增加試驗與控制試驗的差值,圖2a—2d分別對應(yīng)溫度、太陽輻射加熱率、長波輻射冷卻率和凈輻射加熱率.圖2a表明N2O 增加導致平流層中至上層降溫,最大降溫在35~40km,可達0.07K;35~45km 附近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降溫大于南半球;下平流層中低緯地區(qū)和對流層升溫,約為0.0001~0.0002K.溫度變化的原因主要考慮輻射過程.圖2b表明,30km 以上太陽輻射加熱率減少,將引起降溫;30km 以下太陽輻射加熱率增加,相應(yīng)地會引起升溫.圖2c 表明,30km 以上長波輻射冷卻率減少,將引起升溫;15~30km 長波輻射冷卻率增加,引起降溫;15km 以下長波輻射冷卻率減少,引起升溫.15km 以上長波輻射冷卻率的變化與太陽輻射加熱率的變化基本一致.圖2d是凈輻射加熱率(太陽輻射加熱率減去紅外輻射冷卻率)的差異.可見,大約30km 以下大部分地區(qū)凈輻射加熱率增加,與這些地區(qū)的升溫變化一致(圖2a);30km 以上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凈輻射加熱率增加,但這些地區(qū)溫度卻是下降,說明這些地區(qū)的降溫除與輻射變溫有關(guān)外,還與其它過程(如動力學過程對熱量的輸送)有關(guān),其余大部分地區(qū)凈輻射加熱率減少,與溫度變化一致.
圖2 N2O 增加試驗與控制試驗的差異:(a)溫度(單位:K),(b)太陽輻射加熱率(單位:%),(c)長波輻射冷卻率(單位:%),(d)凈輻射加熱率(單位:K·d-1)Fig.2 Difference between N2O-increase and control experiments:(a)annual mean temperature(unit:K),(b)solar radiative heating rate(unit:%),(c)infrared radiative cooling rate(unit:%)and(d)net radiative heating rate(unit:K·d-1)
SOCRATES模式中,對流層太陽輻射加熱率主要考慮水汽、O3、O2、CO2以及氣溶膠等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和散射(不涉及光化學過程),同時考慮云的影響.平流層17~25km 太陽輻射加熱率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水汽、O3、O2、CO2以及氣溶膠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和散射(不涉及光化學過程),二是O2、O3在紫外波段的吸收,與光化學過程有關(guān);26~60km的變化主要考慮O2、O3對紫外輻射的吸收,同時可以考慮氣溶膠和云的吸收和散射.0~50 km,長波輻射冷卻主要計算CO2、H2O、O3、CH4、N2O、CFC11、CFC12和AERO 的吸收和發(fā)射.在N2O 增加試驗中,平流層和對流層太陽輻射加熱率的變化主要是O3改變引起的,O2的影響很?。搅鲗又猩蠈覱3減少,該層吸收的太陽輻射就會減少,太陽輻射加熱率相應(yīng)減少,而平流層中上層吸收的太陽輻射減少后,平流層下層和對流層吸收的太陽輻射就要多一些,加之那里O3增加,所以太陽輻射加熱率增加.長波輻射冷卻率的變化主要由N2O 增加、O3變化和溫度變化共同影響所致.在平流層30km以上,長波輻射冷卻率減少不可能是N2O 增加引起,主要是因為O3減少和溫度下降所致,長波輻射過程沒有引起降溫,降溫主要是O3減少引起太陽輻射加熱率減少所致.15~30km 長波輻射冷卻率的增加主要是O3和N2O 增加引起,有利于降溫.但這里太陽輻射加熱率的增加大于長波輻射冷卻率的增加,最終溫度有所上升.因此,平流層溫度的變化主要受O3變化控制.對流層里長波輻射冷卻率減少主要是N2O 增加引起,因為溫室氣體增加后,不利于長波輻射向空間發(fā)射.這里長波輻射變化和太陽輻射變化都有利于升溫.可見N2O 對大氣溫度的影響有直接輻射效應(yīng)和間接輻射效應(yīng),其直接輻射效應(yīng)即溫室效應(yīng)體現(xiàn)在對流層里,而間接輻射效應(yīng)(通過O3影響溫度)主要在平流層.
