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會芹
摘 要: 創(chuàng)造性解讀是課改后閱讀教學所追求的目標。但由于一味求新求異,張揚個性,創(chuàng)新的訴求過于強大,出現(xiàn)超越文本、拔高文本的思想價值,忽視文本的存在,任意添加臆想、猜測的成分;跳出文本,無中生有的創(chuàng)造性解讀;誤讀文本、曲解文本的現(xiàn)象。因此,創(chuàng)造性解讀應以文本為依托,走進文本,了解作者,弄清文本寫作背景,挖掘更真實的解讀才是創(chuàng)造性的文本解讀。最受詬病的人為拔高,臆想猜測、無中生有等傾向必須矯正。
關鍵詞: 創(chuàng)造性解讀 錯誤傾向 矯正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的獨立見解,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展示自己”,對“個性化閱讀,探究性閱讀”、“創(chuàng)造性解讀”作了大膽嘗試。但一味求新求異,創(chuàng)新的訴求過于強大,導致“創(chuàng)造性解讀”出現(xiàn)人為拔高、臆想猜測、無中生有等傾向。
案例一:人為拔高
《論語》中《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中曾晢的答及孔子的喟然一嘆: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p>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風乎舞運,詠而歸?!?/p>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p>
這一答一嘆是全篇的高潮。筆者認為,對這段話的確切解讀是:孔子認為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各有所長,都是濟世經(jīng)國的良才,但因世道所致良才不可用,傷感之下而欣賞曾晢的灑脫閑適,所以,才喟然一嘆說:“我和曾晢一樣??!”這一嘆,既是對曾晢閑適態(tài)度的肯定,更是對世道的無奈。
查閱教師用書及多種《論語》注解,都把這段話理解為曾晢的灑脫打動了孔子,且孔子認為曾晢的回答是結(jié)合國情的治國措施,靈活地體現(xiàn)了老師的“禮”治思想,展現(xiàn)了一幅國治之后其樂融融的圖景。正因為如此,孔子才會嘆而“與”之。這種解讀無疑是在拔高孔子,處處將孔子置于禮儀教化之下,將日常言語與孔子濟世治國的抱負聯(lián)結(jié)起來,給孔子的言行蒙上理學的外衣。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類似的人為“拔高”現(xiàn)象并不少見,“拔高”作品的思想價值,“拔高”文本的思想境界,總認為只有“拔高”才能顯示出水平。筆者認為文本解讀應該契合作者的思想實際、文本的寫作背景、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更應該切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閱歷,一味地“拔高”,只能適得其反。
案例二:臆想、猜測
“創(chuàng)造性解讀”是閱讀個性化的具體表現(xiàn)。因個人的世界觀、審美觀、鑒賞能力及性格諸多因素相異,對于同一文本的解讀會有不同的理解。正如魯迅所說,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因讀者的眼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學家看見宮闈秘事……”但是,我們不能以“創(chuàng)造性解讀”為托詞忽視文本的存在,使解讀添加臆想、猜測的成分。讀《竇娥冤》,有人認為,竇娥的三粧誓愿“混淆了其復仇對象與其他公眾的利益界限,將一己之私仇擴大至整個楚州人”,“竇娥是一個善良的野蠻人”。這種臆想可謂新穎,但總覺缺少文本支撐,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再如讀《紅樓夢》說是宣揚近親結(jié)婚,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說“她擁有這么多珠寶,可以另選夫君”,讀李密的《陳情表》大談“忠孝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這些“創(chuàng)造性解讀”大多是沒有走進文本的歷史情境,所臆想任性發(fā)表的。文本的內(nèi)容具有它的歷史意義,也有其現(xiàn)實意義,有的文本言此意彼,讓讀者深思琢磨,有的文本弘揚一種精神,喚起不同時代的讀者發(fā)揚光大。但不能用此時此地的條件與彼時彼地的文本進行跨時空的隨意對接,任意解讀。
中國文學批評歷來主張解讀文本要知人論世,強調(diào)解讀文本時要盡可能詳細地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揣摩作者“此時此地”的心思,弄清文本的寫作背景,從而沿此解讀文本,這樣才能走進文本,深入解讀。
案例三:無中生有
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展示自己”及“個性化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探究性閱讀”是課改后很多課堂所追求的目標,但張揚個性,不能走向極端。不是所有個性化閱讀都可以奉為創(chuàng)造性閱讀,對那些不以文本為依托,偏離教材實際進行無中生有的“創(chuàng)造”,不僅不可奉為創(chuàng)造性解讀,反而是文本解讀的最受詬病的。
比如讀《孔乙己》,可以無中生有地創(chuàng)造出孔乙己告狀的情節(jié),讓孔乙己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獨一無二的人物穿上現(xiàn)代人新裝,走上法庭,據(jù)理力爭,竟然能把官司打贏。我們從文中見到的只是一個茍活著的,備受欺辱、毫無尊嚴并且非常窩囊的孔乙己形象,絲毫找不到他告狀及勝訴的憑據(jù),這種完全脫離了教學主題和文本整體立意的解讀,還有價值嗎?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領學生依據(jù)文本,獨特感悟,多維思考、多項選擇、多元解讀,但學生的解讀不是全部正確,有時學生的“獨特感悟”是脫離文本的歷史情境任性發(fā)表的,或為不足闡釋,或為割裂闡釋,或為錯誤闡釋。教師應引導學生緊扣文本重構(gòu)新義,消除無效信息,生成有價值的闡釋。如若教師不能果斷擱置,讓學生做些不著邊際的胡亂獨白,還美其名為“創(chuàng)造性解讀”,必然會使課堂教學迷失目標,導致無效教學。
參考文獻:
[1]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中學語文教學.2006.10:44-45.
[3]中學語文教學.2006.9:19-20.
[4]語文教學通訊.2004.12:30-31.
[5]中國教師(京).2008.1:35-37.
[6]教育科學研究(京).2008.1:43-47.
[7]中學語文教學(京).2008.1:44-46.
[8]中學語文教與學.2008.3下:13-16.
[9]中學語文教與學.2008.5下: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