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正軍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了教育教學關(guān)注的焦點,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課堂教學只有以“真實”為基石,以“開放”為階梯,以“構(gòu)建親情課堂”為催化劑,以“提高教師自身語文素養(yǎng)”為保障,才能真正抓得住學生,吸引學生,成為磁性課堂,才能“真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字: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提高方法
說到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有必要了解“有效教學”的理念。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育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什么樣的教學是高效、低效或是無效的。所謂“有效”,主要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那么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算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則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真實、有效是課堂教學最本質(zhì)的要求。一方面,“真實”是一切新課程實踐的基礎。要想搞好新課程改革,必須以“真實”為前提。另一方面,“有效”促進學生發(fā)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唯一標志。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必須以“真實”為基石。
一、真實的課堂應該是對話的課堂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廣義的對話,可以不直接發(fā)生在人與人之間,而發(fā)生在人與人的精神產(chǎn)品,即人與各種文本之間。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接近文本,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廣泛的對話交流。
2.師生對話。
我們早已明確教師不是課堂的統(tǒng)治者、知識的擁有者和唯一的傳授者,但是不少教師依然獨霸課堂舞臺,仍舊是課堂的主宰,“填鴨式”教學依然充斥課堂。高效的課堂教學不是誰統(tǒng)治誰,誰主宰誰,應該是師生平等地對話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教學相長。
3.生生對話。
課堂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師個體與學生群體(或個體)的互動實踐活動,而且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交流的群體學習活動。教學中教師容易忽略的就是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然而這種對話方式正是動態(tài)思想、動態(tài)教學的最佳體現(xiàn)。
4.學生的自我對話。
自己與自己對話乃是對話的高級形態(tài)。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地、理性地走進自己的心靈世界,通過對文本的認識,與自己的心靈交流,從而有獨特發(fā)現(xiàn),獨特思想和言語表達方式,形成獨特個性。
二、真實的課堂應有真實的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
自主探索不是自由探索,小組合作也不是走過場、搞形式。
我們在組織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的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合作欲望,使其經(jīng)常處于探究合作的沖動之中。(2)探究合作要有問題空間。不是什么事情、什么問題都需要探究合作的。問題空間有多大,探究合作的空間就有多大。(3)探究合作的組織要到位。首先,小組要合理分工,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是旁觀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師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必須深入每個小組,及時了解學生的合作情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適時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
三、真實的課堂上應多關(guān)注學生的真實想法
1.用活教材,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性。
教材是語文信息的載體,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內(nèi)容,它的綜合性很強,不僅涉及社會、經(jīng)濟、人文等因素,而且與歷史、地理等學科密切聯(lián)系。盡管這幾年教材改革力度在不斷加大,然而,目前教材還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還有許多尚待完善的地方,這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力戒照本宣科,注意活用教材,提高教材的開放性。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教師應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跳出教材。
2.激活思維,提高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1)運用開放式教學方法。德國教育家普斯譜朗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币獔詻Q摒棄“滿堂灌”的教法,增強師生活動的多向性和教學手段的多樣性。要根據(jù)教材、學情、教情的不同特點,靈活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營造平等、自由、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思維激活狀態(tài),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求新知。另外,應視具體情況選擇現(xiàn)代教學手段,既要重視以多媒體為主的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又不應忽視傳統(tǒng)教學中有用的方法。
(2)課堂提問要有開放性。開放式教學就是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每個問題不一定只有一個答案,有的問題會有幾種結(jié)論,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對不同的結(jié)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當學生各執(zhí)一詞時,教師既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由爭論,又可以參與辯論,但絕對不能壓制學生的思維。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了課后思考問題,將課堂教學引向深入。
3.親情課堂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催化劑。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有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雖然你的知識有所欠缺,你的文化底蘊還不深厚,你的普通話還不夠標準,但學生愿意聆聽,能熱情地與你溝通,主動進入你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思考,解讀文本,進入輕松活潑的課堂,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不管你是教育專家還是一線教師,也不管你把課程理論詮釋得多么精透或者多么通俗,我們必須達成共識:課堂必須富有磁性,才能抓得住學生,吸引住學生,然后才能談得上真正有效。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江蘇教育出版社.
[2]鐘啟泉等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
[3]高萬祥.語文的詩意.教育科學出版社.
[4]薛貴亮.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淺說.中學語文,2005,10.
[5]焦名海.語文“生命”課堂的建構(gòu).中學語文教學,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