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艷(陜西省漢中市3201醫(yī)院消化內科,陜西 漢中 723100)
胃潰瘍合并大出血作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急癥之一,患者多以心悸、乏力、昏厥、煩躁不安等癥狀為主,嚴重時可能出現休克癥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危及生命[1-2]。診治的胃潰瘍伴大出血患者,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診治的60例胃潰瘍伴大出血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被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相應的護理干預,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26.0~71.0歲;觀察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25.0~72.0歲。兩組在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給與有效的心理疏導,緩解內心壓力,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②飲食護理:大出血期間,保持絕對禁食,待出血停止后,可給予半流質飲食,逐漸變?yōu)檐浭常嬷颊咭愿叩鞍?、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暢;③基礎護理:保持絕對臥床休息,采取半臥位,或者去枕平臥,下肢抬高30°,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避免窒息的發(fā)生,必要時,給予吸氧處理;④病情觀察:密切注意患者面色、血壓、脈搏的變化秦廣,對嘔血、血便的顏色、性狀,以及量和次數,做好詳細觀察和記錄,動態(tài)監(jiān)測血紅蛋白水平,同時做好搶救準備。
1.3 觀察指標:觀察和比較兩組的住院時間、潰瘍愈合情況,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住院時間分別為(8.5±1.5)d、(5.0±1.0)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5,P<0.05)。
2.2 兩組潰瘍愈合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潰瘍愈合率(33.3%)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潰瘍愈合率(80.0%)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30,P<0.05)。
胃潰瘍出血的病因相對較為復雜,目前認為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非甾體抗炎藥物的應用、應激反應、吸煙,以及遺傳因素有關[3]。患者的主觀因素,以及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潰瘍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愈合程度。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增強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在治療期間密切注意病情變化,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配合,在多方面給予針對性護理,明顯提高患者的潰瘍愈合率[4]。本研究中結果也充分證實,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明顯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潰瘍愈合率。
常規(guī)護理更多的是對病因治療方面的護理,而護理干預則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更注重于患者的主觀因素的糾正[5]。胃潰瘍患者在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大,以及精神處于高壓狀態(tài)下,可增高迷走神經的興奮性,造成十二指腸的缺血、缺氧,前列腺素合成減少,以及黏液分泌不足等現象,導致胃腸道黏膜的破壞,從而誘發(fā)大出血[6]。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緩解其緊張、恐懼情緒,使其保持良好心態(tài),去面對治療和護理。
總而言之,對于胃潰瘍合并大出血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復。
[1] 李玲玲.胃潰瘍合并大出血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20(4):351.
[2] 曹 玲.胃潰瘍合并大出血的系統(tǒng)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23(3):314.
[3] 張鳳蘋,崔 梅.護理干預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止血的作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0,12(28):181.
[4] 陳國華.消化性潰瘍合并大出血的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8,16(12):77.
[5] 許志霞,盧曉來,張 紅,等.胃潰瘍并出血的護理干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7):151.
[6] 陳 娜,劉翠琴.護理干預對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