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文
【摘 要】城市建筑尤其是歷史建筑記錄著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是文化傳播的物質載體。城市改造與擴容,不應以犧牲歷史建筑為代價,而應高度重視與保護歷史建筑。在保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妥善學習西方文化,中國文化才能“走出去”,與各種文化比肩、平等交流并長久立于榮耀之地。
【關鍵詞】城市建筑 城市文化 文化傳播 廣州
城市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加速進程的城市化豐富了商業(yè)形式,極大地推動了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對我國經濟增長意義重大。然而城市不僅是經濟發(fā)展的容器,也是文化傳播與發(fā)展的容器。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城市建筑是文化傳播的手段。現在的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從1990年到2000年,中國城市的建成區(qū)面積從1.22萬平方公里增長到2.18萬平方公里,增長78.3%;到2010年,這個數字達到4.05萬平方公里,又增長85.5%。①截至2011年,中國城鎮(zhèn)化率達51.27%。②在一連串的龐大數字背后的我們的城市,有多少真正起到了傳承和傳播中華歷史文化的作用?城市化下建筑的隨意拆建,又折射出怎樣的文化困境?在席卷全國的城市化浪潮中,廣州是一個具有很強代表性的縮影,筆者以廣州為例,從以下三方面淺析中國城市建筑與中國文化傳播的關系。
一、城市建筑的文化傳播功能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也不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文化在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化“有一種以思想(精神或意識)為特征,無形的集體認同力和感召力,這種集體認同力和感召力被國際政治學者稱為‘文化力(culturePower)”。③一個具有 “文化力”的國家在現代社會發(fā)展中,將具備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一個具有“文化力”的民族,也將擁有強大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
建筑是與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念緊密相關的。城市建筑作為物質形態(tài),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當人們走進一個城市,最能直接感受到的是這個城市的建筑群風格。著名城市規(guī)劃師沙里寧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币粋€城市的建筑能夠體現城市居民傳統(tǒng)或現代的生活習俗,映射該城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價值信仰、相處意識等,包含了豐富的地域文化底蘊。
在當今世界,城市文化越來越成為一個地區(qū)自信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城市建筑作為城市文化的內涵之一,具有凝聚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精神的作用。它就像城市的形象語言,靜靜訴說著城市的歷史文化變遷。
就像建筑塑造城市形象一樣,城市塑造著國家的形象,城市建筑承載著國家文化傳播的重要職能。城市建筑與景觀是文化傳播的物質載體和信息載體,合理的城市建筑能夠將其空間承載的城市特色傳播出去,“與更大范圍內的受眾對話。將外界的目光和客流吸引過來,從而實現城市內部與外部的連動,為城市帶來更好的發(fā)展機會”④,推動城市文化繁榮。而城市文化的繁榮勢必增強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國際范圍內獲得認同和追隨,促進國家綜合國力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地發(fā)展。
二、從廣州看中國城市建筑的現狀
在中國的城市旅行時常會給人一種尷尬的感覺,這種感覺近似于“既視感”(Déjà vu)。所謂既視感,就是人類在現實環(huán)境中,突然感到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仿佛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感覺⑤,簡單而言就是“似曾相識”。既視感是人們大腦中知覺系統(tǒng)和記憶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結果,這種作用要在外部環(huán)境的刺激下形成,而中國的城市顯然具備了作為“既視感”客觀刺激物的充分條件:千城一面,萬棟同根。
廣州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近代以前又是中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千年的積淀和商業(yè)、文化的多元開放使得廣州的城市建筑融合了傳統(tǒng)嶺南風格和西方的建筑技藝,形成了以西關騎樓和沙面租界建筑群為代表的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風貌,使廣州成為嶺南建筑的代表城市。以騎樓為例,廊道向街敞開,樓上住人,樓下經商,騎樓街避風雨、防日曬,洋溢著濃濃的人文關懷。
然而在這30年席卷全國的城市化浪潮中, 為了實現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廣州越來越多的老建筑被鋼筋水泥塑造的建筑森林所替代,廣州的舊城改造在短短的十幾年來用看似華麗演變的方式,摧毀著集體記憶,掩埋著部分歷史文化。
1、盲目摧毀與盲目新造
