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春燕
摘 要:改革開放30年,瑪麗·雪萊研究可分為1978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13年兩個時期。1999年以前,瑪麗·雪萊研究發(fā)展十分緩慢;自2000年開始,以瑪麗·雪萊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劇增,涌現(xiàn)出一批可喜成果:研究方法更加多樣,研究環(huán)境及研究條件大為改善,標志著當代瑪麗·雪萊研究正在逐步邁入繁榮期?,旣悺ぱ┤R研究現(xiàn)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相關論述與事實不符,低水平重復研究現(xiàn)象嚴重,研究范圍不夠廣泛。
關鍵詞:改革開放30年;瑪麗·雪萊;述評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7-0157-03
瑪麗·沃爾斯通克拉福特·雪萊(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1797-1851)的作品在中國的傳播主要是從改革開放后開始的,相關研究在中國經歷了30多年歷史。相對于西方學者近200年的瑪麗·雪萊研究跨度(從1818年瑪麗·雪萊首部小說《弗蘭肯斯坦》問世至今),中國的瑪麗·雪萊研究正在努力同步西方的研究步伐。改革開放30年,瑪麗·雪萊研究主要可分為兩個時期,即1978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13年。
一、第一時期(1978年—1999年)
1978年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局面都打開了新的篇章。學術界隨著經濟的復蘇也愈加具有生命力。
這20年中,中國瑪麗·雪萊研究逐漸起步。期間共有2篇譯文發(fā)表,3篇學術論文分別刊登于《國外文學》《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評論》。1984年2月,鐘世文在《世界文化》上刊登了第一篇關于瑪麗·雪萊的譯文《雪萊夫人和她的〈弗蘭肯斯坦〉》,該文介紹了瑪麗創(chuàng)作《弗蘭肯斯坦》時的情境,是中國學者與瑪麗·雪萊的一次正面接觸,無疑有助于擴大中國研究者的眼界。1988年5月,《世界文化》再次刊登了徐凡翻譯的《新發(fā)現(xiàn)的瑪麗·雪萊的書信》,原文由赫伯特·米特跟著筆,發(fā)表于1987年12月5-6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介紹了美國大學貝蒂·貝奈特(Betty Bennett)教授新發(fā)現(xiàn)的大量瑪麗·雪萊的珍貴手稿信件。該譯文進一步增進了中國學者對瑪麗的研究興趣。但這一時期首篇真正意義上的瑪麗·雪萊學術論文卻停隔了10年之久。1997年,劉玉紅發(fā)表題為《簡評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國外文學》1997年第3期)一文,從孤獨感切入,分析小說中人物悲劇形成的原因,正式拉開了中國學術界瑪麗·雪萊研究的序幕。1998年,艾曉明發(fā)表《科學與怪人——重讀一部女性小說經典〈弗蘭肯斯坦〉》(《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1期),從時下時髦的克隆人出發(fā),追溯最早科幻作品中的科學造人,并以女性批評已發(fā)現(xiàn)的分裂母性為前提,期求發(fā)掘瑪麗想象的經驗來源。1999年,《外國文學評論》第4期刊登題為《瑪麗·雪萊的一篇佚作被發(fā)現(xiàn)》的文章,該文介紹了一篇據(jù)考證瑪麗寫于1820年的短篇小說《莫里斯》(Maurice: or the Fishers Cot)。該文的價值不僅在于介紹了瑪麗除《弗蘭肯斯坦》外的其他作品,更在于它啟發(fā)了中國學者新的研究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一時期的研究呈現(xiàn)兩個鮮明特點。首先,學術論文數(shù)量少。剛剛起步的中國瑪麗·雪萊研究還不成氣候,眾多學者處在觀望狀態(tài),推進十分緩慢。其次,研究范圍狹窄,研究水平低。此時的瑪麗·雪萊研究處在以介紹性為主的階段,無論譯作還是評論視野都相對狹窄,如沒有學者向中國學術界翻譯瑪麗·雪萊的作品,抑或西方學者的瑪麗·雪萊研究專著。這些特點與中國當時的國情也有一定關系。改革開放后,中國推行一系列的興國政策,包括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力發(fā)展科技,科教興國等,而這些理念恰好與瑪麗·雪萊作品中的科學觀有悖。這也是瑪麗·雪萊的作品在當時不受中國學者青睞的原因之一。
