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香,劉茂月
(平度市人民醫(yī)院,山東平度266700)
腦梗死及冠心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變化比較研究
梁淑香,劉茂月
(平度市人民醫(yī)院,山東平度266700)
目的探討冠心病病人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變化及臨床意義。方法分別測定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清超敏C蛋白濃度的變化,并與30例未患疾病者(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腦梗死組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明顯高于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及對照組,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超敏C反應蛋白可以作為評價冠心病危險程度的判斷指標之一。
超敏C反應蛋白/診斷;冠心?。晃kU分層;
冠心病因其高發(fā)病率及病死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近年來,炎癥在冠心病發(fā)病中的作用備受關注,一些參與炎癥反應的炎性標志物不但能反映炎癥的狀態(tài),而且可以反映病變的程度以及預測急性冠狀動脈事件的發(fā)生[2]。因此,我們分別觀察了30例腦梗死(AMI)患者、穩(wěn)定型心絞痛(SAP)患者、健康體檢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3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探討hs-CRP濃度變化及臨床意義,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60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48~72歲,平均59.23歲。其根據(jù)臨床診斷分為兩組。AMI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8.35歲;SAP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0.15歲。另外選取體檢健康者30例作為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2.15歲。各組均排除合并急性感染、腫瘤、結締組織并及近期有手術及創(chuàng)傷者。各組年齡、性別之間比較(P>0.05),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分別測定30例AMI患者、30例SAP患者血清hs-CRP濃度的變化,并與30例健康體檢者進行分析比較。
1.3統(tǒng)計學處理所獲數(shù)據(jù)采用方差分析,t檢驗。
AMI組hs-CRP濃度(13.2±2.1)mg/L,SAP組(6.3±1.8)mg/L,對照組(1.1±0.3)mg/L。AMI組hs-CRP水平明顯高于SAP組及對照組,SAP組hs-CR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
腦梗死的基礎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硬化不僅與脂代謝有關,CRP與動脈硬化和炎癥均有密切的關系,所以CRP水平高低與腦梗死的嚴重程度和愈后密切相關[3],而且炎性標志物與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明顯相關,炎性反應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機制之一[4]。hs-CRP是一種經(jīng)典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已被公認為一種靈敏的炎性反應指標。CRP是有206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它是由內(nèi)皮細胞、巨噬細胞和脂肪細胞衍生的促炎癥因子誘導肝臟產(chǎn)生的。在動脈粥樣斑塊中,激活的免疫細胞產(chǎn)生的促炎癥細胞因子(INF-γ、IL-1和TNF-α)誘導IL-6生成,由此激活肝臟產(chǎn)生CRP。血液IL-6存在是產(chǎn)生CRP的關鍵,CRP也可以通過組織巨噬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在動脈粥樣斑塊局部產(chǎn)生。本研究結果提示hs-CRP與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可能是密切相關的,這與目前相關研究的結論一致[5-6]。
綜上所述,hs-CRP濃度的變化可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程度,是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導和標志物。包括粥樣斑塊的形成和破裂、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可以作為對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以及死亡的預測指標,對判斷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陳灝珠.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M].內(nèi)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7-302.
[2]劉明偉,蔣立虹.冠心病與心血管炎癥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7(6):649-651.
[3]胡大一,馬長生.心臟病學實踐2007[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8-18.
[4]李琳,張曉敏.益氣通絡絞囊對腦梗塞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15):94-95.
[5]營敏,劉雪麗,劉成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IMA與hs-CRP變化及意義[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9,45(2):35-37.
[6]BASSUK SS,RIFAIN,RIDKER PM.High-sensitivity C-reaetive protein:clinical import-ance[J].Curr Probl Cardiol,2004,3(l): 439-493.
R541.4
:A
:1008-4118(2013)01-0054-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3.01.25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