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華
【摘要】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
【關鍵詞】課堂教學;學生;主體
第一,教師親和學生,學生爭做主人。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起始,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讓學生一起訂一個所要達到的目標。當學生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時,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學生主人意識越強,他的學習參與意識也就越強,越能克服種種障礙和阻力,去實現確定的目標,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第二,教師解放學生,學生勇于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要用 考試、作業(yè)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課堂內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教師管理井井有條,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控制得住。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經過頭腦的加工,然后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學生通過實踐,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觀見之于客觀物質世界,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有的教師 總結 出"五讓教學法":書本讓學生讀,見解讓學生講,"三點"(重點、難點、疑點)讓學生議,規(guī)律 讓學生找,總結讓學生寫。這是值得可取的。
第三,教師妙用非智,學生激活課堂。非智力因素是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稱。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工作系統(tǒng),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動力系統(tǒng)。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策略把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放在首位,重點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妙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能使課堂"活"起來。因為獎勵具有促進的力量,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fā)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學習預期的滿足。其次,妙用競爭方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因為適度的競爭有助于激發(fā)學習熱情。競賽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爭取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的進步;也可以暗中選某一同學為目標,在學習上同他比賽;還可以采取集體競爭的方法,組成班與班、組與組的競爭,在競爭中激發(fā)互幫互學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樣能使課堂"活"起來。我們應該建立互尊互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見裴姊娜:《發(fā)展性教學論》)。因此,教師要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更不能歧視差生,班級要形成關心理解的親密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彼此尊重、共享快樂,從而真正滿足主體的最大需要。
第四,教師運用策略,學生實現目標?;顒有圆呗栽谛W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堂環(huán)境,開放的課外發(fā)展環(huán)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它是促使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統(tǒng)一協(xié)調、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具體實施的方法有: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等,達成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實驗、制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各種內容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并發(fā)展個性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