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鋼
【摘要】目的 探討腔隙性卒中合并顱內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方法 回顧性收集腔隙型腦梗死患者的人口統計學和臨床資料。根據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結果將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分顱內動脈狹窄組(狹窄程度>50%)和無狹窄組,并對2組人口統計學和臨床資料進行比較。采用lolgistic回歸分析確定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合并顱內動脈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 共納入198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顱內動脈狹窄組冠心病和糖尿病以及頸動脈IMT增厚的患者比例顯著高于無顱內動脈狹窄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顯著性低于無顱內動脈狹窄組。多變量lol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冠心病腔隙性梗死患者的顱內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而HDL水平較高是腔隙性梗死患者合并顱內動脈狹窄的保護性因素。結論 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多合并顱內動脈狹窄,冠心病和糖尿病是腔隙性梗死合并顱內動脈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腔隙性腦梗死;顱內動脈狹窄;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6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8-194-02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入住我院神經內科的連續(xù)急性腔隙性梗死患者。納入標準:(1)臨床表現為不同類型的腔梗綜合癥;(2)發(fā)病7d內;(3)頭顱MRI顯示梗死灶直徑<2cm;(4)住院期間行全腦血管造影或頭顱MRA以及頸動脈超聲檢查。排除標準:(1)MRI未發(fā)現病灶或梗死灶直徑>2cm;(2)相關檢查結果不完善。
1.2 一般資料收集:收集患者人口統計學、血管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以及頸動脈超聲和MRI檢查結果,患者入院時、入院10d時的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應用表示短期神經功能改善情況。
1.3 顱腦MRI和MRA檢查:采用WASID方法判斷顱內動脈狹窄程度,即狹窄程度=(1-狹窄直徑/正常直徑)×100%。正常動脈直徑標準首選動脈近端管腔最寬且無彎曲的正常節(jié)段,如動脈近端有病變,則由動脈遠端管腔最寬且直行的正常節(jié)段代替。如果某條動脈多處狹窄,選最重處。顱內動脈狹窄定義為狹窄程度>50%。根據患者是否存在顱內動脈狹窄分為顱內動脈無狹窄組和狹窄組。
1.4 頸動脈超聲檢查:頸總動脈分叉處頸內動脈內-中膜厚度1.0mm~1.3mm判定為IMT增厚,IMT>1.3mm判定為頸動脈斑塊。
1.5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應用多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確定腔隙性梗死患者伴顱內動脈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檢驗水準α= 005。
2結果
2.1一般資料:收集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共98例,年齡22-82歲,平均年齡(63.89±11.17)歲。頸動脈超聲發(fā)現IMT增厚42例,頸動脈內膜斑塊96例,就診時平均NIHSS(3.02±4.887)分,出院時平均NIHSS(1.98±2.929)分,短期神經功能改善(1.92±3.719)分。
2.2 腔隙性腦梗塞合并顱內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分析:腔隙性腦梗塞患者合并顱內動脈狹窄組與無顱內動脈狹窄組比較(見表1)
3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前3位的危險因素為高血壓(60.6%),高脂血癥(49.5% ),冠心?。?1.3% )。長期高血壓可導致血管壁硬化和重塑,動脈內膜損傷,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高血壓還可以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張力增加,加速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內皮細胞損傷以及血小板活化和黏附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因此積極控制高血壓無疑能減少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發(fā)生率。本研究發(fā)現合并顱內動脈狹窄的腔?;颊撸继悄虿〉谋嚷剩?5.6%)高與對照組(10.4%),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既能導致大動脈粥樣硬化,又能引起小動脈玻璃樣變。提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全身性、進展性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與顱內動脈狹窄相關。
本研究發(fā)現,無顱內動脈狹窄的腔隙性腦梗死組患者,血HDL水平高對老年缺血性卒中有保護作用。低HDL能顯著增加正常人群發(fā)生缺血性卒中的風險,HDL是顱內動脈狹窄的保護因素,
本研究發(fā)現,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IMT增厚的比率(29.7%)高于對照組(7.8%),提示顱內動脈狹窄與頸動脈病變有相關性。
綜上所述,腔隙性腦梗死合并顱內動脈狹窄非常普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是腔梗前3位的危險因素,顱內動脈狹窄的腔?;颊叨嗪喜⒐谛牟?、糖尿病,無顱內動脈狹窄的腔梗患者血HDL水平高,短期神經功能改善好。明確不同血管危險因素對腔隙性腦梗死所施加的不同風險,對進一步研究腔隙性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及預防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高山,黃家星,黃一寧,等. 動脈粥樣硬化性大腦中動脈狹窄梗死的發(fā)病機制[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3,36:155-157.
[2]王艷,王伊龍,吳敵,等.顱內動脈中重度狹窄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07,2:486-490.
[3]顧蘇兵,林高平,施天明,等. 腔隙性腦梗死和腦血栓形成患者顱內動脈狹窄的分布及特點[J].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0年,18:395-397.
[4]鄧曉,石勝良,程道賓,等. 缺血性卒中患者顱內動脈狹窄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10,9:66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