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蘇軾在烏臺詩案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斷提及歸隱,卻從未向歸隱邁出實質性步伐。本文通過分析蘇軾的詩歌創(chuàng)作認為,在他涉及歸隱的詩歌中,也往往涉及對時政的失望,以及對虛度生命卻不能有所作為的憂憤。他所謂的向往歸隱、決心歸隱,其實只是對仕途不滿的一種發(fā)泄方式。在他心目中,建功立業(yè)的價值遠高于歸隱。其詩歌中的歸隱表述,本質都是抒情。在行動上,他不可能將歸隱真正付諸實施。
關鍵詞:蘇軾 歸隱 抒情
蘇軾自嘉六年正式進入仕途至元豐二年罹禍“烏臺詩案”,期間先后經歷簽判鳳翔府、直史館判官告院、開封府推官、杭州通判、密州知府、徐州知府、湖州知府等職,雖然絕大多數時間都在擔任地方官,但總的來說仕途還算平順。但在他此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卻常常出現意欲歸隱的詩句。他是如何在詩歌中表達歸隱意愿的?他真的想要歸隱嗎?在他心目中,歸隱和仕宦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本文擬從他的詩歌作品中找到線索或答案。
一、簽判鳳翔府期間的歸隱心態(tài)分析
嘉七年,在簽判鳳翔府期間,蘇軾作《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有“著書多暇真良計,從宦無功謾去鄉(xiāng)。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的詩句,感慨仕宦無功的苦悶及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不久,這種對隱逸的向往就逐漸轉變?yōu)閷w隱田園的向往?!抖呷兆躁柶街列惫人抻谀仙街畜待埶隆氛f“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自仙游回至黑水見居民姚氏山亭高絕可愛復憩其上》也說“何年謝簪紱,丹砂留迅晷”,都表達了對歸隱的向往,但反映的不過是蘇軾對仕途的不滿和失落。畢竟,他以大理評事簽判鳳翔府時年僅二十七歲,已經受政壇前輩歐陽修等人關注,前途不可限量,無緣無故不可能真心想要歸隱。在《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中,蘇軾“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的感慨,重點也并不在“懷歸”,而在“慚”與“畏”。所謂“慚”,是不能為國效力、伸張抱負的“慚”;所謂“畏”,是如果歸隱會讓友朋失望的“畏”。這充其量只是仕途不順的賭氣話。詩中所謂“懷歸”,也只是蘇軾心情郁悶時對歸隱生活的朦朧向往,或者是表明一種精神姿態(tài)。所以他一面說動了歸隱的念頭,一面又說未能報國,無法面對友朋,故不能貿然歸隱。同樣的話他還說過很多回。比如在《自仙游回至黑水見居民姚氏山亭高絕可愛復憩其上》中,他說自己是“國恩久未報,念此慚且”。可見在他內心深處,想成就一番事業(yè)是真,而向往歸隱是假。在《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一詩中,他甚至還直接分析了兩者之間的矛盾及最終的選擇,“下視官爵如泥淤,嗟我何為久踟躕。歲月豈肯為汝居,仆夫起餐秣吾駒”。這幾句詩說他一直徘徊在官場的原因其實不是為了名利,而是擔心時光易逝,擔心自己不能有所作為,故隨時做好出征建功的準備。這和《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中所說的“近買貂裘堪出塞,忽思乘傳問西琛”一樣,都反映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焦急心態(tài)。
二、通判杭州期間的歸隱心態(tài)分析
熙寧四年,蘇軾因與變法派產生矛盾,被迫由開封府推官外任杭州通判。到杭后,他在詩歌中開始明確說自己決意想要歸隱。熙寧四年冬,他作《游金山寺》一詩,面對江神發(fā)誓說:“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痹谒磥?,沒有田產是他不能歸隱的現實障礙,所以才會發(fā)誓說自己如果有了田產必定歸隱。次日,他再作《自金山放船至焦山》一詩,用“山林饑臥古亦有,無田不退寧非貪”解釋了必須有田才能歸隱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行當投劾謝簪組,為我佳處留茅庵”的主張,不僅表達了歸隱的意愿,還透露出他要為歸隱作物質準備的想法。熙寧五年秋,蘇軾作《答任師中次韻》一詩,說自己“已成歸蜀計”,而且歸隱的目的地確定為家鄉(xiāng)四川。