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歷史上,盜墓的主,能夠像曹操那樣大張旗鼓毫無愧色地盜,實在少見。
曹操盜墓,眼光奇準,專尋大墓、貴族墓。首先選中的目標是劉武。劉武什么人?漢文帝的幺兒,竇太后的心肝肉兒。竇老太太不愛大兒子,不愛女兒,偏愛小兒子劉武。因此,自己箱底攢的體己銅鈿,一分不拉,呼呼嚕嚕,都轉(zhuǎn)到小兒子的銀行賬戶里。以至于《史記》作者司馬遷談到這些,都紅著眼珠子說:“孝王未死時,財以巨萬計,不可勝數(shù)。及死,藏府余黃金尚四十余萬斤,他財物稱是?!?/p>
曹操通過深入研究,反復思索,一拍桌子,決定拿漢墓開刀。不選前朝的,原因很簡單,秦始皇的,他老人家想選,可沒有高科技手段,只靠古書研究,還有他那聰明的頭腦,是無論如何也找不見的。
對待盜墓,古代刑法打擊很嚴,很有力度,“發(fā)墓者誅”,“穿毀墳壟者斬”,那可是明明白白寫在法律書上的。曹操不怕,人家有特權(quán),“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都是他手里的泥娃娃,讓圓就圓,讓癟就癟,更何況他的那個十六竿子都打不著的老祖宗。
為了盜墓,曹操成立了專門的辦公室,還有專職干部,“發(fā)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官名聽著別扭,不太光明正大,有點三只手的稱謂,可是,品位不低,官印不小。盜墓盜到這個份上,還真讓人有些無語。
還別說,有曹操大力支持,盜墓工作進展非常通暢,毫不拖泥帶水,尤其對劉武前輩的墓,挖得細致、徹底,一絲不茍,《太平寰宇記》記載道:“操引兵入碭,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shù)萬斤,致使金盡,梁王石室空?!庇纱丝梢?,曹操團隊的盜墓技術(shù)很專業(yè),也有條不紊……
曹操盜墓,所得財物,可不是入了他的腰包,而是一轉(zhuǎn)手,交給后勤部長,做了軍餉,發(fā)給了士兵,改進了裝備,購買高尖端武器,為他的宏圖偉業(yè)添磚加瓦。
為了讓這行生意成為曹家獨門生意,曹操充分利用手中權(quán)力,制定法律,嚴禁外人參入,甚至入股也不成,規(guī)定道:“自今有穿毀墳壟者斬之!”話說得斬釘截鐵,毫無回旋余地,哪個不要命的,敢和曹將軍的刀子過不去。
這樣一來,老曹就成了這行的壟斷資本家。
曹操這么做,物質(zhì)上撈了不少好處,但是,政治上,卻讓自己處在了劣勢,受到別人指責,甚至是謾罵。
其中罵曹操罵得口沫橫飛的,要屬陳琳,也就是后來鄴下文人集團中的骨干,當時還是袁紹的貼身秘書。他在文章中指名道姓毫不含糊道:“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fā)掘,破棺裸尸,至今圣朝流涕,士民傷懷。”
由此可見,曹操偷挖劉武墓,是相當被動的。你曹操一個勁說自己是漢朝臣子,對漢朝忠心耿耿,既然如此,就應當尊敬漢朝的皇族啊,那上面一草一木,都應當很好地保護啊。你倒好,跑到梁孝王墓上,親自動手,拿著洛陽鏟開始盜墓,古董盜完,這還不算,還把劉武的尸骨扔得到處都是,人人見了,都眼圈發(fā)紅,心里發(fā)酸,你說說,你這是人干的嗎?
當然,說到這,還不算完,陳琳把老曹盜墓公司箱底都戳穿了,“又署發(fā)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這一說,就不僅僅是盜過劉武墓,這家伙,所過之處,看見古墓,雙手癢癢,馬上盜挖,以至于只要是古墓,都難以逃脫。
曹操這人,就是這樣,敢做,就不怕別人罵。但是,表面上好像很不在意,但是盜墓這事,仍在老曹心頭留下很深的陰影,而且,影響到他的家小的世界觀。他兒子曹丕就說:“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fā)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并盡,是焚如之刑,豈不重痛哉!禍由乎厚葬封樹?!睆乃习值谋I墓實踐,上升到理論高度,高屋建瓴,從理論上推翻了厚葬的風俗。他的老婆生前談到厚葬,也膽戰(zhàn)心驚地說:“自喪亂以來,墳墓無不發(fā)掘,皆由厚葬也?!彼麄兌紙詻Q反對厚葬,倒不是他們勤儉節(jié)約愛惜民力,實在是看曹操干那事看得多了,看得毛骨悚然神經(jīng)緊張……
曹操呢,盜墓之后,深有體會,臨死之前,特地囑咐兒子,自己死后,陵址要選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樹”,陵內(nèi)“無藏金玉珍寶”。不只如此,為防盜掘還做了好多疑冢。南宋時期的《輿地紀勝》稱,“曹操歿后恐人發(fā)其冢,乃設(shè)疑冢七十二”說得活靈活現(xiàn),好像他親眼所見一樣。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道,“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傳云曹操冢也?!边@話說得似是而非,猶抱琵琶半遮面。史書又稱,曹操實際沒葬在那兒,葬在高陵,又稱西陵。但高陵在哪,考古界找得頭腦發(fā)暈,仍一無所獲。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