圖2d中凈輻射加熱率變化為正的地方,其降溫不能完全用輻射作用來解釋,還與動力學過程有關(guān).圖3a,3b給出了N2O 增加試驗與控制試驗剩余經(jīng)向速度(v*)和剩余垂直速度(w*)的差值,表明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35~45km 附近向極運動明顯增強,在極地分為兩支,一支向上運動然后在平流層高層轉(zhuǎn)變?yōu)橄蚰线\動,最后在中低緯度下沉,這支環(huán)流使原來的剩余環(huán)流減弱;另一支在極地下沉,至平流層中層向南運動,后在中緯度地區(qū)上升.剩余環(huán)流的變化與溫度變化有關(guān),反過來也會影響溫度.35~45km附近的向極運動有增溫效果,但極地的上升運動,以及平流層高層和中層的向南運動都將起到降溫作用,當剩余環(huán)流降溫較大時,輻射過程則轉(zhuǎn)變?yōu)橐种平禍兀S喹h(huán)流的變化也會引起微量成分特別是O3分布的改變.由于剩余環(huán)流在平流層中高層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變化最明顯,因此,它對O3的影響也主要在這里.平流層中層30~40km 附近,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的O3減少量比南半球大(圖1b),這一特征與剩余環(huán)流對其輸送有關(guān).可見,大氣中N2O 增加后,通過直接和間接輻射過程(主要與O3有關(guān))的變化改變了溫度場,溫度場改變后又會引起流場的改變,流場的改變一方面通過水平和垂直運動反過來影響溫度場的變化,另一方面又會引起微量氣體分布(主要是O3)的變化,進而引起輻射加熱率的變化.
圖3 N2O 增加試驗與控制試驗的差異:(a)剩余經(jīng)向速度v*(單位:m·s-1),(b)剩余垂直速度w*(單位:10-5 m·s-1)Fig.3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2O increase and control experiments:(a)residual meridional velocity(unit:m·s-1)and(b)residual vertical velocity(unit:10-5 m·s-1)
對平流層溫度有重要影響的溫室氣體,主要是CO2、O3和H2O,對平流層O3有重要影響的微量氣體主要是H2O,CH4和NOx.甲烷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自工業(yè)時代以來已經(jīng)有了明顯增加,受東京議定書所約束.甲烷也是對大氣環(huán)境變化有重要作用的微量氣體,通常有兩面性——既保護大氣又改變大氣.甲烷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因為它直接增加了溫室效應(yīng),這種溫室效應(yīng)的產(chǎn)生有兩種途徑,首先是甲烷吸收紅外輻射,其次甲烷增加會引起平流層水汽的增加,進而加劇了溫室效應(yīng).甲烷也有有利的一面即在平流層里可以與Cl反應(yīng),清除Cl從而保護了O3.水汽是平流層重要的微量成分,也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觀測表明平流層水汽自1980年代以后有明顯增加.平流層水汽的輻射和化學性質(zhì)都很活躍,是平流層OH 重要來源之一,而OH 是破壞平流層O3的重要物質(zhì).
大氣中甲烷和平流層水汽增加與N2O 增加對平流層O3和大氣溫度的影響有差異,為了更具體地比較這種差異,下面給出利用SOCRATES模擬的大氣甲烷含量和平流層水汽增加的結(jié)果.甲烷增加試驗中,在積分初始階段將各個高度和緯度甲烷的體積混合比均增加10%(相當于10 年的增量),積分10 年,結(jié)果分析取第4~10 年的平均[12].圖4a,4b分別是甲烷增加引起大氣O3含量和溫度的改變.圖4a表明甲烷增加10%時,將使對流層O3增加1%~3.5%,平流層大部分地區(qū)O3也有所增加但大多低于0.5%,平流層45km 以上O3減少.雖然對流層O3增加的百分比更大,但由于對流層O3含量很少,其體積混合比實際增加量比平流層小得多.圖4b表明,甲烷增加將引起15km 以上平流層降溫而對流層升溫.文獻[12]分析還表明,平流層降溫主要是因為甲烷增加引起的平流層水汽和O3增加導致的長波輻射冷卻率增加所致,它本身的長波輻射冷卻是次要的.