這表明,蘇軾的歸隱意愿已經從泛泛的情緒化表述逐漸明晰和現實起來。但此后一直沒有下文,直到熙寧六年作《法惠寺橫翠閣》時還說:“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悲秋春更悲”,似乎歸隱故鄉(xiāng)一事已經擱置。熙寧七年冬,蘇軾離開杭州前往密州途中時作《次韻陳海州乘槎亭》一詩時,就不再提歸隱故鄉(xiāng)的事,而只發(fā)誓說“逝將歸釣漢江槎”,歸隱地似乎再次變得朦朧、虛無起來。但無論如何,通判杭州期間,蘇軾提及歸隱的語言和心態(tài),確然已與簽判鳳翔府時單純對歸隱的向往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如果僅從這一時期蘇軾的詩句中經常出現歸隱的誓言來看,他歸隱的決心似乎真的很大。
但他對歸隱果真抱有如此堅定的態(tài)度嗎?我們細讀《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兩詩時,可以看到蘇軾此時雖然明確展示歸隱決心,但同時也強調還不具備歸隱的物質條件。也就是說,誓言是有前提的。因無田可歸,故無需真的歸隱。這就為歸隱預設了一個緩沖,可以把歸隱向后無限推移。只要沒田,就永遠不用歸隱。到了《答任師中次韻》一詩,情況又有所變化。此時,歸隱的障礙從無田轉變?yōu)闊o錢。正所謂“已成歸蜀計,誰借買山資?”雖然歸隱的決心下了,目的地也都定了,但因沒錢,買不了田,還是沒法歸隱。不僅如此,在他同期的詩歌中,甚至還有大量相反證據,表明他其實并不像所說的那樣渴望歸隱,至少在追求歸隱和追求仕途之間存在矛盾時,他總是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姿態(tài)選擇仕途而放棄歸隱。比如《次韻陳海州乘槎亭》一詩,“逝將歸釣漢江槎”的誓言,是在“人事無涯生有涯”的感慨后發(fā)出的。時局的復雜性和自我生命的有限性,令詩人在無盡的黨爭中坐對流逝不止的生命,卻看不到自己的未來,這讓他很惱火,所以才說要歸隱??梢娝臍w隱,有負氣的成分,有被動的成分,也有無奈的成分,與陶淵明那種人生價值的主動選擇有極大不同。因此陳騰飛認為,歸隱對陶淵明來說是一經決定絕不動搖的人生信念,而對蘇軾來說,卻不是生命價值的終極選擇。{1}又比如,在《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絕》中,蘇軾用“眼看時事力難勝,貪戀君恩退未能”的話抒發(fā)了對時事的失望,同時也展現了意欲歸隱但又不甘歸隱的矛盾心態(tài)。說自己未能退隱江湖是因為“貪戀君恩”的話,顯然是冠冕堂皇的借口。在《鹽官部役戲呈同事兼寄述》一詩中,蘇軾又提出新的借口,所謂“千夫在野口如麻,豈不懷歸畏嘲弄”,再次證明他的歸隱之心并不決絕。真要歸隱的人,又怎會在乎他人嘲弄?《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一詩也為我們分析他的這種心態(tài)提供了佐證。在這首詩中,蘇軾說“居官不任事,蕭散羨長卿”,表達因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而羨慕田園生活。這就不由得令人疑問,如果他能居官任事能有所作為,是否還會想要歸隱?另外,這首詩中“歸田雖賤辱,豈識泥中行”的話也頗有意味。用“賤辱”評價“歸田”生活,反映出在蘇軾看來,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都很低賤,歸田生活既不唯美,也不崇高。在《風水洞二首和李節(jié)推》一詩中,詩人雖然用“世事漸艱吾欲去,永隨二子脫譏讒”的詩句抒發(fā)對仕途的失望和不滿并欲去官歸隱,但細讀此詩可知,蘇軾想要辭官的原因,是對仕宦生涯與政治斗爭的消極逃避,并非基于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可以想見,一旦政治局勢發(fā)生轉變,他的歸田想法就會立刻被政治雄心所取代。而且,考慮到此時他在《自普照游二庵》一詩中曾說自己是“本不避人那避世”,并于熙寧五年作《吳中田婦嘆》《山村五絕》等一系列反映民間疾苦、議論朝政得失的作品,又于熙寧六年在《和劉道原見寄》一詩中展現了“敢向清時怨不容”的斗爭精神,抒發(fā)了“獨鶴不須驚夜旦,群烏未可辨雌雄”的孤憤。這些行為都表明此時的蘇軾依然心懷天下,他說自己真心想要歸隱,當然只是說說而已,既沒有實質性,也沒有可信性。
三、知密州、徐州、湖州期間的歸隱心態(tài)分析
