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馮 悅,夏雪山,胡學(xué)偉
(昆明理工大學(xué),昆明650500)
丙型肝炎病毒(HCV)根據(jù)其基因變異和流行特點的不同,可分為若干基因型和基因亞型,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HCV基因型有6種,基因亞型則超過80多種[1]。由于地域關(guān)系和衛(wèi)生醫(yī)療條件的限制,HCV在云南境內(nèi)的流行情況十分嚴(yán)重,其基因型和基因亞型復(fù)雜多樣,是國內(nèi)HCV傳播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的地區(qū)之一。本文對云南省的HCV基因型及基因亞型的流行情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和總結(jié),旨在為其他地區(qū)的HCV預(yù)防、研究、治療等提供參考資料。
HCV基因型和亞型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理差異和人群差異。地理差異表現(xiàn)在不同地區(qū)主要流行的基因型或亞型不同,HCV 1型、2型、3型在全球流行,其中尤以1b型分布最廣;4型主要集中在中東、北非和歐洲;5型流行于非洲南部;6型主要分布于東南亞以及中國南方的一些邊境地區(qū)。在國內(nèi),1b型是流行最廣的亞型,其次是2a型[2,3]。人群差異表現(xiàn)在HIV/HCV共感染人群、靜脈吸毒人群、獻血人群等不同人群中,HCV基因型和亞型的分布不同。趙晶[4]調(diào)查了安徽、河南、山西3省自愿咨詢檢測的HIV/HCV共感染患者的HCV亞型,發(fā)現(xiàn)1b型和2a型分別占72.8%和27.2%;而貴州吸毒人群的 HCV 亞型表現(xiàn)為 1b、3a、6a、1a、2a、3k 等多種亞型共存的多樣化趨勢。許茹等[5]對我國16個省份的500余例無償獻血人群的HCV標(biāo)本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其基因型集中在1型、2型、3型、6型。
2.1 云南省內(nèi)不同人群HCV基因型及基因亞型的分布 云南地處邊疆,與國內(nèi)多個省份相鄰,與多個國家接壤,并且鄰近“金三角”地區(qū),吸毒、販毒現(xiàn)象比較突出,再加上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有限,HCV的流行情況十分復(fù)雜。
云南省普通肝炎患者中,1b型和3b型占主導(dǎo),分別占 25.8%和 22.7%;多類型混合感染占15.1%;3a 型和 4a 型均占 10.6%[6]。Lu 等[2]研究顯示,昆明地區(qū)HCV基因型和基因亞型具有多樣性,并報道了3例6型的變型。李崢等[7]對40例來自昆明昆華醫(yī)院的HCV感染者的標(biāo)本進行基因型分析,發(fā)現(xiàn)存在3b、2a、1b、3a、6n、6a 6 種亞型,其中3b、2a、1b型為主要的流行型,三者之和所占比例超過了85%。
云南省無償獻血者中,HCV基因型有1型、2型、3型、6型,其中3型最多,6型次之;亞型中3b型和3a型比例最高,這與國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以1b、2a為主要流行型的情況有較大不同[8],但與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者中HCV基因型分布以1型、6型為主的情況有類似之處[9]。
云南省靜脈吸毒人群中,HCV基因亞型以1b型最多,其次是 3b型、混合型和 4a型[6]。Xia等[10,11]對云南省內(nèi) HIV-1/HCV 共感染的靜脈吸毒患者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類人群中HCV基因型和亞型的類型多樣,按所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3b、3a、1b、6n、6u、6a、1a,其中 6u 型是在云南德宏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亞型。
綜上所述,云南省HCV基因型和亞型的分布流行情況有以下特點:①HCV基因型和亞型類型多樣:在肝炎患者、獻血人群、靜脈吸毒人群、HIV/HCV共感染者中,HCV基因型及基因亞型的情況有較大差異;即使在普通肝炎患者中,除了1b這種國內(nèi)常見的亞型外,還存在著3a、3b、4a、6型等國內(nèi)較為罕見的型別。而在靜脈吸毒者、HIV/HCV共感染者等高危人群中,HCV基因型和基因亞型的情況更加復(fù)雜。此外,云南境內(nèi)HCV新的基因亞型還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和報道中[12]。②混合感染較多:在普通肝炎患者、靜脈吸毒人群、HIV/HCV共感染人群中均有混合感染的情況,比例均在10%以上。③類型獨特:云南省HCV基因型和亞型分布與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有較大差異,而與東南亞地區(qū)相似,如在越南和港澳地區(qū)流行的6型以及國內(nèi)人群中較少見的4型,都在云南省內(nèi)有報道。
2.2 云南省內(nèi)HCV基因型及基因亞型的流行特點
