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貪污犯罪心理研究現狀述評

2013-04-11 18:05:31呂瑞萍王耀世
關鍵詞:犯罪心理訊問犯罪人

呂瑞萍,王耀世

(1.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河南鄭州450000;2.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人民檢察院,河南鄭州450000)

貪污犯罪心理既研究影響犯罪人實施貪污犯罪行為的各種消極心理因素;同時,也研究反貪腐對策背后的心理科學依據。其中消極的心理因素既包括與生俱來的各種本能;也包括后天形成的各種消極心理、消極的個性特征和不良行為習慣以及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特點等。而應對的心理策略包括犯罪現場重建策略、訊問的策略以及測謊、催眠、微表情等心理學方法的應用等。通過梳理希望從源頭上喚起、激發(fā)、改變行為人的良知、錯誤的為官理念以及病態(tài)的嗜好等,同時希望通過具體的研究策略,轉化為服務于反貪的利器。

一、國內貪污犯罪心理研究現狀

(一)貪污犯罪心理研究之犯罪心理學背景

在犯罪心理學的研究中,貪污犯罪心理的研究占的比重并不是太大,或者說只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這一切皆源于犯罪心理研究的滯后性特征,即當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犯罪現象后,研究者就開始關注并進行相關的研究;再者,由于人所具有的心理的共性特征,研究者往往從人的一般心理,推導出特種犯罪人的心理及行為特征。其實貪污犯罪心理與一般犯罪的心理相比,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其共性的特征。其共性的特征就是行為人心理的極端畸形與扭曲。推而廣之,就是各種與人性的弱點和劣根性有關聯(lián)的消極心理因素。20世紀80年代,犯罪心理研究者高地血提出歪曲形態(tài)論,認為犯罪人內在心理與現實需要之間所保持的平衡關系被打破,是犯罪心理產生的根源。社會心理學研究者李燕杰先生,則用其親身經歷,詮釋了罪犯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心理學研究者和法學研究者開始介入犯罪心理的研究領域,其結果是在國內形成了一個以羅大華等心理學研究背景的學者為主導的,以一般心理學原理為基礎,解決刑事犯罪和刑法司法中所出現的各種犯罪心理問題的研究團隊。之后,更多的法學背景的研究者加入犯罪心理研究行列,形成了心理學與刑事法學融合的現象,研究也從單純的理論探討、歸因的分析向服務于刑法司法實踐過渡。

(二)我國貪污犯罪心理研究的現狀

打開知網,鍵入“貪污犯罪心理與偵查”字樣,就會跳出400多篇相關文章。其中有貪污賄賂犯罪研究的內容,也有貪污賄賂犯罪心理與行為特征的研究以及對策心理學依據方面的研究等內容。從研究層面上看,這些文章和論文中既有現狀討論層面的橫向研究,也有根據貪賄案件的實例分析的質性研究〔1〕;更有不同領域一些專家學者權威人士的設想與建議,最突出的是測謊技術進入反貪偵訊實踐。此外,還有利用心理學的方法如催眠、畫像即犯罪特征描述以及相關的訊問策略、秘密偵查等方法。

1.學院派關于貪污犯罪動因的研究

翻開各種犯罪心理學教材,涉及貪污犯罪心理研究相對較少,大多內容集中在犯罪動機章節(jié)的研究中。學者依據人不同的心理本能來劃分出不同的貪腐動機。

第一,貪利或利欲的動機。研究者普遍認為,貪污犯罪人作為一個經濟人,具有趨利避害獲取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叭绻?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2〕這就是人的利欲本能。邊沁也認為,犯罪人都是求樂避苦獲得快樂最大化的人,貪污犯罪人也不例外,是追求快樂的本能使其僭越了從事公務的人應有的廉潔性、不可收買性規(guī)范。法國精神病醫(yī)生希利認為,動物求生存的本能,發(fā)展到人類的階段,就變成了人的利欲之心。而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然只有當人的各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時,追求不正當補償的結果,就會產生犯罪。同時,德國的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的行為發(fā)生取決于內在的需要和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當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內部力,即場的張力(表現為人的緊張不安、坐臥不寧),這種緊張力只有等到完全釋放以后,個體心理才能趨于平靜。換句話說,當犯罪人產生犯罪動機之后,這種動機一直會影響行為人,直到達成了心愿,實現了犯罪目的之后才能平靜下來。馬斯洛也認為,人們未獲得滿足的需要,對個體起著激勵作用。從這些學者的理論中足以證明一點:貪污犯罪人的貪欲是啟動其犯罪行為的根本動力。正是這種貪欲,在缺少良心、道德約束時,一旦有合適的時機,犯罪就自然而然發(fā)生了。

