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 余飛 黃雪梅
【摘要】目的:觀察分牙技術用于Ⅲ類與Ⅳ類洞復合樹脂充填時鄰面接觸關系的恢復效果,是否可以減少牙齦炎和繼發(fā)齲的發(fā)生。方法:選擇70例患者,70顆上前牙Ⅲ類或Ⅳ類洞,隨機分為兩組進行樹脂充填。對照組采用普通成形片加楔子的傳統(tǒng)方法充填復合樹脂,由于缺少間隙,無法進行拋光;實驗組采用分牙圈先分牙一周,再同對照組一樣步驟充填復合樹脂,充填完成后,拋光條進行整形與拋光。術后l年復查患牙的牙齦及繼發(fā)齲情況。結果:實驗組35顆患牙邊緣密合性差的為5.7%,牙齦炎發(fā)生率為 2.9 %;繼發(fā)齲發(fā)生率為5.7 %。對照組35顆患牙邊緣密合性差的為37.1%,牙齦炎發(fā)生率為31.4%;繼發(fā)齲發(fā)生率為34.3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鄰面邊緣密合性,繼發(fā)齲,牙齦炎的發(fā)生率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結論:分牙技術用于Ⅲ類與Ⅳ類洞復合樹脂充填可以增加鄰間隙,有利于對修復體的鄰面外形進行高質量的拋光與整形,從而減少充填術后牙齦炎與繼發(fā)齲的發(fā)生。
【關鍵詞】分牙圈;Ⅲ類洞;Ⅳ類洞;復合樹脂
【中圖分類號】R78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9-80-02
上前牙的Ⅲ,Ⅳ類洞在臨床中很常見,由于其鄰面齲壞直接影響美觀,其修復的好壞直接影響其美觀效果。鄰面的修復質量不僅對其外觀恢復有重要影響,而且還影響牙周健康。常規(guī)的復合樹脂直接粘結修復,以成形片和楔子來協(xié)助鄰面的修復。楔子除了固定成形片的作用外,還有分開鄰牙并防止懸突的作用。但是,這種常規(guī)方法無法提供足夠的鄰間隙,對修復體進行拋光與整形。我們在治療中采用正畸治療的分牙圈來分牙,取得足夠的鄰間隙幫助復合樹脂修復鄰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將運用方法,具體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2010年3月-2010年7月,隨機抽取門診患者70例, 其中男性15例,女性55例;年齡19-44歲。納入標準:上前牙鄰面齲,或鄰面齲造成切角缺損,即Ⅲ,Ⅳ類洞。與缺損相對的鄰牙無鄰面齲。所有病例無牙體發(fā)育性疾病。共有上中切牙37顆,上側切牙33顆。使用美國ORMAER公司產(chǎn)的Separators(藍色分牙圈),其內徑為2.0mm;其外徑為4.0 mm。
病例隨機分為實驗組35例,對照組35例。
實驗組使用分牙圈放置患牙鄰間隙1周時間;1周后復診,鄰間隙已分開約0.5-1.0mm。取出分牙圈,去齲,清潔窩洞,近髓者用光固化型氫氧化鈣墊底,比色,采用全酸蝕粘結劑,濕粘結技術,放置成形片,光固化復合樹脂充填。鄰面用拋光條拋光,防止懸突形成。
對照組不分牙,采用常規(guī)方法直接放置成形片和楔子,其余步驟和實驗組相同,充填結束后,由于鄰面無間隙,無法用拋光條拋光。
療效評價標準:復合樹脂充填后12個月復查,直接進行臨床療效評定。
1.邊緣密合性[1]
A :充填物邊緣未見裂隙;B: 充填物邊緣可見裂隙,探針可探入。
2.繼發(fā)齲[1]
A :修復體邊緣無繼發(fā)齲;B: 修復體邊緣有繼發(fā)齲。
3.牙齦狀況[1] A:與修復體相關的牙齦指數(shù)無改變;B: 與修復體相關的牙齦指數(shù)增加。
2結果
復合樹脂充填后12個月復查,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評定比較,見下表。
表一牙齦炎比較
組別1牙齦炎1牙齦健康1總例數(shù)1發(fā)生率實驗組1113413512.9%對照組111124135131.4%表二繼發(fā)齲比較
組別1繼發(fā)齲1無繼發(fā)齲1總例數(shù)1發(fā)生率實驗組1213313515.7%對照組112126135134.3%表三邊緣密合性比較
組別1邊緣密合性差1邊緣密合性良好1總例數(shù)1發(fā)生率實驗組1213313515.7%對照組113125135137.1%將以上數(shù)據(jù)輸入Spss13.0進行χ2 檢驗,得到如下統(tǒng)計表。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鄰面邊緣密合性,繼發(fā)齲,牙齦炎的發(fā)生率上經(jīng)χ2 檢驗,P<0.05,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療效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3討論
