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狂人日記》誕生以來,對其解讀闡釋的文本不斷被生成和建構,而在生成和建構當中又不斷與當代歷史結合成新的意義。這樣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其實并不少見,而本文想要探討的,恰恰是想通過題記這樣一個微觀的口徑,厘清《狂人日記》中狂人反抗絕望的精神特質與當下人“主動褻瀆”的時代風貌之間的轉換。
關鍵詞:狂人 疾病 無聊
“從來如此,便對么?”
“我不同你講這些道理;總之你不該說,你說便是你錯!”——《狂人日記》
自從《狂人日記》誕生以來,對其解讀闡釋的文本逐漸也構成了一道蔚為壯觀的獨特風景。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狂人日記》的意義不斷被生成和建構,而在生成和建構當中又不斷與當代歷史結合成新的意義。這樣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其實并不少見,而本文想要探討的,恰恰是想通過題記這樣一個微觀的口徑,厘清《狂人日記》中狂人反抗絕望的精神特質與當下人“主動褻瀆”的時代風貌之間的轉換。從操作層面上來講,“五四”之后精神病理學就已經引入中國,不消說魯迅筆下的狂人,就是在之后的郁達夫、巴金、丁玲筆下還不斷出現(xiàn)具有病態(tài)特征的人物,以致解放后乃至80年代,都還有全國性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所以,這個小題目恰恰有著大背景,以致看清和勾勒出在一個前現(xiàn)代、現(xiàn)代和后現(xiàn)代具雜的語境中當下人的精神輪廓。
人總是會死的,所以,往后的歷史也就用這樣的理由來減輕和慰藉我們對于生命逝去的沉痛。但是時代走到“狂人”面前,向死而生的生命本身就成了不值得人去思考的東西,思考只來自于“因何而死”以及“為何而死”{1}。但針對“為何而死”,外在的努力其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救贖自己,或者說如何通過意義的實現(xiàn)來成全肉體和靈魂的解脫。就像加繆所說,唯一值得思考的哲學問題來自于自殺。事實上,狂人面臨的問題,即是否能通過一種自殺式方法來自愈心靈上的創(chuàng)痛{2}。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死亡、病痛和自殺的關系。其實,自然的死亡不是對于生命的否定,真正的否定來自于病痛。病痛通常被認為是生與死的橋梁,其實換一種角度來看,病痛本身并不必然指向死或生。對于生命本身,病痛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折磨”和“享受”,它同時也把生命變成一種工具,為了消耗生命而存在,這很像現(xiàn)代科學當中的一個概念——“熵”。由于作為主體的人的不斷豐富,導致了內部整體的混亂和不穩(wěn)定,最后在發(fā)熱的狀態(tài)下趨于滅亡,這就是當代病癥的抽象描述。由此我們也能看到,這種消耗生命本身的行為也會受到主體的主動反抗或主動求助,只有求助不成,才會在病痛的消耗下死亡或者直接選擇自殺。不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疾病,它所呈現(xiàn)的狀態(tài)都是超出日常語言的個人行為。當一種個人性的語言被放置在集體的窺測之下{3}就變成了“囈語”。而這種“囈語”又有著共同的心理基礎,很容易就變成全民性語言想象的共同體{4},這里面蘊含的隱喻和象征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另一個問題。單就自殺而論,不論這病痛來自于身體還是心靈,自殺本身就已經成為否定疾病和生病的雙重行為,因為這是作為主體的人主動的選擇。所以,狂人之所以成為現(xiàn)代文學作品當中第一個現(xiàn)代人,就在于他不僅明白可能的自殺和自殺的可能,更明白可能性與自殺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矛盾。
對于狂人而言,因病自殺本身不值得稱道,因為無法忍受而去放棄忍受是誰都可以做到的??袢说纳羁讨幵谟?,他不僅明白他的痛苦來自于被人吃,更明白他也吃過人。他所有指向外界的判斷最終都將{5}指向他自己,沒有什么比這個判斷更讓人感覺到無望。所以,斷沒有誰會在無意義的茍延殘喘中明白還有什么比結束這一切更有意義的事情。這也就把自殺背后所隱含的深層矛盾揭示出來了。
在狂人所處的世界里,治愈和被治愈本身就是一個二元對立的結構,而這個矛盾就產生在覺醒者和未覺醒者之間。當未覺醒的一方用一種極權式的方法控制覺醒者的時候,覺醒者本身的異常則更加變成被控制的理由。而這種控制在小說中就變成了另一種隱喻,那就是身體的懲罰和精神的規(guī)訓。一旦如此,狂人感覺死亡的迫近就和孤獨一樣來臨,而且這不是一個全然的對話結構,只有極其逼仄的交流中才會體諒死亡和孤獨的力量,也就是萌生個人性語言的可能,比如日記。但是,病痛相比死亡又不止于是讓人無路可走的絕望,正相反,它又是一個開放性的結構,它沒有死亡那種徹底的安靜的獨立,有的只是在模糊、變形與喧鬧的狀態(tài)中找尋一種趨利避害的“可能”,盡管這“可能”有時候又不能代替病痛本身的痛感所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存在。所以,現(xiàn)代主義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卡夫卡,并站在陰暗的走廊里呼喊:我以此疼痛,來表明我的存在。人的存在本身就會自我療救,這療救往往也會引起對于自我的關注{6},但是這種療救是自愈還是治愈,卻有著不同的選擇。