二、第二時期(2000年—2013年)
第二個時期是中國學者努力追趕西方學者的時期,也是中國瑪麗·雪萊研究逐步邁向繁榮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瑪麗·雪萊研究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良好勢頭:(1)學術論文明顯增多。(2)研究方法更加多樣。(3)研究范圍日趨廣泛。(4)研究環(huán)境、研究條件更加優(yōu)越。
(一)學術論文明顯增多
截至2013年,中國學術期刊網上所能檢索到的以《弗蘭肯斯坦》為研究主題的文章多達160篇以上,另含2篇除《弗蘭肯斯坦》之外瑪麗·雪萊其他作品研究的論文,其中碩士論文32篇。
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論文有:劉新民從小說的主題和藝術風格做的評述《評〈弗蘭肯斯坦〉》(《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1期),指出其反映當時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尖銳的矛盾斗爭以及揭示英國大眾渴求知識、開拓進取的社會風貌這一主題;郭方云從敘事角度撰寫《分裂的文本 虛構的權威——從〈弗蘭肯斯坦〉看西方女性早期書寫的雙重敘事策略》(《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4期),從女性主義視角出發(fā),以敘事學為依托,從敘述話語(視角)、敘述內容(人物形象)和敘述動作(敘述者與作者)三個方面,分析了小說中表層敘事維系男權,深層敘事批判男權的雙重敘事策略。相對于改革開放后的前20年,第二時期的瑪麗·雪萊研究正在努力追趕西方學者的研究步伐,并呈現(xiàn)逐步邁入繁榮階段的發(fā)展趨勢。
(二)研究方法更加多樣
第二個時期瑪麗·雪萊研究的方法呈現(xiàn)出多樣化特點。改革開放至新世紀到來的20年中,瑪麗·雪萊的研究方法還停留在小說主題研究及作家生平研究,研究方法單一且不成體系。步入新世紀以后,弗洛伊德、榮格、拉康的精神分析法,新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批評,哥特文學批評,女權主義研究,互文性研究,與浪漫主義的關系分析等研究方法都被運用到瑪麗·雪萊作品的分析上,可謂是百花齊放。
以女性主義批評為研究方法的有郭方云《怪物魔鏡中的自我——〈弗蘭肯斯坦〉造物神話的女性主義解讀》,指出兩性都在維克多創(chuàng)造的怪物身上找到了自我的影子,一個怪物的產生都是由于對另一個的壓抑,而男權則是男性形象怪物化和女性書寫怪物化的根源。雷倩的《〈弗蘭肯斯坦〉的女性主義解讀——從其敘事結構談起》,探討了瑪麗在父權社會中以其獨特的敘事結構反映出社會對女性的構想,同時,敘事結構顛覆了占統(tǒng)治地位的父權文化,強調母性的重要性和女性自我的重要性。
以生態(tài)批評為研究方法的有盛丹《呼喚和諧:論〈弗蘭肯斯坦〉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探討小說中瑪麗·雪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關注和反思,認為小說試圖告誡人類若無視自然法則,一味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只會導致大自然的反噬和人類的滅亡,也反映瑪麗·雪萊對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呼喚。楊春曉《毀滅 拯救 和諧——〈弗蘭肯斯坦〉的生態(tài)主義解讀》,認為作品通過反映人的主觀“唯我”價值觀對自然規(guī)律的破壞,表達對科學中心主義的批判,對人類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批判以及對工業(yè)文明的譴責,揭示大自然對人類心靈凈化與救贖的力量。
(三)研究范圍日趨廣泛
這一時期的瑪麗·雪萊研究者也開始不滿足于單純對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單部小說的研究,開始將目光移至瑪麗·雪萊的其他作品。