第二,貪污犯罪人的犯罪動機,同樣來源于其追求優(yōu)越本能的驅使。動物求生存的本能,發(fā)展到人類階段,又演變出一種新的本能,就是追求優(yōu)越。正如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則一樣,人也有自然的理性。所以每一生物都有一種要把自己的優(yōu)越感、權欲在群體中發(fā)揮到極致的需要。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自卑感。阿德勒在其《自卑與超越》中談道:當人追求優(yōu)越的本能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拼命地追求補償,過度補償的結果就會導致犯罪行為。有些研究者從貪污犯罪者的成長的心路歷程中發(fā)現〔3〕:貪腐人員兒時大多有過受苦受難的人生經歷,這些低自尊能激發(fā)出更迫切的權欲追求,這就是他們通過貪腐彌補其自卑感的重要心理動因。正如馬斯洛所言,尊重與自尊是人最核心的需要,也是一切貪腐行為精神層面最原始的動力。

第三,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有生的本能也有死的本能,所謂生的本能就是所有利好的行為表現,而死的本能則表現為破壞、毀壞、攻擊、犯罪等行為。研究者認為貪污犯罪人的“極致”的貪腐行為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做死”,是死的本能的具體體現。同時,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說還認為,性本能是一切犯罪的根源。這些本能的異常表現就是個體攻擊性、占有欲、控制欲極端無度的具體體現。精神分析理論告訴我們:見異思遷、花心、貪婪者是其幼年成長經歷中,缺乏母愛、缺乏安全感、戀母情結、病態(tài)控制欲的表現。故而只剩下炫耀財富、能力來增加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感。所以貪污行為一定程度上是行為人缺乏安全感、有過強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攻擊行為的表現。貪污犯罪人具有想貪、愿貪、能貪、敢貪和飾貪等心理防御機制?!?〕

2.學院派關于貪污犯罪人理智特征的分析

首先是貪腐人員良知問題研究。貪污犯罪人實施貪腐行為后能夠心安理得嗎?從多項調查中發(fā)現〔5〕:貪腐人員在侵吞、騙取、竊取或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時,剛開始有些緊張害怕,久之就貪之泰然,即所謂“初而勉強,久而自然”了。另從對貪官實證調查結果看:他們很少有良心不安的;而鋃鐺入獄后有的只是悔恨之心。這種悔恨是后悔自己當初考慮不周、策劃不嚴密,還是悔恨所做的一切不恥、不法行為,從而良心發(fā)現?關于良心,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之心就是同情憐憫之心,此乃天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梢?,良心是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另外,中國人所謂的天理良心,在休謨、亞當·斯密的道德哲學中,則是指我們把自己設想為一個公平的旁觀者時,正義在我們心中的自然呈現,即自然正義。那么,貪腐人員在啟動犯罪之時,能夠直接觸發(fā)行為人的自然正義感嗎?答案是否定的。

良知是怎樣形成的?英國的心理學家艾森克認為,良心就是一種條件反射,是兒時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的時候,受到同伴或大人的懲罰,從而形成的遵守規(guī)范的條件反射。是為不該為之事,受到懲罰后,產生愧疚,從而形成的對人行為的約束力。這種該與不該為的標準,就是道德與行為的規(guī)范。另一個英國的心理學家把良心的內涵歸為5個方面:即對神的恐懼、對人的恐懼、成見、習慣和虛榮。按照這種觀點,貪腐人員貪腐過程中沒有良心的譴責,就是沒有恐懼,沒有內疚,沒有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和約束力,沒有良好的習慣以及沒有羞恥之心。是否因沒有這些無所不能的神與“老天”的威懾,貪官才會變得膽大妄為?