就像靈魂的深度表達著人性的可能,黑暗的色彩反照著宇宙的光輝,所有的現(xiàn)代病癥的表象都蘊含在可以療救的“藥”上。作為狂人來講,他是去用一種主動的方式去尋找病痛和死亡,而它的病癥恰好也有著隱喻意味——迫害狂。面對周遭人事,迫害狂本身就是自我建構出來的一個可怕的世界,而在正常秩序當中,迫害狂的自我迫害與醫(yī)治療救本身就產生著矛盾。就像面對哈哈鏡的人,他的自我觀照與他人的觀照之間的矛盾就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主體本身的形象。但是狂人之狂就在于,他會在扭曲的鏡像面前努力還原一如當初的自己。所以,狂人總是深深地活在對于過去的恐懼悔恨{7}與未來的憂慮質疑{8}當中,而當下的轉瞬即逝也成了病痛折磨后的日暮景象,因此,狂人最后對未來都有一種疑慮:“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生命總是會在一味的懷念當中變得越來越蕭條,仿佛除了等待,沒有什么可以和病痛所帶來的無奈所抗爭。西西弗斯推著石頭上山的時候,肯定也不會因為徒勞而放棄。但是,與這抗爭本身相反的是對于這抗爭本身的質疑。這個時候,無聊便產生了。于是我們迎來了新的時代。
“無聊”是“存在”的大敵,但是我們又無法否認“無聊”的合法地位。正像病痛本身是對生命的否定,可正也因為病痛,我們才認識到生命的存在。但是以此存在卻更加不能活在世上,因為有病。規(guī)訓與懲罰都是來自于異類的存在。異類對于自身也是一個痛苦的承認,但這承認恰恰也彰顯了人作為人所有的尊嚴和脆弱。尊嚴來自于掙扎時的存在,脆弱來自于希冀外界的療救,因此,醫(yī)院就產生了。但也因此,病痛需要根治了。
正如一個身處歷史之中的人無法站在歷史的終點敘述歷史一樣,身處病痛的人也無法站在痊愈的角度敘述病痛的治療過程。所以,狂人日記所載的是歷史與真相,但也因此變成了魯迅修辭化了的“故事”,用此朦朧的大刀砍向我們的時候,莞爾一笑,問道:“從來如此,便對嗎?”可我們并不會淡忘全部的悲劇來自于開篇:狂人赴某地候補矣。人,總是好的健康的,這是一個定律和原則。而壞的不健康的人,也因此被剝奪了存在的合法性。如果病痛本身不僅僅意味著已經過去了的健康,那么健康后的生命也不能簡單地承認病痛的消逝。因為作為一種痛感,它經由切實的存在而呈現(xiàn)眼前,成為仍然刺痛的人心的“現(xiàn)在”,再反觀生命本身時,病痛就具有釋放無聊和焦慮的可能。所以,狂人在想象被迫害的過程中,其實有著顛覆社會的可能,而這一可能也成了發(fā)泄病痛的快感,消解了病痛本身帶來的壓抑。
為了回憶而回憶的事是不存在的,舊事重提也必是為了鏡照現(xiàn)在,朝花夕拾原也為了彌補空白,也就是說,懷著對未來的期待將過去收納于現(xiàn)在,這樣,病痛才會成為一種生命的方式。當越來越多求生的人存在的時候,以消滅病痛為己任的療救就以一個純潔的高尚的名義存在,而這種存在不假思索地否定一切超出它所設定的秩序的病痛的時候,它就會變成與病痛“同流合污”的東西。就像對于教徒偽善的譴責往往都來自于對于真正的基督教的善的執(zhí)著,否定的前提已經為否定埋下了隱患,那么否定還會一如既往的充滿革命的力量嗎?問題就產生了。所以,當下人面對自我焦慮自我困境的時候,往往不是尋求一條可選擇的道路,而是自覺承擔應背負的焦慮和困境,并用一種消費的方式來消費自己。簡言之,就是用褻瀆自己來褻瀆這個社會所施加給自己的“病痛”。所以,對于藥的渴求來自于希望,但更來自于對發(fā)問者的嘲弄,因為在這段對話中,有藥本身就意味著有病,這樣一來,就不能以你之病來否定我之病。所以,對于開篇所引《狂人日記》的兩句話,我們可以用時下網(wǎng)絡最流行的語言來重新訴說,并以此作結:“你有病呀?”“你有藥?。俊?/p>
{1} 僅就這兩個問題,我們可以用狂人的話來簡要回答。因何而死?“吃人”。為何而死,為了“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因為狂人也吃了妹妹的肉,最后也會和這個世界一同滅亡。
{2} 但是,涉及到他所說的“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話,我們又不禁聯(lián)想到一種極端的原教旨主義,這又有悖在新文化運動當中占主導的自由主義的風氣。
{3} 這種情況類似于病人住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
{4} 例子不勝枚舉,如神馬都是浮云,你媽喊你回家,元芳你怎么看,等等。
{5} 這里用“將”,是表示一種確定的可能。因為文本一開始就已經告訴我們,狂人并未自殺,但這種“并未”,并不是說不可能,而是一種社會衛(wèi)生的治愈,更或者說,這種治愈本身就是狂人的選擇,治愈了這種“病”,才能忘掉“吃人”的事實。
{6} 與此相對應的是魯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中重申他的啟蒙立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钡牵覀円膊荒芡?,魯迅此前直至去世都對文學“療救”的功效保持懷疑,但堅持走下去的動力,則很像西西弗斯的故事,因為他說:“希望是在于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保ā秴群啊纷孕颍?/p>
{7} 可以說是對于被人吃掉和吃過人肉的恐懼和悔恨。
{8} 可以說是對于救孩子和可不被吃的憂慮和質疑。
作 者:韓一嘉,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方向:中國詩學。
編 輯: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