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戲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傳統(tǒng)戲曲的流傳,一直都是在“文化”的圈子之中。從各方面來看,無論演出或“本子”,甚至是演員,以至于“唱”“念”“表演”,都必然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的展現(xiàn)。從社會影響上說,更可以看到戲曲對文化也起著一種積極的作用。
【關(guān)鍵詞】戲曲演員;文化修養(yǎng);表演;重要性
應(yīng)當說,戲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傳統(tǒng)戲曲的流傳,一直都是在“文化”的圈子之中。從各方面來看,無論演出或“本子”,甚至是演員,以至于“唱”“念”“表演”,都必然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的展現(xiàn)。從社會影響上說,更可以看到戲曲對文化也起著一種積極的作用。
譚鑫培非常注意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也注重劇本的文學性,有戲詞不通或有悖情理之處,他都要請通人修改,當時的孫春山,就是譚鑫培的通人。孫春山是清同、光年間的京官,酷愛京劇,精通音律,善于編腔,據(jù)說余紫云、陳德林、王瑤卿等都曾與之有所往來。譚鑫培在京劇語言及音韻方面的成就,與孫春山的幫助分不開。另外,譚鑫培與梁啟超、羅癭公等社會名流也都有交往。那時的譚鑫培,無論是對藝術(shù)的理解或是對弄物的表現(xiàn),都體現(xiàn)了他漸進的文化底蘊,演出水平日益提高,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譚派劇目,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的舞臺上。
譚鑫培善書畫,他的居室名為“英秀堂”,梁啟超曾在他畫的《蓑笠圖》上題寫“四海一人譚鑫培”。從譚鑫培那個時代開始,名角們都一致認為,戲曲要取悅觀眾,除了演員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以外,劇本的質(zhì)量是關(guān)鍵。但過去藝人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有的甚至不識字,能自己編寫或修改劇本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而京劇發(fā)展到這一時期,特別需要有文化的文人的幫助,所以文人與京劇結(jié)緣,是時代的需要,是藝術(shù)的需要,也是觀眾的需要。
齊如山留過洋,開始他對京劇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在朋友的盛情邀請之下,去看了京劇,從此便一發(fā)不可收。他給梅蘭芳的信中,談到了自己對于京劇的認識,并對一些戲提出了修改意見。但他沒想到,他在信中所談的意見,多被梅蘭芳接受并在演出中加以改正,而齊如山寫給梅蘭芳的數(shù)封信,也被梅蘭芳珍藏著。由此,才有了他們之間長期的友誼與合作。京劇從民間走來,社會的諸多因素促使京劇逐漸占有了主導地位。知識分子參與其中的例子很多,清代的一些貴胄,如紅豆館主的參與,帶動了皇族層次的參與,也成為清代社會的一大時尚。如慶親王奕匡在府內(nèi)大興土木,修建戲樓,每逢重要的慶典和活動,都要大擺筵席,演戲3天。而載濤、溥侗更是自己聘請教師教戲,并購置戲裝,組織戲班演唱鹽溥儀的六叔父載洵喜歡唱老生戲,制作了大批的戲裝、道具,經(jīng)常在自己府中的小戲臺上唱戲,主演一般都是王公大臣的子弟。溥儀的七叔父載濤不但能演出京劇,而且對京劇的研究也很精細,他模仿楊小樓的猴戲,惟妙惟肖。王公貴族的戲曲活動與京劇界專業(yè)演員的演出形成雙向交流,推動了京劇藝術(shù)的普及和提高,梨園界的人士在與他們的交往中,也學到了很多文化知識和歷史知識,從而大大提高了表演技能。
在戲曲與文化的發(fā)展中,也不時會出現(xiàn)一些“失雅”的小疵,倒也應(yīng)當加以注意。這是因為“流傳”多在民間街肆之間,戲班中一些演員缺少文化的學習所至。所以出現(xiàn)一些“戲詞模糊”、表演誤解的現(xiàn)象,非常露丑可笑。這說明:演員的文化水平,必須著力加強提高才行。據(jù)說譚鑫培先生在演《失空斬》一出戲在上場前特別告訴鼓佬:今天不唱,改成“念”.鼓佬照辦,來“小鑼打上”??墒亲T老夫子事先并沒做出準備,他邊走邊想,瞬息之間到了臺口,只好“念”出了“兵扎祁山地,要擒司馬懿”這兩句不甚嚴格的“對句”。當時就過去了,事后也沒有再作考慮,但就成了“慣例”,一直演到了現(xiàn)在。這樣一改,的確在舞臺演出上“精粹”多了,是一種劇本文化上的提高。當然這是譚老夫子舞臺演出上文化的高度所至。聽說余叔巖先生也經(jīng)?;仡?、反思自己的演出藝術(shù)。在《搜孤救孤》一戲的“娘子不必膽怕驚”一段【二黃原板】中,有一句“舍子搭救忠良后”,他留下的唱片中在“忠”字后邊加了虛字“哦”,行腔時多帶了一個過門的高音,聽起來很提神,但以后他自己覺得是多余的,不應(yīng)該這么“唱”。這是一位老琴師鄒老先生說到余先生對自己藝術(shù)如何嚴格時談到的,令人聽后很是敬佩。許多常見的“老戲”,在不同演員的演出中都差不多,只是由于演員各人的理解不盡相同而有一些個別的不同,而這些不同,恰恰表明了演員文化的高低。
再如《哭靈牌》的大段【反西皮]劉備哭二弟,敘述關(guān)羽的功績時,老本子有兩句唱詞“華容道上你放曹操,大仁大義志量高”。極有文化造詣的藝術(shù)大家奚嘯伯先生采取了一種辦法:唱出“華容道上你放曹操”后馬上收住,接唱“放曹操”掃尾'一翻水袖,一馬虎,一模糊,一切盡在不言中了。這些都是藝術(shù)家在實踐演出中,認識到并因此做出了自己的變動,它表明了演員的文化水平對戲曲藝術(shù)的重要。
【參考文獻】
[1]歐陽啟名.中國戲曲表演體系研究[M].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12.
[2]戴平.戲劇美學教程[M].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謝忠麗,現(xiàn)在五常市龍濱戲?qū)嶒瀯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