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青
語文教學在人格塑造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能夠融知識教育、能力訓練、道德培養(yǎng)、情操陶冶于一體。因此,要采取理論灌輸、耐心疏導、情感感染、榜樣示范、實踐鍛煉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既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又受到情與理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塑造健康人格。
一、充分發(fā)揮思想教育功能,在文熏陶中塑造健康人格
學生的語文素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語言素質、文學素質、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對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乃至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樹立影響至深。這主要根源于語文教材中相當一部分課文本身具有強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無法替代、比擬的。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動性,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達到提高學生人格思想素質的目的。
守衛(wèi)本土是動物的本能,這是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源頭。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滿江紅》),“還我河山”的吶喊;文天祥《過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溢彩流芳;陸游“僵臥孤村”“尚思衛(wèi)國成輪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感人淚下;《馮宛貞》率眾痛擊英法聯軍,激起民族萬丈豪情;《最后一課》像一只警鐘喚醒學生學好祖國語言文字,洋溢著濃郁的愛國情……教材中禮贊對黨、對革命事業(yè)、對共產主義忠貞不渝的內容也不少,如“無名戰(zhàn)士”不惜犧牲寶貴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為紅軍大部隊正遭遇惡劣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黨更需要保存火種(《七根火柴》)。如此學生切身感受到:在黨的利益、人民利益、集體利益面前,個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渡囊饬x》則更激發(fā)青少年學生確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探求生命的永恒意義。
二、充分發(fā)揮審美教育功能,在審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大綱》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語文教材中相當一部分課文是文學作品,這為進行審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作品的審美陶冶功能,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語言、形象、感情,指導學生辨別真假、是非、美丑、善惡,提高學生的鑒別欣賞能力,以飽含情感的“可講因素”誘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之在美感共鳴中得到升華,達到人格塑造的目的。這一功能的充分發(fā)揮,給語文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宜通過表情范讀或指導朗讀、生動描述或指導創(chuàng)造性復述、指導課本劇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形象思維,進入美的境界,體會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樂愛恨等豐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芭娜肭椤狈ㄒ呀洷辉絹碓蕉嗟慕處熣J同并運用,如有位教師上《背影》一課,首先動情地介紹自己的父親。學生聽得入神感動,然后紛紛講自己的父親如何關懷、培育自己,全班沉浸在濃重的情感氛圍中。該教師看時機成熟,水到渠成地導入了新課。又如我在講《背影》一課時,懷著對父愛的深刻體驗動情地講授。學生受到感染,好幾個學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滾燙的淚。此時無聲勝有聲,我想,不用說教,把孝心獻給父母的觀念早已深刻在每個人的心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對美是追求的,教師要引導他們尋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寫人記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兑患∈隆防镘嚪蛴掠谪撠煟睙o私;《窗》中臨窗病友忍痛給他人帶來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為中年人扶老攜幼,表現出承前啟后的莊嚴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犧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場野蠻的沖突,讓人看到中華民族的希望。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這些人物事跡進行審美注意,使學生在獲得美感享受的同時,凈化心靈,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養(yǎng)料。
此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對美進行再創(chuàng)造,也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審美經驗與審美客體融而為一,在創(chuàng)造美的同時也提高自身。學習《晉祠》,學生深深陶醉于祖國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此時教師出這樣一個訓練題:由對周柏唐槐的描寫展開想象,寫成抒情散文片斷。學生文思泉涌,有的想到古老的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卻生機勃發(fā),有的想到老年人飽經風霜又煥發(fā)青春,都很精彩。
三、走出課堂,在生活實踐中塑造健康人格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在思想教育和審美陶冶中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過生活實踐才能內化為具體的信念和行為方式,進而形成穩(wěn)定的性格特征?!洞缶V》明確地將開展“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課外活動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為此,教師要恰如其分地組織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個積極的人格實踐的機會。以往的教師節(jié),學校都要求學生向老師獻愛心,親自制作小禮品等。2013年,我們組織教師節(jié)演講會。學生為了寫好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的文章,利用課余、假期時間進行采訪。在這一過程中,增進了對老師的感情,磨煉了學生的意志,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對弘揚尊師重教精神不能不說是一種實際的做法。
課外活動要“寓教于樂”,讓學生學得輕松、有興味,使之生動活潑的性格得到發(fā)展。它可以和課堂教學適當配合,但不必處處配合。我每個學期都帶學生游玩一兩次,“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師生從中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風土人情;鍛煉觀察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學生課外有飼養(yǎng)小動物的愛好,我也支持。因為在這過程中他必然要學習有關知識,學會觀察,提高語文能力,也有利于形成耐心、細致、沉穩(wěn)的性格。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健康人格的塑造,不可忽視常規(guī)訓練和學習習慣的作用。認真書寫、保持書面整潔、高質量地按時完成作業(yè)等看似瑣屑的小事,同樣能塑造學生嚴謹、求實、勤奮等良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