熙寧七年末,蘇軾移知密州。擔任密州知府期間,蘇軾擁有管轄一州的實權,與之前簽判鳳翔府、通判杭州時的“冷官”處境完全不同。在密州,他曾說自己“貪祿,未能便掛冠而去”{2}。這一時期,蘇軾言及歸隱的詩句急劇減少,主要有《除夜病中贈段屯田》和《過云龍山人張?zhí)祗K》兩首。在《除夜病中贈段屯田》中,詩人所謂“龍鐘三十九,勞生已強半”、“此生何所似,暗盡灰中炭”的感慨,無非是說自己在無盡的等待中,生命和希望都像炭火般逐漸熄滅在灰燼中。這番話反映出蘇軾對仕途的絕望,正是這種絕望導致他在詩的結尾發(fā)出“歸田計已決,此邦聊假館”的表白,可見他所說的歸隱有被迫無奈的成分,并非基于內心渴望。如他對仕途沒有絕望,甚至施展抱負的機會突然降臨,他的歸田之計又會怎樣呢?在分析這首詩時,還可以發(fā)現蘇軾這次只是又一次空泛地表達了歸隱的決心,卻沒提及在哪歸隱或何時歸隱,之前所說要歸隱故鄉(xiāng)的話,以及籌措資金的話,都沒再提。在《過云龍山人張?zhí)祗K》一詩中,他在總結人生時說出“吾生如寄耳,歸計失不早”的話,可見這時的歸隱心與通判杭州時又有不同。如果一個人真心想要歸隱,任何時候做準備都不晚,又何來“失不早”的感慨?可見所謂后悔的話沒有什么說服力。另外,這首詩還反映出另一個事實,那就是自熙寧五年秋他在《答任師中次韻》一詩中說自己“已成歸蜀計”之后,數年間一直沒有實際行動,因此現在才會說“歸計失不早”的話,這就從反面證明了當年所謂的“已成歸蜀計”,其實并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熙寧十年,蘇軾移知徐州,后又于元豐二年移知湖州,直至“烏臺詩案”爆發(fā)。這段時間里,他提及歸隱的詩句又有所增多,而且歸隱的愿望似乎更加迫切。比如在《次韻張十七九日贈子由》一詩中,就有“官事無窮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的感慨,表明蘇軾對仕宦生活的極度厭倦,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無限向往。又比如《贈寫御容妙善師》一詩也說:“不須覽鏡坐自了,明年乞身歸故鄉(xiāng)?!薄洞翰恕芬辉娬f:“明年投劾徑須歸,莫待齒搖并發(fā)脫?!边@兩首詩不僅都表達了棄官歸隱的愿望,而且都設定了具體的棄官時間,并把歸隱地點設定在故鄉(xiāng)四川。但是到了元豐二年春,蘇軾自徐州赴湖州的路上寫下《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其中第四首說:“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第五首說:“卜田向何許,石佛山南路。”看來,這時的蘇軾已經尋找到了合適的歸隱地點,但只說問卜,并未說已經購買,而且歸隱的時間仿佛又變得模糊起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直說“已成歸蜀計”、“乞身歸故鄉(xiāng)”、“投劾徑須歸”,歸隱的目的地都是在故鄉(xiāng)四川,現在突然發(fā)生了改變。對此,蘇軾的解釋是“故山豈不懷,廢宅生蒿”??梢?,此時的蘇軾經濟條件有所好轉,已經不再是熙寧五年那種缺少“買山資”的狀況。不久,他又在《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一詩中說:“功名真已矣,歸計亦悠哉”,再次提到歸隱,而且語調非常輕松。到了湖州任后,蘇軾又作《仆去杭五年吳中仍歲大饑疫故人往往逝去聞湖上僧舍不復往日繁麗獨凈慈本長老學者益盛作此詩寄之》一詩,詩中說:“趙叟近聞還印綬,竺翁先已返林泉。何時杖策相隨去,任性逍遙不學禪?!笨梢娝臍w隱時間還是沒有最終確定。因此在《次韻答孫侔》一詩中,他雖然明確說自己“卜筑江淮計已成”,但并未說自己即將歸隱。隨后,“烏臺詩案”爆發(fā)。
若細度《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可知,當蘇軾說“歸耕何時決,田舍我已卜”時,強調了“歲月如宿夕,人事幾反覆”的政治背景??磥碓诳部蓝嘧兊氖送局惺冀K不能有所作為是他抒發(fā)歸隱之情的原因。在《送呂希道知和州》中也有“我生本自便江海,忍恥未去猶彷徨”的表述,能看出他對棄官其實下不了決心。在徐州時他作《薦誠禪院五百羅漢記》說:“士以功名為貴,然論事易,作事難,作事易,成事難。使天下士皆如言,論必作,作必成者,其功名豈少哉!”可見在他心里,儒家的進取精神還是占據核心地位,所謂退隱,只是仕途不順時的抒情。因此,在《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xiāng)》中,他自嘲說:“老夫平生齊得喪,尚戀微官失輕矯”,承認自己在仕途上看不開。甚至到了元豐六年,蘇軾在貶居黃州期間還寫下了“世事飽諳思縮手,主恩未報恥歸田”(《喜王定國北歸第五橋》)的詩句,說自己有心退隱,但因未能報效君王,故恥于歸隱。所謂意欲報效君王的說法,恰恰反映出他對君王和自己的前途還都抱有希望。連“烏臺詩案”的打擊都未能讓他真心歸隱,更何況在烏臺詩案前相對較為平順的仕途中,他又怎會真的因絕望而歸隱?