近年來,廣州多處歷史建筑遭拆除,與海關大樓一體的海關驗貨碼頭,署前路的民國時期建筑、恩寧路的西關大屋和洋樓別墅、新河浦的部分小洋樓、西湖路上的騎樓群,小谷圍等等均被拆得七零八落。城鎮(zhèn)化推進、舊城改造固然需要拆除老房子,但現實卻是,當人們把老建筑視為城市現代化進程的阻礙,以摧枯拉朽之勢推到它們,在它們的廢墟上一幢幢立起的,卻不是富有活力的新生命。高樓大廈千篇一律,市區(qū)街道上陳列著一樣的商品、招牌還有那些一樣的快餐店、酒店、高層公寓……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國際大都市,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只是車站和機場的名字不同罷了。
2、粗糙仿制且缺乏特色
觀察廣州的城市建筑,許多形式可用“邯鄲學步”形容:一味照搬外國文化或一味仿古復古,導致本土地域特色缺失。近年來,廣州城市建設刮起一股又一股的“西”風和“山寨”風,巴洛克、洛可可……大量粗糙仿制歐洲建筑風格,此外不少地方競相建設歐洲風情小鎮(zhèn)。城市建筑不顧與周圍人文景觀的協(xié)調,動輒來一個穹頂石柱、歐式廣場,這樣的建筑喪失了靈性與傳播文化的可能性。
此外,就是用人為新造刻意“復古”。包括廣州在內的全國很多城市都在有意無意地刮著一鼓復古風,在本來沒有一點古味的建筑上硬是加個城門、飛檐或是硫璃瓦屋頂之類的東西,大打中式回歸、中西合璧牌,但將這種表象元素直接嫁接是缺乏文化根基的,實質上是假文化。這些建筑將給后人留下一些錯誤信息,在解讀嶺南建筑文化時也容易出現偏頗。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只是“虛殼”,是國人自身都難以認同的。
3、洋設計泛濫
國內第一高塔廣州塔,造價29.5億元,由荷蘭設計師馬克·海默爾設計。在廣州CBD核心區(qū),大劇院是由英籍伊拉克裔設計師設計,IFC(國際金融中心)同樣出自外國設計師之手。中國城市仿佛成了“外國建筑師的試驗場”。在北京清華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尹稚看來,中國存在對西方盲目崇拜,甚至幾乎不加批判地接受西方的價值觀和美學的現象。此外,在筆者看來,中國城市急于樹立新形象,而對自身文化缺乏自信,試圖借助國外設計大師的力量以求突破,也是建筑洋風泛濫的原因。
三、城市建筑病背后的文化困境
城市建筑文化是一個城市特有的語言,它們身上有城市人共有的氣味。尋著這種獨特的氣味,城市人便可以尋找到自己的“根”。這種“根”應該包含城市的過去:城墻的高度和曾經一場戰(zhàn)爭的關系、街巷的石磚的凹痕是舊時商貿往來的印記……城市應該將它的過去像掌紋一樣藏起來,寫在街角、在窗格子里、在樓梯的扶手上、在旗桿上,那些抓花、刻鑿、涂鴉的痕跡,讓城市的記憶在歷史建筑中流傳,讓城市的文化在代代人的記憶中傳播。
“城市病”愈發(fā)暴露之時,文化也正在失落中。城市建筑盲目的摧毀與新造中,只見“革故”,未見“鼎新”,而這“革故”也是將好的連同壞的一并斬斷了。殊不知文脈是在“新”與“舊”的共同作用中生存發(fā)展的,沒有“舊”的,文脈無從談起;缺乏“新”的,文脈不能延續(xù)。一個城市光有現代化的建筑,沒有傳統(tǒng)文化的建設與保護,是無法創(chuàng)新的。這樣的城市表面光鮮,實質毫無生命力,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淪為反復拆建的循環(huán)之中。
而缺乏創(chuàng)新力的城市建造,只能是復制的肆行、仿造的泛濫、缺乏文化內涵的空洞生產,最終導致空間的衰落,地方文化在某一時間段的撕裂。
或許我們可以將目光轉向世界。在法國巴黎,市內大多建筑是上世紀以前留下的老石頭房子,外墻用一種叫做“波爾多石”的大石塊砌成,厚實堅硬勝過許多鋼筋混凝土建筑。這樣的老建筑,是得到政府保護的。巴黎市政府規(guī)定,凡是房齡在80年以上的建筑如需改建,外墻一般都不能動,特別是被市政府定為歷史性建筑的樓房更是毫發(fā)不許傷。在巴黎市政府對城市建筑的嚴格管理下,傳統(tǒng)建筑與樣式新穎的新式建筑、摩天大樓相映成輝,讓人們在領略現代文化的同時依舊能感受到法國傳統(tǒng)文化的撲鼻氣息。
西方世界的許多城市,活力四射、光彩奪目,并非因為它們擁有多么華麗的中心區(qū)和摩天建筑,而是那些在漫長歷史進程中留存下來的文化烙印和人文精神,生活在這樣的城市里的市民,在教育、學識、品格和開明程度上受著熏陶,良好的公民素養(yǎng)得到培育,而這恰恰是關乎國家前途的要素。
“中國的城市建設現在正失去基本準則,有一些人漠視中國文化,無視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fā)展,放棄對歷史文化內涵的探索?!雹拮鹬刂袊鞘薪ㄖ幕?,保護歷史建筑,實質上就是尊重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文化要有效傳播,需要建立在對自身文化有準確認識和定位的基礎上。城市建筑作為文化傳播的物質媒介,應發(fā)揮其傳播精神文化的功能,推出中國形象。為此我們要控制并逐步解決中國“城市病”。
首先要停止對建筑的盲拆盲建,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上要特別重視文化建設,彰顯本土特色,塑造充滿人文關懷的空間。要把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保護好、建設好,保存城市人的集體記憶,同時將歷史與現代相結合,新老城市互不干擾,交相輝映。此外,要加強法律法規(guī)對城鎮(zhèn)建設的約束力,必須以嚴密的制度構建和諧有序、健康可持續(xù)的城市形態(tài),杜絕貪大求洋、急功近利之思,克制行政力量以保障公民“基于自由的創(chuàng)造”。同時,對西方文化的借鑒不是簡單化、粗糙化的照抄照搬,而是學習西方建筑之法,有意識地體現中華文化的個性特征。
參考文獻
①王雷、李叢叢 等,《中國1990—2010年城市擴張衛(wèi)星遙感制圖》[J].《科學通報》,2012(16)
②《2012中國城市發(fā)展報告》[R].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所,2012
③孫紅霞、李愛華,《文化外交的獨特價值》[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1)
④李惠軍,《文化傳播視角下的城市建筑與景觀——以新疆鄯善城區(qū)更新為例》[J].《城市建筑》,2008(5)
⑤艾米利·波拉克:《精神科學的未來》,1867
⑥炎新展,《直面中國城市病》[J].《城鄉(xiāng)建設》,2009(9)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