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彤
語言是教學的基本工具,教師教學語言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小學教師的教學語言更應(yīng)起到示范作用,因為兒童是喜歡模仿、也善于模仿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加強語言修養(yǎng),熟練掌握這一工具,才能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在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語言修養(yǎng)的。
一、要求自己的教學語言準確、精練
教學中用書面語言來改造口頭語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學期中,要選擇若干篇目,把教學過程一字不漏地寫出教案,再逐字逐句推敲,把不必要的語句刪去,把不恰當?shù)淖衷~改正,直到滿意為止,然后試做口頭復(fù)述。到上課時當然不應(yīng)去背教案,但經(jīng)過這樣的自我訓練,教學語言也就漸趨于簡明精練了。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預(yù)定教學課時為三課時,實際上我用比較簡練的語言去講,前前后后加起來只用一課時。剩下的時間給學生以充分活動的機會。學生的積極性高,效果很好。
二、注意語言的啟發(fā)性
《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有這樣一句話:“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來,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怎樣使學生理解這個“敢”字呢?如果教師干巴巴地提問:“這里為什么用敢字呢?”學生可能一時答不上來。是否能使語言帶點啟發(fā)性呢?我換個方法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擦火柴有沒有考慮再三呢?”學生答:“沒有,要擦就擦一根火柴,有啥了不起的!”我接著問:“這個小女孩敢抽出一根來嗎?”學生說:“不敢,因為她靠賣火柴為生,可是最后它太冷了,終于抽出來一根。”我緊接著說:“對!這個敢字,表明了小女孩激烈的思想斗爭,使我們更了解她當時的悲慘處境,從心底里同情她?!庇捎谧⒁庹Z言的啟發(fā)性,我引導(dǎo)學生自己解決了問題。
三、努力做到教學語言有感染力
語言單調(diào)會引起大腦的抑制,使學生注意力渙散。因此,在教學中力求語言生動形象,注意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感情的起伏變化。這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受到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還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為例,一開始敘述大年夜的晚上,一個窮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的情景。我用富有感情的語言拉開了課文的“序幕”:“同學們,我們曾度過了多少個大年夜?大年夜的晚上多么美好??!但是,我們可曾想到過,在一個又黑又冷的大年夜的晚上,一個小女孩赤著腳,披著頭發(fā),穿著一身破爛的衣服,手上拿著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著賣火柴……”
學生聽著聽著,臉上似乎蒙上了一層陰云。我用這樣的語言,把學生領(lǐng)進了課文所描繪的悲慘的境界,并使學生對小女孩產(chǎn)生了同情,為學好本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