王雋的《超越邊界:瑪麗·雪萊小說主要女性形象分析》可謂是這一分水嶺的先驅。該論文分析了瑪麗·雪萊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涵蓋《弗蘭肯斯坦》中的莎菲,歷史小說《沃帕戈》中的尤莎內茲亞和比阿特麗絲,家庭小說中的《婁多爾》中的范妮和《伐克納》中的伊麗莎白等。這是國內第一篇分析瑪麗·雪萊其他作品的學術論文,且不論該論文是否成熟到位,單從其首開先鋒地分析瑪麗·雪萊的其他作品這一點,對中國學術界拓寬瑪麗·雪萊的研究范圍意義就已非同一般。阮世勤的《突破男性敘述藩籬之下的順從——瑪麗·雪萊〈瑪西爾達〉中的女性敘述》,介紹了瑪麗·雪萊另一部小說《瑪西爾達》中文本和文本外的女性敘述。盡管分析并不十分詳盡,但它所介紹《瑪西爾達》中的女性敘述也領跑了未來中國的瑪麗·雪萊研究者。
目前國內只有這兩篇學術論文專題撰寫了除《弗蘭肯斯坦》之外的瑪麗·雪萊其他小說。這個還未被充分開墾的肥沃土地,對后繼的瑪麗研究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四)研究環(huán)境、研究條件更加優(yōu)越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科技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的建設與應用已使學術界受益匪淺。通過學術期刊網,學者可隨時了解其他學者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同時也可下載大量學術論文。憑借便捷的網絡,中國學者即使不出國門,也可下載國外珍貴資料,了解國外同領域專家的最新研究興趣。這對于國內瑪麗·雪萊研究無疑是打了一劑強行針。
此外,《弗蘭肯斯坦》的中譯本也在不斷涌現(xiàn)出來,較常用的版本有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版陳淵、何建義譯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4版丁超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版劉新民譯本,以及航空工業(yè)出版社2007版毛榮貴、朱琳譯本。
值得欣喜的是,關于瑪麗·雪萊的傳記中譯本也開始出現(xiàn),如英國女詩人羅賽蒂撰寫的《雪萊夫人》(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多蘿西·胡布勒與托馬斯·胡布勒合著的《怪物——瑪麗·雪萊與弗蘭肯斯坦的詛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但中譯本也僅此兩本。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經歷了30多年的中國瑪麗·雪萊研究,盡管已經起步,卻也存在著廣大學者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歪曲事實,言語措辭隨意性很大
《弗蘭肯斯坦》在首版發(fā)行的前14年約有1000冊,還抵不上拜倫和司各特作品一天的銷售量;前40年也只有7000冊,尚不及拜倫和司各特作品出版發(fā)行一周的總額;而在19世紀50-70 年代幾乎退隱印刷市場。由此可見,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并非一出版便成為學界寵兒,而國內一些學者想當然地以為《弗蘭肯斯坦》一經出版便是經典。如《評〈弗蘭肯斯坦〉》寫道“小說于一八一八年出版后即引起轟動,并很快被改編成戲劇”(劉新民,2001:61);《〈弗蘭肯斯坦〉中的超現(xiàn)實主義因素研究》寫道“《弗蘭肯斯坦》從發(fā)表伊始就一直是評論界的寵兒”(周景輝,2007:ii);《瑪麗·雪萊國外研究述評》也寫道“國外對《弗蘭肯斯坦》的研究最早始于1818年,即它一問世便成為當時英國眾多作家評論的焦點”(王月明&劉兵,2008:85)。
論文內容的隨意性還體現(xiàn)在一些數(shù)據(jù)上?!秾寺硐胫髁x的闡釋與反撥——評〈弗蘭肯斯坦〉》中寫道“她(瑪麗·雪萊)一生創(chuàng)作了十七部作品,《弗蘭肯斯坦》是唯一流傳至今仍為人品評的代表作”(侯丹,2003:iv);王月明、劉兵(2008:86)寫道“瑪麗·雪萊雖然永遠的去了,卻給人們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16本書和專著,多篇短篇小說、散文、論文、游記、詩歌、信件等”;《外國文學評論》1999年第4期刊登的《瑪麗·雪萊的一篇佚作被發(fā)現(xiàn)》中寫道:“實際上,瑪麗·雪萊的文學成就比一般所了解的要大的多。她寫過6部長篇小說,5卷傳記型的文章,2部詩體神話劇,20來篇短篇小說,以及2卷旅游札記”(寧,1999:138)。同樣以瑪麗·雪萊為研究對象,得出的數(shù)據(jù)卻是如此不一致,實在令人堪憂。
