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朱貴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9—0029—01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礎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全班學生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工作的質(zhì)量,影響著未來人才的素質(zhì)。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管理好一個班級呢?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用“勤”去感染學生
這里所說的“勤”就是腳勤、手勤、嘴勤、眼勤、腦勤。腳勤,即勤于深入學生中間,堅持跟學生同自習、同活動,多家訪,多檢查寄宿生的安全,這樣可以隨時了解、發(fā)現(xiàn)并解決班內(nèi)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手勤,即班主任要身先士卒,積極帶動學生參加學校和班內(nèi)的各項活動,這樣既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又密切了師生關系;嘴勤,即把安全、紀律、衛(wèi)生等非做不可的瑣事時常掛在嘴邊;眼勤,即時時注意、事事留心,比如上課觀察學生聽講是否專心,回答問題的正誤,作業(yè)質(zhì)量和速度,在課外活動中觀察學生的活動能力,集體觀念,性格愛好等;腦勤,即勤于動腦,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和教育學生的有利契機,以便因材施教。作為一名班主任,應以春雨之勤去澆灌花朵。愛生如愛子,思想上勤細心引導,學習上勤耐心指導,生活上勤誠心誘導,動之以情,關心體貼,真正做到學生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學生的歡樂就是我的歡樂,學生的進步就是我的進步。教師的“勤”參與就能時常影響和感染學生,那他們就會尊重你的勞動,時時處處親近你、愛你,這樣師生關系就融洽和諧了,教育、教學也就順利、順心了。
二、用“愛”去溝通學生
首先,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多給學生真誠的關心和笑容,時刻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平易近人的形象,可以減少學生對老師由于畏懼而產(chǎn)生的隔閡,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的敬而遠之甚至逆反的心理,師生之間就會建立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的朋友關系,真正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目的,做到心靈的真誠溝通。
其次,要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間,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和寬容學生。處于成長中的少年兒童渴望得到師愛的滋潤,當教師認真感化學生時,學生自然會打開接受教育的閘門,使教師的教誨如春風化雨般流入他們的心田,產(chǎn)生一種神奇的教育實效,使學生激發(fā)出自覺尊重班主任勞動的熱情,迸發(fā)出勤奮上進的激情。
再次,要給予學生高度負責的愛。在教育、教學中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喚醒他們奮發(fā)向上的激情。學生一旦感悟到這種師愛,就會“親其師”進而“信其道”。
三、用“巧”去點撥學生
一個班級班風壞,主要是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品質(zhì)。而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光靠大聲呵斥起不了作用。碰到學生“犯規(guī)”,教師適宜采用“閑聊法”、“暗示法”去幫助學生修正過錯?!伴e聊法”即用啟發(fā)性的語言啟發(fā)其找出“犯規(guī)”的原因,然后說上一句:“相信你能改正缺點,老師相信你”,向?qū)W生傳遞信任的信息?!鞍凳痉ā奔礊閷W生改正缺點錯誤創(chuàng)造契機。如,某某學生打罵了某生,教師則有意創(chuàng)造一個讓他去關心同學的機會。因此,這里所指的“巧”就是巧妙地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啟動學生的內(nèi)驅(qū)力。
四、用“情感”去轉(zhuǎn)化后進生
后進生是指那些暫時學習能力低,課堂上不專心聽講,不重視考試、缺乏競爭意識的學生。盡管他們在班集體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負面影響廣,號召力強,給班級管理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如果做不好轉(zhuǎn)化工作就會影響到班風、校風。
因而,班主任要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和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對后進生要關心愛護、不歧視、不放棄,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時隱時現(xiàn)的閃光點。哪怕有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肯定,并表揚鼓勵,尤其寄宿的后進生,既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又要關心他們的冷暖、溫飽和安全,使他們茁壯成長。
總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作為一名班主任,不但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而且要用愛心去溝通,用誠心去相待,用真心去付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在新形勢下的重要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班級各項工作。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