莊子有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的思想。董仲舒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把“天”人格化,變成宇宙的主宰——神,具有了宗教的意味,進而詮釋了天人感應的思想。同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思想作為封建社會一種主流的價值觀,雖然某種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頭腦,但卻與對天神的恐懼共同促成人人自律的良心??鬃诱J為良心就是克己復禮即克制本能欲望,遵循社會禮制。實踐中貪腐人員都是各領域有影響力的頭面人物,飽讀詩書之人,對是非善惡的道德判斷應該沒有問題。那么,我們的主流教育,除去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就有“學而優(yōu)則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說以及“先敬羅衣后敬人”的觀念根深蒂固,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刻苦學習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之外,則缺少現實社會性的、可以抗衡、能夠產生正能量的道德規(guī)范。曾幾何時,我們“為善”的習慣已不復存在,缺乏仁義廉恥的羞惡之心,違天悖律之事不再新鮮……只剩下物欲橫流、荒淫無度的本能。

我們怎么看善與惡標準對人道德、良心的影響?佛說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心中有善,自然見善,心中有惡就自然見惡。佛教中有“惡見”與“惡作”之分。〔6〕在傳統(tǒng)法文化中,為皇帝所不容的惡作是竊國大盜和貪官。官員秉承的是對君忠心進而拿俸祿,揚后世、顯父母而已。雖然自古也有海瑞那種從道不從君的清官,但深得帝王賞識的則是,不貪且唯命是從的官員。如今的國家財產已經不再屬于某個人,國家作為一個擬制的人,對于每個公民而言,很難產生自然道德情感,更沒有傳統(tǒng)的忠孝拘束;雖人人是主人,其實每個人都不能單獨擁有這個國家及財產。所以貪腐人員自我保護機制會告訴自己,反正,這些東西中也有我的一份,我只是拿自己應得的……如此,貪腐者便沒有了內心困擾和愧疚。

3.關于貪腐人員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

研究者從不同犯罪情境中不同經歷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入手,推導出貪污犯罪人實施犯罪前及其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具體表現為:投機鉆營、巧取豪奪和攀比僥幸的心理,以及共性的恐懼、矛盾、冒險、從眾等心態(tài)。有人總結為失衡、僥幸、及時攫取、依賴保護、破罐子破摔、交換、撈一把就跑、渾水摸魚、攀比等。〔7〕在實施犯罪后緊張、恐懼、平靜、心安理得、愉悅等心理,尤其是愉悅滿足的心理一旦被強化,貪腐就變成了慣常的行為,其自覺性、主動性逐漸增強。有研究者還認為,貪腐分子具有精神壓抑癥、勝利恐懼癥即患得患失的緊張、恐懼心態(tài)以及驕傲跋扈癥等病態(tài)心理?!?〕甚至有研究者從病態(tài)人格的角度研究,認為貪得無厭的成年人是一個病人,他讓自己成了自身一部分欲望的奴隸。

總而言之,學院派的研究,以深層次內在心理機制的研究為主,實證雖有涉及,往往泛化而不具體。因此研究的成果往往缺乏實戰(zhàn)的驗證,缺乏針對性,同時應用性、可操作性比較差。正如格羅斯所言:理論研究者缺乏實踐經驗,實踐者理論基礎薄弱,應用科學的出路在于二者的結合、雙方的共同努力。

4.實務部門在應用中關于犯罪心理狀態(tài)的探討

中國知網中,與貪污犯罪相關的論文,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具有反貪和揭露貪污犯罪偵查一線的檢察機關偵查人員身上。大概的研究模式,一是從實踐中琢磨出貪污犯罪人在犯罪情境中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集中在對貪腐人員在羈押期間的心理特征及行為特征進行研究,實證特點最為突出。二是探討預防措施以及訊問的策略。有些研究者這樣總結:羈押期間貪污犯罪嫌疑人心理有剛愎沖動型、老謀深算型、恐懼畏罪型、狡猾多疑型等等?!?〕有些研究者認為,嫌疑人在訊問期間的心理有三〔10〕:一是抗拒心理,包括畏罪僥幸與戒備心理;二是反訊問方面心理包括影響偵訊人員的判斷力中的無中生有、舍車保帥、偷梁換柱、假作冤屈、翻供等計策;影響偵訊人員注意力方面有反接、胡攪蠻纏、沉默不語等。三是探聽消息方面有投石問路、渾水摸魚、索要罪證、謊稱忘記等。而針對貪腐人員的心理,提出相應的對策方面的內容,則是實務部門的強項,也是一般心理學訊問方法的具體化。有些研究者談道,發(fā)揮偵訊人員職業(yè)人格的魅力,威嚴、干練、沉著、震懾嫌疑人;廣泛占有信息;制定針對性方案;減少敵對情緒等策略。

總之,貪污犯罪案件的偵查人員作為一個職業(yè)法律人,他們對貪污犯罪的歸因與對策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制度層面;而對貪污犯罪心理的研究也只停留在一般心理規(guī)律的總結方面,對其產生的根源、深層次內在機制的分析比較欠缺。

