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梅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唐詩宋詞,元曲清調,中華文學的寶庫里群芳爭艷,異彩紛呈。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應該被我們世代傳承,所以,當今學校的教學重點在經典文學。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們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功底,更能夠在耳濡目染之間,將中華文化溶于血脈,代代傳承。這對學生的思想啟迪,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要求教師仔細領悟經典文學的精髓,在教學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在探索中不斷收獲。
一、品味經典,獲取精神力量
當代世界,漢文化在全球各地倍受歡迎。以儒學為主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從《詩經》里先民的低聲吟唱,到《楚辭》中三閭大夫的哀切悲歌;從李白杜甫站在唐朝文化之巔高聲吟誦,到宋代詞人們小園香徑的幽然徘徊。人性的美好,生命的偉大,祖國的美麗,生活的絢爛,如一幅幅畫卷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細細地品味這些經典文學,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情。
1.把握主旨,讓學生感受經典文學的內在靈魂
任何一種文學形式,都不是無病呻吟,而是真正的將所思所感,以一種美的形式,表達出來。所以,這些文學作品都是有靈魂的,是活的,是飽含感情的。如果把這種暗含在字句中的情感解讀出來,再去理解字句的含義就非常簡單。所以在教學當中,把握文學作品的主旨大意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了解作者在寫詩時懷著一份憂國憂民,離亂傷感的悲傷之情,那么就能很容易明白,“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擬人的手法。再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只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體會那種離開母校時的依依不舍的傷感和對母校景物的深深眷戀,就一定能被那種淡淡的憂愁所感動。
2.體會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習慣
在理解了文學作品內在的靈魂之后,就要去探究它的表現手法。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通用文字,流傳使用千百年,每個字都意義深邃,只要用得巧妙,都可以畫龍點睛,言近旨遠。所以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思維習慣,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文章到底好在哪里,每個字的作用是什么。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一種做學問的快樂,也能感受到漢字的美感。
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詩中的“綠”字,堪稱畫龍點睛之筆。在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此進行思考,如果把“綠”字換成別的字,比如,換成“過”、“吹”等,詩的意境就大為失色,只有“綠”字才能給春天披上動人的色彩,表達春風過處的一片生機盎然。
3.拓寬思路,讓學生跳出教材感受現實意義
任何經典的文學作品,都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符號。讀經典,就無法越過歷史的長河。因此,將一篇文學作品置于大的歷史背景之中去思考,就能體會詩人的內在感受,從而發(fā)掘出作品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在教學中,不能拘泥于教材和書本的字句。更要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實際,讓經典文學真正地靈動起來,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指導學生發(fā)現生活真善美的契機。 比如,學習了三國時期的文學作品《隆中對》《前出師表》,就要讓學生真切感受諸葛亮的大才大智和一片忠心,為學生樹立榜樣,教育學生要像諸葛亮那樣,為人光明磊落,坦坦蕩蕩。這才是經典文學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開拓視野,拓寬教學思路
教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到知識,完善人生觀、價值觀和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每個人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是不同的,而經典文學,更不像數學、物理那樣,有固定的模式和公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開拓教學視野,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達到某一特定程度。同時,放寬教學的思路,讓教學手段多元化,讓文學教育真正被學生所接受。讓經典的傳統(tǒng)文化,真正地流傳下去。
1.注重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語文教育,說白了就是語言教育,一定要注重師生的交流和學生的表達。這其中包括學生間的交流和師生間的交流。其目的就是讓學生情感得到升華,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相互學習、競爭的精神。而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討論,能真正讓語文課堂流動起真誠、民主的氛圍。同時文學經典閱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但主要應該通過做學生的學習伙伴來體現。
2.啟迪思想,讓學生真正有所領悟
一個人的成長,就是在思想的漸漸成熟中建立完善的價值觀念。在文學經典教學中啟迪學生的思想就顯得格外重要。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德,深刻的思想,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這主要取決于語文教育。在經典文學與學生的親密對話與碰撞中,學生會逐漸細化豐富情感世界。
經典文化越來越受到世人的推崇與欣賞,而將經典文化這一寶貴遺產傳承發(fā)揚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文學教育的道路上,教師要不斷完善教育理念,豐富教育手段。雖然任重而道遠,但這是一項光榮的使命。讓我們沐浴著文學經典的春風,為教育事業(yè)奮斗,為學生成長奠基!
(作者單位:如皋市白蒲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