在平流層水汽增加試驗中,控制試驗運行至第7年已經(jīng)相當穩(wěn)定,所以從第7年1月開始,在各緯度帶14~46km將水汽混合比逐年均勻增加0.05ppmv(約1%),47~55km 隨高度升高水汽混合比年增加量逐漸減至0,至第25年12月停止.模式運行至第13年后已經(jīng)穩(wěn)定,結(jié)果分析取第14~23年的平均[13].圖5a,5b是平流層水汽增加對O3和溫度的影響.圖5a表明,平流層水汽增加會導致平流層20~40km的大部分地區(qū)O3增加,O3損耗主要發(fā)生在40km 以上.平流層水汽增加將導致15km 以上平流層降溫和對流層升溫(圖5b).雖然CO2在平流層大氣熱收支中起著核心作用,但在平流層化學中是不重要的,因為它沒有反應(yīng)能力.從O3層恢復的角度看,N2O 的排放對O3恢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是WMO 在O3評估中總要關(guān)注N2O 排放變化的原因.Ravishankara等[4]計算了N2O 和其它O3損耗物質(zhì)的臭氧破壞潛能(ODP)認為,目前人類活動造成的N2O排放是最重要的O3損耗物質(zhì).從對溫度場的影響看,CO2[23],CH4,H2O 等增加后下平流層15~25km 通常是降溫,而N2O 增加則會引起15~25km 中低緯地區(qū)升溫,但升溫幅度較小.
本文利用NCAR 的二維化學、輻射和動力相互作用的模式(SOCRATES),設(shè)計了大氣中N2O 增加2%的模擬試驗,從化學、輻射和動力過程分析了N2O 增加引起的O3和溫度的變化及原因,并與大氣甲烷和平流層水汽增加對大氣環(huán)境和溫度的影響進行了比較.主要結(jié)論如下:
(1)大氣本底N2O 濃度增加2%以后,引起平流層NO 增加約1%~2%,NO2增加約1%~3%.大約30km 以上O3減少約0.1%~0.5%,30~40km減少較多,35km 附近減少最多.30~40km附近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O3減少比南半球多.大約30km 以下大部分地區(qū)O3增加,下平流層中低緯地區(qū)O3增加約0.1%~0.2%,對流層增量較?。?/p>
(2)大氣中N2O 增加2%后,平流層里30km以上降溫可達0.07K,30~45km 附近,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降溫大于南半球.下平流層中低緯度地區(qū)以及對流層都升溫,但升溫幅度非常?。?/p>
(3)平流層里N2O 與激發(fā)態(tài)的O 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生成NO,NO 又與O3反應(yīng)生成了NO2,平流層中上層NO 的催化循環(huán)造成O3損耗.在下平流層NO 與CH3O2和HO2的反應(yīng)最終使O3增加.N2O增加引起的平流層中上層的降溫主要是O3減少引起太陽輻射加熱率減少所致;下平流層增溫是O3增加引起太陽輻射加熱率增加所致,長波輻射的影響較小.N2O 增加引起長波輻射加熱和O3增加引起太陽輻射加熱共同導致對流層升溫.平流層溫度變化后又會引起剩余環(huán)流變化,流場的改變一方面通過水平和垂直運動反過來影響溫度場的變化,另一方面又會引起微量氣體分布(主要是O3)的變化,進而引起輻射加熱率的變化.平流層里,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動力過程對溫度變化的反饋較其它地區(qū)明顯,這種反饋對平流層中高層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的溫度和O3變化都有明顯影響.
(4)N2O 增加對O3的影響與甲烷和水汽有所不同,大氣甲烷增加引起的O3損耗在45km 以上,45km 以下O3增加.平流層水汽增加后,平流層20~40km大部分地區(qū)O3增加,O3損耗主要發(fā)生在40km 以上.由于O3層主要位于平流層30~35km,N2O 增加造成的O3損耗正好位于O3層附近,對O3造成的損耗非常明顯.N2O 增加引起下平流層25~25km 中低緯度地區(qū)有弱的升溫,這與CO2,CH4和水汽等溫室氣體增加對溫度的影響不同,后者通常是降溫.
致 謝 感謝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提供了SOCRATES模式.
(References)
[1]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Climate Change 2001: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881.
[2] World Metrological Organization.The state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using global observation through 2005.WMOGreenhouseGasBulletin,2006,2:1-4.
[3]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996.
[4] Ravishankara A R,Daniel J S,Portmann R W.Nitrous Oxide (N2O):The dominant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 emitted in the 21st century.Science,2009,326(5949):123-125.
[5] 王明星.大氣化學(第二版).北京:氣象出版社,1999:467.
Wang M X.Atmospheric Chemistry(2nd ed)(in Chinese).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1999:467.
[6] 孔少飛,陸炳,韓斌等.天津近海大氣中CH4,N2O 和CO2的季節(jié)變化分析.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0,40(5):666-676.