二、國內貪污犯罪偵查心理問題的研究

我國貪污犯罪偵查心理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與一般偵查心理研究的模式相同。一是貪污犯罪偵查心理理論的構建;二是心理學偵查方法在貪腐案件中的具體探討與創(chuàng)新。具體研究現狀分析如下:

(一)貪污犯罪案件偵查心理理論的構建

我國犯罪心理學對偵查心理理論的構建主要受臺灣犯罪心理學界的前輩蔡墩銘先生的《審判心理學》〔11〕理論模式的影響。書中與審訊有關的內容包括陳述、訊問等章節(jié),其中對陳述人的能力水平、陳述人的個性、心理狀態(tài)、陳述的內容、方式、特征、欲望、態(tài)度、暗示等問題作了詳盡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訊問章節(jié),訊問的基本觀念、種類、審判過程中詰問、對質、舉證等章節(jié)的內容對偵查心理學理論體系的構建都有很大的影響。國內最早的羅大華、何為民主編的《犯罪心理學》以及方強的《法律心理學》等書中都有所借鑒,成為法學專業(yè)學習偵查心理的范本。具體包括訊問的方法技巧,包括訊問時的用語、態(tài)度以及時機的把握、訊問處所的選擇都做了詳盡的論述。其中心理學訊問方法中的聯(lián)想反應訊問法、復誦訊問方法、催眠訊問法、精神分析訊問法、麻醉分析訊問法、自由接談訊問法、儀器偵測訊問法等,為國內偵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由徐功川著、重慶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另一本《偵查心理學》更多集中在現場勘查中心理分析的論述,對于犯罪現場重建、完善整個偵查心理學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學方法在貪腐案件偵查中的創(chuàng)新

在前輩研究的基礎上,偵查心理學方面的書不斷有創(chuàng)新,比如,2002年出版的畢惜茜的《偵查訊問理論與實務探究》、李安等的《偵查心理的理論與實踐》、2007年呂瑞萍的《犯罪與偵查行為心理》對貪污犯罪案件的偵查等。該類研究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學院派貪污犯罪偵查心理理論的創(chuàng)新;另一個是偵查人員根據工作需要對偵查理論的實踐探索。

1.學院派的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

主要研究貪污賄賂犯罪人的一般心理與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與行為特征;同時介紹西方的心理學應用技術,并開展本土化偵查應用研究。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武伯欣教授的測謊理論研究與推廣應用看,效果很好、影響極大;李玫瑾等的行為證據(給犯罪人畫像)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趙桂芬、畢惜茜對身體語言與訊問對策的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羅大華、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何為民等對貪污賄賂犯罪心理特征及虛假供述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樂國安及其團隊從心理學理論出發(fā)對偵查對策的系列研究,包括近年來炒得比較熱的微表情與案件的偵破等等,這些都是從偵查技能技巧上使偵查人員的“讀心之術”不斷得以完善。

對貪污犯罪案件的偵查與其他刑事案件的偵查不同①一般的刑事案件,現場勘查是獲取證據的主要來源,而貪污犯罪案件,很難做現場勘查。,案源一般來源于個人舉報、紀檢、審計和信訪部門的移送。而檢察機關主動出擊發(fā)現線索的較少。主要原因是由貪污犯罪的隱蔽性、部門保護以及財務來往暗箱操作、潛規(guī)則等等客觀條件所決定,所以偵查人員很難介入。因此,貪污犯罪偵查心理更多地圍繞著貪污犯罪案件線索的發(fā)現、進行相關的調查、訊問以及針對虛假供述等展開的動態(tài)的觀察、心理交鋒、測謊、催眠以及犯罪過程的重建展開。但基本上還處在理論探索、實踐檢驗和本土化階段。

2.偵查人員對貪污犯罪對策心理的探索

近年來,檢察機關針對貪污犯罪偵查心理的研究向測謊、虛假供述的心理學依據、催眠等先進偵訊方法研究延伸。這些研究集中在偵查人員對所辦理的貪污犯罪案件的數據統(tǒng)計和質性分析層面,并通過與測謊儀開發(fā)部門、院校專業(yè)人員合作或者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人員的方式,把測謊作為一種偵查手段,“幫助審查判斷證據”②高檢發(fā)研字〔1999〕12號。。其次,偵查人員對貪污犯罪心理謀略的應用研究,一方面是采取動態(tài)觀察的方式,如敲山震虎、聲東擊西、欲擒故縱等傳統(tǒng)攻心破敵之策的應用,形成我國貪污案件偵查的特色;另一方面心理訊問技術理論與應用逐漸增多。國內貪污犯罪心理與偵查的現狀正如格羅斯所言:理論研究者缺乏實踐經驗,實踐者理論基礎薄弱,應用學科的出路在于二者的結合、雙方的共同努力。偵查心理學中有利于偵查的諸多心理理論和方法,需要我們理論與實務部門琢磨、吸收、應用和創(chuàng)新,最終實現為貪污犯罪偵查實踐服務的目的。