(二)低水平重復研究現(xiàn)象嚴重
低水平重復研究在瑪麗·雪萊研究中尤為突出。部分學者閉門造車,全然不顧及前人的研究狀況,同一觀點不同人反復刨挖,缺乏新意。楊春曉(2008)和盛丹(2007)論文中的生態(tài)批評觀點類似;霍曉珊、李定清(2007)論文和鄭崢(2007)論文都就怪物對身份的尋求展開討論,觀點幾乎一樣。馬笑春(2009)和劉偉(2006)論文都借用了熱奈特的時間敘事理論,都從時序、時距、頻率三個層次進行分析,觀點十分雷同。
(三)研究范圍不夠廣泛
當國外瑪麗·雪萊研究日趨飽滿時,國內瑪麗·雪萊的研究范圍卻還十分局限;當國外學界瑪麗·雪萊研究涉獵廣泛,風生水起時,國內研究清一色倒向《弗蘭肯斯坦》,且至2013年只有兩篇學術論文探及《弗蘭肯斯坦》之外的作品;當西方學界早已成立瑪麗·雪萊專門的研究中心,國內至今沒有一篇博士論文以瑪麗·雪萊為研究對象;當國外學界已有數(shù)百本瑪麗·雪萊專著,國內瑪麗·雪萊專著至今零突破,甚至沒有一部除《弗蘭肯斯坦》之外的瑪麗·雪萊其他作品譯作。
從總體上看,中國瑪麗·雪萊研究正在邁向繁榮時期,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只要我們能把每一次的挑戰(zhàn)當成機遇去迎接,必然迎來中國瑪麗·雪萊研究的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1〕William, S. C. The Reading Nation in the Romantic Period [M]. Cambridge: Cambridge UP,2004.
〔2〕艾曉明.科學與怪人——重讀一部女性小說經典《弗蘭肯斯坦》[J].外國文學研究,1998(1):3~7.
〔3〕多蘿西·胡布勒,托馬斯·胡布勒.怪物——瑪麗·雪萊與《弗蘭肯斯坦》的詛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郭方云.分裂的文本 虛構的權威——從《弗蘭肯斯坦》看西方女性早期書寫的雙重敘事策略[J].外國文學研究,2004(4):5~11.
〔5〕郭方云.怪物魔鏡中的自我——《弗蘭肯斯坦》造物神話的女性主義解讀[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1):81~85.
〔6〕赫伯特·米特跟.新發(fā)現(xiàn)的瑪麗·雪萊的書信[J].世界文化,1988(5):7~9.
〔7〕侯丹.對浪漫理想主義的闡釋與反撥——評《弗蘭肯斯坦》[D].東北師范大學,2003.
〔8〕雷倩.《弗蘭肯斯坦》的女性主義解讀——從其敘事結構談起[D].四川師范大學,2008.
〔9〕劉新民.評《弗蘭肯斯坦》[J].外國文學研究,2001(1):67~71.
〔10〕劉玉紅.簡評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J].國外文學,1997(3):83~86.
〔11〕羅賽蒂.雪萊夫人[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12〕寧.瑪麗·雪萊的一篇佚作被發(fā)現(xiàn)[J].外國文學評論,1999(4):137~138.
〔13〕阮世勤.突破男性敘述藩籬之下的順從——瑪麗·雪萊《瑪西爾達》中的女性敘述[J].山花,2011(2):134~135.
〔14〕盛丹.呼喚和諧:論《弗蘭肯斯坦》中人與自然的關系[D].四川大學,2007.
〔15〕王雋.超越邊界:瑪麗·雪萊小說主要女性形象分析[D].湘潭大學,2007.
〔16〕王明月,劉兵.瑪麗·雪萊國外研究述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08(4):85~89.
〔17〕楊春曉.毀滅 拯救 和諧——《弗蘭肯斯坦》的生態(tài)主義解讀[D].上海大學,2008.
〔18〕鐘世文.雪萊夫人和她的《弗蘭肯斯坦》[J].世界文化,1984(2):18~19.
〔19〕周景輝.《弗蘭肯斯坦》中的超現(xiàn)實主義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責任編輯 張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