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唐詩所涉及的內容眾多。在寫景詩中,大學生可以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在抒情詩中,大學生則能感受到作者的個人情懷、愛國情操,從而更為積極、熱情地面對生活,在追逐理想的路途中擁有更多力量。同時,在唐詩的學習、賞析過程中,大學生更能領悟到文學作品中用到的多種表現(xiàn)手法,從而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意識。
關鍵詞:唐詩;大學生;人文精神
一、歌詠祖國山河,可以讓大學生熱愛自然、感悟人生
唐朝的很多古詩中,都對祖國的自然景觀進行了描述與贊美。很多著名的詩人云游四方,寫下了歌頌祖國大好山河的著名詩篇。像李白身處廬山時寫下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其中一句“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將我們帶到那山川中,身臨其境那絕美的景色,而一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更讓我們看到了這山的壯闊,在此等美景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描寫山川的詩句中,廣為流傳的莫過于杜甫的《望岳》了,全詩可謂是帶領我們完整、全面地欣賞了泰山的壯麗、神奇美景,使我們在泰山的巍峨與秀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的詩篇中對同一自然景觀的描寫也會有所不同,在孟浩然的《臨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我們看到的是洞庭湖湖水澎湃肆意的一面——“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而在劉禹錫的《望洞庭湖》中,我們卻感受到了洞庭湖寧靜、飄渺、朦朧的另一面——“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同樣的,李白與杜甫在面對江河時,也發(fā)出了不同的感概:《將進酒》中的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黃河奔流而來的壯闊之景,更讓我們感受到李白灑脫的氣質與情操;而在《登高》中,杜甫看到的卻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樣壯闊的江河之景,卻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詩中所流露出的淡淡悲涼。在唐詩中,學生可以進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的幽靜世界,也可以到達“隱隱飛橋隔野煙,桃花盡日隨流水”(張旭《桃花溪》)的世外桃源。唐詩中展現(xiàn)的自然美景數(shù)不勝數(shù),大學生在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然景色的豐富多彩,從熱愛自然上升到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豐富與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二、建功立業(yè)的堅定信念,可以激發(fā)大學生追求理想
唐朝的很多詩人都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感,他們遠大的理想與抱負都可以在很多詩句中找到。像孟浩然在《臨洞庭湖贈張丞相》中,一句“端居恥圣明”就表達出了自己想要干出一番豐功偉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的迫切愿望。而李白的一句“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月兆樓餞別校書叔云》)、杜牧的一句“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君齋獨酌》)、杜甫所表達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都無不體現(xiàn)出他們期待在祖國建設中有所作為的澎湃心情。唐代很多詩篇中都有濃厚的英雄主義情懷,這些詩人不僅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更有保家衛(wèi)國、振國興邦的高度責任感。即使面對挫折,他們也有著足夠的信心繼續(xù)披荊斬棘,像李白的《行路難》中那句“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傳遞出的是強大的信念與力量。而正是諸如此類的詩句,能讓大學生得到無盡的啟示,懂得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永遠積極、樂觀地去面對生活、戰(zhàn)勝困難,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國精神,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國情感。
三、精湛的藝術技巧和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意識
任何一種文學作品的學習,都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藝術技巧,提高審美情趣。而唐詩中蘊含的美學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其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更能調動起學生的感官,豐富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懂得運用思維、聯(lián)想、記憶、情感等,去領悟詩中的意境,鑒賞其獨特的美。例如:在《鹿柴》中,王維給我們展現(xiàn)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的幽靜深山之美;在《春曉》中,孟浩然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道出了對春的感概。唐詩所體現(xiàn)出的藝術效果是豐富多彩的,每一首唐詩,都代表著詩人獨特的心境,都蘊含著文學作品獨有的魅力。大學生在唐詩所營造的藝術氛圍中,更能感悟到藝術的精美絕倫,凈化自己的心靈??梢哉f,通過學習唐詩,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唐詩不僅能調動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力;另一方面,在唐詩哲學韻味的感染與熏陶下,學生的審美觀、人生觀等都能得到完善。
總之,大學生學好唐詩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唐詩教學過程中應該審時度勢,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積極運用科學、高效、獨特的教學模式。唐詩教學要關注文本作者的情懷,要挖掘文本的人文內涵,對文本進行充分鑒賞,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鄭寶江.淺吟輕唱古詩詞[J].生命世界,2008,(09).
[2]劉年喜.在反復吟誦中體會古詩詞的優(yōu)美[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02).
[3]傅紅娟.從新課程標準看古詩詞教學[J].語文學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