本研究成功地通過正畸分牙技術的合理運用,取得足夠的鄰間隙,提高了對鄰面修復體的拋光與整形質量,從而減少了牙齦炎與繼發(fā)齲的發(fā)生。
復合樹脂粘結修復近十年來,在我國的發(fā)展很迅速。它是一項牙體粘結修復技術,尤其在前牙的美容修復上具有很大的進步[1]。與烤瓷冠,全瓷冠相比,費用低,不依賴技工室的操作,而有賴于材料的進步和醫(yī)生的實踐操作與美學創(chuàng)造。在上前牙Ⅲ與Ⅳ類洞修復中,鄰面恢復的質量,對鄰面繼發(fā)齲以及牙齦炎的發(fā)生有直接影響。對鄰面的復合樹脂進行修整和拋光是關系到修復體美觀和持久性的重要細節(jié)處理。良好的修整和拋光能夠提高樹脂修復體的表面光滑度與美觀性,減少菌斑的吸附和沉積,減少樹脂表面著色,防止牙齦炎癥和繼發(fā)齲的發(fā)生,延長修復體的使用時間[2]。
良好的修整和拋光需要足夠的鄰間隙放入拋光條。通過正畸用的分牙圈,使用一周,可以得到0.5-1.0mm的間隙。利用這些間隙,在去齲階段,既可以有效的去齲,同時還可以減少對牙體的過多磨耗;在樹脂充填階段,既可以有效恢復鄰面的外形,還可以略超填,減少后期復合樹脂的收縮所造成的裂隙;在修整與拋光階段,拋光條可以進入鄰間隙,對鄰面進行有效的拋光。這些優(yōu)點可以減少復合樹脂粘結修復的繼發(fā)齲與牙齦炎的發(fā)生率,對美觀效果的維持有重要意義。如果樹脂恢復牙體外形不正確,壓迫牙齦,或修復物有懸突及接觸點恢復不當,就會發(fā)生食物嵌塞而引起牙齦炎。 修復體或牙面粗糙,是造成牙齦炎又一重要病因[3]。
我們通過使用正畸分牙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正畸臨床中的分牙技術,有銅絲分牙,分牙簧分牙,分牙圈分牙。這三種分牙技術,分牙簧分開牙0.2mm間隙后,容易脫落,易扎傷牙齦;銅絲分牙末端易突出,磨傷粘膜形成潰瘍;分牙圈分牙不易脫落,不會刺傷牙周組織,分牙效果好,安全舒適,操作時間短[3]。在上前牙的鄰面齲牙體修復中,通過分牙圈來分牙是最佳的選擇。
通過分牙技術獲得的鄰間隙約0.5-1.0mm,對復合樹脂的粘結修復已足夠。通常成形片的厚度為0.045mm,牙周膜的寬度為0.15-0.38mm;鄰間隙在0.04-0.2mm之間最易造成食物嵌塞[5]。多余的間隙在取出分牙圈3天后,會在牙周纖維的作用下自行閉合[3]。
為了擴展鄰間隙,有些研究使用正畸中的窩洞內推簧擴隙法,階段唇弓-推簧擴隙法[6],擴隙磁鐵法[7],還有玻璃陶瓷楔子法,樹脂球法,分段式成形片系統(tǒng),分牙楔鉗法[5],這些方法需要特殊的器械,操作復雜。這些方法取得的鄰間隙足夠拋光條進行有效的鄰面拋光與整形,都取得了減少牙齦炎與繼發(fā)齲的效果。
而我們在臨床中使用的分牙技術,分牙圈容易獲取,操作簡單,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的分牙,獲取足夠的鄰間隙來進行拋光與整形,減少牙齦炎及繼發(fā)齲的發(fā)生。但是,分牙時間長,會給患者在工作與生活中帶來較長時間上的不便。如果能夠縮短分牙時間,又能取得足夠的鄰間隙,就能提高效率,減少患者的不適。
復合樹脂粘結修復的技術敏感性很高,對細節(jié)的把握可以的提高其在上前牙美容修復中的質量。通過分牙技術可取得的足夠鄰面間隙,可以有利于臨床醫(yī)生對修復體鄰面的整形與拋光的質量控制,從而把握此細節(jié),提高修復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牙體牙髓病學專業(yè)委員會 復合樹脂粘結修復操作規(guī)范及評定標準(建議稿) [J]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46(12):728-729
[2] 許智軒,王勝朝,程又鵬 上頜前牙鄰面齲分牙后光固化樹脂充填 [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0,20(11):669
[3] 錢偉,胡若非 光固化復合樹脂牙體修復失敗的原因探討--附593例報告 [J]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00,9(1):44-46
[4] 王喜云,冀曉萍 三種分牙方法的對比研究 [J] 齊魯護理雜志 2009,15(21):123-124
[5] 李倜,胡德建,白建文 分牙楔鉗恢復二類洞鄰面接觸關系的臨床應用 [J] 口腔醫(yī)學 2010,30(7):442-444
[6] 呂廣輝,鄭國勤 擴展間隙輔助治療鄰面齲 [J] 口腔正畸學 2006,13(4):205
[7] 李學玉 擴隙磁鐵協(xié)助治療鄰面齲 [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08,22(7):5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