Kong S F,Lu B,Han B,et al.Season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CH4,N2O and CO2in Tianjin offshore area.Sci.ChinaEarthSci.(in Chinese),2010,40(5):666-676.
[7] 于君寶,劉景雙,孫志高等.中國東北區(qū)淡水沼澤濕地N2O和CH4排放通量及主導因子.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09,39(2):177-187.
Yu J B,Liu J S,Sun Z G,et al.The fluxe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N2O and CH4emissions from freshwater marsh in Northeast China.Sci.ChinaEarthSci.(in Chinese),2009,39(2):177-187.
[8] 董云社,章申,齊玉春等.內(nèi)蒙古典型草地CO2,N2O,CH4通量的同時觀測及其日變化.科學通報,2000,45(3):318-322.
Dong Y S,Zhang S,Qi Y C,et al.Fluxes of CO2,N2O and CH4from a typical temperate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and its daily vari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in Chinese),2000,45(3):318-322.
[9] 王革麗,楊培才.平流層臭氧活動對人類活動排放氯化物及氮氧化物的非線性響應(yīng).地球物理學報,2007,50(1):51-57.
Wang G L,Yang P C.On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lower stratospheric ozone to NOXand ClOXpertubations.Chinese J.Geophys.(in Chinese),2007,50(1):51-57.
[10] Manzini E,Steil B,Brühl C,et al.A new interactive chemistry-climate model:2. Sensitivity of the middle atmosphere to ozone depletion and increase in greenhouse ga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cent stratospheric cooling.J.Geophys.Res.,2003,108(D14):4429-4450.
[11] Gruzdev A N,Brasseur G P.Long-term changes in the mesosphere calculated by a two-dimensional model.J.Geophys.Res.,2005,110(D3):304-321.
[12] Bi Y,Chen Y J,Zhou R J,et al.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an increase in methane on air temperature.Adv.Atmos.Sci.,2011,28(1):129-138.
[13] Bi Y,Chen Y J,Zhou R J,et al.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water-vapor increases on temperature in the stratosphere.Adv.Atmos.Sci.,2011,28(4):832-842.
[14] Lee H,Smith A K.Simulation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olar cycle,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and volcanic forcing on stratospheric ozone changes in recent decades.J.Geophys.Res.,2003,108(D2):4049-4064.
[15] Khosravi R,Brasseur G,Smith A,et al.Response of the mesosphere to human-induced perturbations and solar variability calculated by 2-D model.J.Geophys.Res.,2002,107(D18):4358-4378.
[16] Evans S J,Toumi R,Harries J E,et al.Trends in stratospheric humidity and the sensitivity of ozone to these trends.J.Geophys.Res.,1998,103(D8):8715-8725.
[17] Chen Y J,Zheng B,Zhang H.The features of ozon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in tropical stratosphere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Adv.Atmos.Sci.,2002,19(5):777-793.
[18] Chen Y J,Shi C H,Zheng B.HCl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a comparison with ozone QBO.Adv.Atmos.Sci.,2005,22(5):751-758.
[19] 鄭彬,陳月娟,張弘.NOX的準兩年周期變化及其與臭氧準兩年周期振蕩的關(guān)系II.模擬研究.大氣科學,2003,27(6):1007-1017.
Zheng B,Chen Y J,Zhang H.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in NOXand relation to in O3QBO part II: Numerical experiment.ChineseJ.Atmos.Sci.(in Chinese),2003,27(6):1007-1017.
[20] 施春華,鄭彬,陳月娟等.熱帶平流層水汽的準兩年周期振蕩.地球物理學報,2009,52(10):2428-2435.
Shi C H,Zheng B,Chen Y J,et al.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of water vapor in tropic stratosphere.ChineseJ.Geophys.(in Chinese),2009,52(10):2428-2435.
[21] Crutzen P J.Photochemical reactions initiated by and influencing ozone in unpolluted tropospheric air.Tellus,1974,26(1-2):46-57.
[22] G.布拉塞,S.索洛蒙.中層大氣化學和物理學.黃潤恒譯.北京:氣象出版社,1988:462.
Brasseur G P,Solomon S. Aeronomy of the Middle Atmosphere(in Chinese).Huang R H Trans.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1988:462.
[23] Ramaswamy V,Chanin M L,Angell J.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trends:Observations and model simulations.ReviewsofGeophysics,2001,39(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