四、結論
李澤厚先生認為,蘇軾把中晚唐以后士大夫中流行的進取與退隱的雙重矛盾心理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質變點。{3}蘇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常說退隱,但說到底,他對仕途還是不死心,對自己能有所作為還是抱有希望。正是因為有希望,所以才會對自己的政治處境抱有失望、不滿、委屈和抱怨。比如《龜山》一詩說“我生飄蕩去何求”,《和蔡準郎中見邀游西湖三首》一詩說“惟有人生飄若浮”,都是如此。另外如《過廣愛寺見三學演師觀楊惠之塑寶山朱瑤畫文殊普賢三首》的“寓世身如夢”、《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的“覺來身世都是夢”,也都抒寫了他對自己政治生涯的失望和對未來前途的迷茫。而此種情緒正是詩人內心深處對現狀不滿的反映。這種不滿又常以自嘲為“閑官”、“冷官”的方式出現,如《次韻王誨夜坐》“愛君東閣能延客,顧我閑官不計員”、《次韻楊褒早春》“細雨郊園聊種菜,冷官門戶可張羅”等。在《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中又有“材大古來無適用,不須郁郁慕山苗”之句,雖自我安慰,但難掩內心不平。在《送安秀才失解西歸》中以“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在《送劉道原歸覲南康》中以“青衫白發(fā)不自嘆,富貴在天那得忙”的詩句,發(fā)出對無法扭轉命運的悲嘆。在《和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中以“早歲便懷齊物意,微官敢有濟時心”之句抒發(fā)對仕途不順的激憤。在《泗州僧伽塔》中用“我今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抒寫無奈和悲涼。這些詩句反映出來的心態(tài),雖然五味雜陳,但核心是政治上不如意。正所謂“年來世事如波浪”(《景純復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韻》)、“年來事事與心違”(《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嗟余老矣百事廢”(《游徑山》)、“病馬已無千里志”(《和晁同年九日見寄》),“耳冷心灰百不聞”(《贈莘老七絕》),統(tǒng)統(tǒng)都在抒發(fā)此種憤懣。正因為心中不平,蘇軾才會刻意去寺廟聽琴,希望借梵音“散我不平氣,洗我不和心”(《聽僧昭素琴》)。換一個角度來看,蘇軾之所以會有這么多憤懣不平、迷茫絕望,也恰恰說明在他心里還有施展抱負的雄心,對未來,他還抱有希望,而這也正是他總是提出退隱但從未真正退隱的原因。
曹志平在《論蘇軾的歸隱情結及其文化形態(tài)》一文中認為,蘇軾的歸隱情結是歸心、壯心、憂心相交織的矛盾心態(tài),并認為他的歸隱是以功成而后身退為邏輯起點的。{4}他的這一看法顯然與事實不符。在“烏臺詩案”之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蘇軾無論是抒發(fā)對歸隱的向往之情,還是抒發(fā)想要歸隱的意愿或決心,其實都是對仕途不滿的一種獨特的發(fā)泄方式。至于他始終未能退隱的原因,也不是為了等待功成之后再身退。對蘇軾而言,建功立業(yè)的價值遠高于歸隱的價值,無論他如何說自己想要歸隱,只要他還對政治前途抱有希望,就不可能真正下定歸隱的決心。
{1} 陳騰飛:《陶淵明與蘇軾歸隱情結之比較》,《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9期,第31—34頁。
{2} 王文龍:《東坡詩話全編箋釋·附錄三》,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 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262頁。
{4} 曹志平:《論蘇軾的歸隱情結及其文化形態(tài)》,《齊魯學刊》2006年第1期,第135—139頁。
項目基金:本文系北京市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劃“中青年骨干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PHR201108315)
作 者:桂天寅,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
編 輯: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