云南省HCV流行情況的復(fù)雜性一方面反映了HCV病毒進化的多樣性及境內(nèi)HCV毒株演化變異的潛力,另一方面也提示HCV基因型的分布與傳播方式有密切關(guān)系。Zhang等[13]認為,在高風(fēng)險人群中,HCV基因型的分布與傳播模式有更緊密的關(guān)系。Xia等[10]進一步提出,毒品的傳播路徑及HIV-1的高流行率與HCV基因型分布模式相關(guān)。以靜脈吸毒患者中HCV感染者為例,云南與東南亞多個國家相連,人員往來頻繁,必然導(dǎo)致人群中HCV的互相傳播;同時因毗鄰世界毒品集散地“金三角”,吸毒所導(dǎo)致的HIV和HCV共傳播,使靜脈吸毒行為成為一些HCV基因型的主要傳播模式;而在國內(nèi),云南與貴州、廣西、廣東等省份位置相鄰或接近,共同構(gòu)成了一條毒品傳播的通道,隨著毒品和靜脈吸毒行為沿著以上路線的延伸,HCV也伴隨著在上述地區(qū)傳播?;谝陨显?,云南省HCV基因型和基因亞型的分布情況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qū)以及國內(nèi)的貴州、廣西、廣東等地相似性更高,而與中國內(nèi)陸大部分地區(qū)差別顯著。
HCV由于復(fù)制過程中的關(guān)鍵酶缺乏校對功能,而HCV本身又具有高復(fù)制率,因而使得HCV基因組具有較高的異質(zhì)性,變異情況頻繁發(fā)生,給基因型和亞型的研究帶來一定困難。同時,HCV基因型和亞型的分布受地域和人群的影響,使其特點難以從一而論。云南省HCV遺傳多樣性顯著,目前的研究大多針對某些特定人群展開,對其傳播模式、遺傳特性等的系統(tǒng)研究還較為欠缺。未來,對云南省內(nèi)HCV基因型和亞型傳播分布的情況開展廣泛而持續(xù)的研究,深入探討傳播行為與基因型及亞型分布的關(guān)系及其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對進一步探索新的基因型和基因亞型,探明不同基因型HCV來源,預(yù)測HCV的流行及傳播趨勢有重要意義。
[1]Ashfaq UA,Javed T,Rehman S,et al.An overview of HCV molecular biology,replication and immune responses[J].Virol J,2011,8:161.
[2]Lu L,Nakano T,He YS,et al.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distribution in China:predominance of closely related subtype 1b isolates and existence of new genotype 6 variants[J].J Med Virol,2005,75(20):538-549.
[3]趙晶,肖瑤.HIV/HCV共感染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15(1):94-96.
[4]趙晶.中國中西部四省高危人群HIV/HCV共感染及HCV亞型初步分析[D].北京:中國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2009.
[5]許茹,戎霞,王敏,等.中國部分無償獻血人群HCV的基因序列測定和基因分型報道[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10):904.
[6]李崢,高玉紅,臺虹,等.云南省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分型[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7,25(4):246-247.
[7]李崢,高玉紅,張桂前,等.NS5B區(qū)核酸序列測定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xué)雜志,2011,32(5):550-552.
[8]王敏,周源,陳帆,等.云南和山西無償獻血人群HCV部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測定及基因分型[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11):875-879.
[9]王敏,許茹,戎霞,等.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人群HCV E1和NS5B基因的測序和分型[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3):201-205.
[10]Xia XS,Lu L,Tee KK,et al.The unique HCV genotype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covery of a novel subtype 6u among IDUs co-infected with HIV-1 in Yunnan,China[J].J Med Virol,2008,80(7):1142-1152.
[11]Xia XS,Zhao WH,Tee KK,et al.Complete genome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CV isolates from China reveals a new subtype,designated 6u[J].J Med Virol,2008,80(10):1740-1746.
[12]Wang YZ,Xia XS,Li CH,et al.A new HCV genotype6 subtype designated 6v was confirmed with thre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J].JClin Virol,2009,44(3):195-199.
[13]Zhang L,Chen Z,Cao Y.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and hepatitis Cvirus in paid blood donors and injection drug users in China[J].J Virol,2004,78(24):13591-1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