三、研究成果的社會啟發(fā)

從80年代開始研究者就開始關注貪污犯罪心理及其行為特征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預防與遏制貪污犯罪的對策。如提出嚴打威懾、加強教育、高薪養(yǎng)廉和加強監(jiān)督實行政務公開等?!?2〕90年代研究者除研究貪污犯罪心理特征之外,在對策方面開始關注制度配套、立法超前、強化監(jiān)督制約機制、配套建立法律法規(guī)等。習近平關于把權力關到制度的籠子里的說法,就表達了通過法律制度制約貪污犯罪,改善黨風社會風氣的決心。但“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一條萬古不易的經驗。權力的天然屬性就是腐敗,從事物的性質來說,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13〕。貪腐的嚴重性使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也關注“語言腐敗”的大環(huán)境對貪腐人員的影響,認為一個國家民族語言的腐敗——假、大、空、浮夸、冠冕堂皇、睜眼說瞎話之風日盛,是導致道德墮落、貪污腐敗案件增多的重要原因。

總之,所有對策無一例外,都是為了達到讓國家工作人員從內心深處不敢貪、外部條件制約不能貪、高薪無憂不用貪、為其名譽未來不想貪的目的。一個社會肌體有了毛病出了問題,絕非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所能解決,必須是中醫(yī)的調理與西醫(yī)的手術雙管齊下才能徹底扭轉。

〔1〕丁錦宏.30名貪污受賄人員心理蛻變過程的質性研究〔J〕.廉政文化研究,2010(2).

〔2〕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98.

〔3〕岳陽地區(qū)中級法院.1986年關于湖南省華容縣貪污案件情況的調查〔J〕.首都經濟雜志,1995(6);鐃學兵.對100名貪賄分子心理的探討〔J〕.社會與法,1996(10).

〔4〕〔5〕朱耀琴.貪污犯罪的心理探析〔J〕.法制心理研究,1995(1).

〔6〕李建華.罪惡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9.

〔7〕劉福興.當前貪污賄賂犯罪的心理特征、成因、對策〔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1996(3).

〔8〕彭清燕.職務犯罪心理研究〔J〕.河北法學,2004(3).

〔9〕李玥.貪污賄賂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對抗偵查心理及其對策研究〔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11).

〔10〕高海東.反貪偵訊中的對策與技巧〔J〕.中國檢察官,2006(1).

〔11〕蔡墩銘.審判心理學〔J〕.臺北:水牛出版社,1977.

〔12〕劉錦濤.心理學視角下職務犯罪與防范對策〔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09(2).

〔13〕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猜你喜歡
犯罪心理訊問犯罪人
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犯罪人的再社會化
新華月報(2019年24期)2019-09-10 07:22:44
犯罪心理痕跡應用現狀與反思
論我國辯護律師對偵查訊問錄音錄像的閱卷權
犯罪心理痕跡應用現狀與反思
犯罪心理畫像初探
卷宗(2016年11期)2017-03-24 14:24:43
減刑假釋實行申請制之倡導
非法訊問與監(jiān)控式訊問機制
非法訊問與監(jiān)控式訊問機制——以公安機關偵查訊問為中心的考察
中國檢察官(2016年3期)2016-02-11 20:22:50
犯罪心理畫像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罰制度分析
屏山县| 抚远县| 额敏县| 武城县| 沁阳市| 鹰潭市| 克拉玛依市| 财经| 定日县| 玉山县| 岐山县| 如皋市| 潜江市| 天柱县| 台州市| 鹤峰县| 青龙| 曲阳县| 资源县| 会泽县| 阿坝| 凤山市| 瑞丽市| 井研县| 平果县| 电白县| 古田县| 德清县| 武宁县| 紫云| 张家界市| 寻乌县| 邢台县| 鄢陵县| 内丘县| 芦山县| 武川县| 南部县| 子长县| 迁安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