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路
聽阮直閑聊,是一種樂趣;讀阮直雜文,是一種享受。此公的文筆,有點像他的口才:懸河瀉水,滔滔不絕。
報人寫雜文,最怕夾雜“時評腔”,就像騎慣了自行車,再騎黃魚車,龍頭會歪。可阮直的“龍頭”,掌控得很穩(wěn)。今年夏天,上海氣溫40度,我顧不得汗流浹背,拿起《中國雜文·阮直集》,將53篇文章,從頭至尾,一口氣看完——正因為,這些都是不帶時評影子的雜文,抓人眼球。
《中國雜文·阮直集》的“自序”,是他的“雜文宣言”,明確宣告:“愛是我寫雜文的動力”。這個動力,很給力。正是由于愛祖國,愛生活,愛生命,他才選擇了用雜文來批判丑惡,特別是“批判權(quán)力對弱勢者的輕蔑,批判權(quán)力與資本結(jié)成的利益鏈條,批判強權(quán)對知識分子獨立人格的綁架”。一百個雜文家,有一百種批判方式;阮直的
方式,也與眾不同。
七年前,我曾用“一路形象到底,一路調(diào)侃到底”,概括阮直雜文的風(fēng)格。近幾年,他依舊保持了這一風(fēng)格。這是阮直寫作的“看家本領(lǐng)”,在全國“雜文市場”上,具有“品牌效應(yīng)”。有的句式,只要念上幾句,便可猜出:這是阮直的文章!
“一路形象到底”,即文中的觀點,大多有形象作依托,而且貫穿始終。他能描情狀物,勾勒出批判對象的形態(tài),然后鞭笞之。在《“有病”才去找“神醫(yī)”》里,他如此描寫騙錢的“神醫(yī)”——“有一段半真半假的傳說,有一本半缺半全的醫(yī)書,弄一副半人半仙的樣子,有一種只可當面吃下、不許帶走的‘靈丹妙藥,有一面面、一塊塊患者上當受騙后送的錦旗、匾額或高懸或懸高”。但“世代神醫(yī)”也都是“苦”出身——
“所不同的是短粗的手指頭上多了一枚大個的金戒指,眼角的眼屎照樣洗不凈,但卻多了一副裝飾用的金絲眼鏡,又粗又黑的脖子已系上了一條金利來?!薄跋床粌簟钡摹把凼骸?,與燦爛的三“金”并肩亮相、一同炫耀——“神醫(yī)”的形象夠卓絕的,阮兄的“形象思維”夠卓越的!在《紳士個屁》中,他寫道:“都像雞蛋一樣圓滑的頭顱是長不出紳士犄角的?!痹凇秵滩妓沟耐寥琅c托馬斯的神話》里,他說道:“掙錢的事情最不用別人操心,每個人都是知道腥味在哪里的一只貓?!薄皢滩妓沟奶O果‘改變世界,連資本的骯臟也能被智慧漂洗了?!痹凇冻鞘忻c‘名人名片》內(nèi),他講道:“我就沒見過一個北大的教授還在名片上印上‘北海電大客座教授的。一個月亮的清輝還不頂二十個繁星的光亮嗎?”別以為,這類比喻,拍拍頭皮就可以想出來,其實,這是作家的一種稟賦,是心理素質(zhì)、知識結(jié)構(gòu)、想象能力、語言庫存量的綜合反映,沒有多年歷練,達不到如此境界。
“一路調(diào)侃到底”,即把一本正經(jīng)的“批判”,化為幽默的“調(diào)侃”,一路嘲弄,一路諷刺。題材悲催,他能以樂寫悲;內(nèi)容痛楚,他能以笑寫痛。有時,帶有“脫口秀”式的隨機應(yīng)變的智慧;有時,帶有網(wǎng)絡(luò)時代“吐槽”式的挖苦和抬杠;有時,貌似樂樂呵呵地說笑話,突然機鋒一露,殺出回馬槍來。我曾對人感嘆:要把阮直的調(diào)侃功夫?qū)W到手,我只能等下輩子再努力了!這種功夫,據(jù)說來源于阮直從小生活過的科爾沁草原他姥姥家的一片樂土,那里,做人豪放,樂天,“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張大胡子吳大帥地胡扯濫拉”,“除了父母不許捎帶上,罵天罵地罵皇帝都沒禁區(qū)”。真是“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大草原的風(fēng)情,養(yǎng)育了他善談能扯的脾性?!段飿O必反》,是他雜文中的名篇,十二段文字,每段排列幾種事物或現(xiàn)象,東拉西扯,由少到多,由淺及深。從第一段:“話說一遍的是皇帝,說兩遍的是宰相,說四遍的是太監(jiān),反反復(fù)復(fù)說個沒完沒了的是老婆”,到第十二段:“牛一,若說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簡稱,那么牛二則是街頭的潑皮,牛群就是奶業(yè)興旺的標志了,‘牛根生就是‘蒙牛的法人代表,‘牛皮就是我們鄉(xiāng)長浮夸的見證”,語言諧謔,看似毫不相關(guān)的“扯閑篇”,其實,有砭庸針俗的深意存焉。那篇《啥叫誤人子弟》,回首自己被極左路線耽誤了的大半生——
“二十三歲那年我還以為愛因斯坦是西亞的一個主權(quán)國家,二十五歲時我還堅定地認為‘三大宗教都是封建迷信(其實到現(xiàn)在我都用不準這個詞組),二十四歲那年我在大學(xué)的課堂里,老師講到了馬克思的哲學(xué)思想是吸收了黑格爾哲學(xué)的,我曾經(jīng)為此苦惱了三天,這黑格爾是個什么果子呢?”
全文從頭至尾,將極左路線反知識、反文化的本質(zhì),調(diào)侃個夠。。
阮直雜文,常把自己擺進去。此公年紀不算老,偏偏“老氣橫秋”,早在40歲出頭一點,就開始把“老夫我怎么怎么”,掛在嘴邊。有時像說相聲,先來個“自我矮化”,讓人覺得,這“老夫”能以弱者自居,蠻謙虛的。比如,《研究一下“研究生”》,剖析的是“讀研熱”中的貓膩,卻以“自嘲”開頭——“若按我所具備的學(xué)歷資格,老夫我是無權(quán)研究研究生的,因為我迄今所擁有的這個高等學(xué)歷文憑是個假的(就是花錢買的),交足了學(xué)費,人家給了那么一個‘XX大學(xué)函授部的紅本子。但我對得起組織的是我從未在任何一張與組織有關(guān)或與組織無關(guān)的表格上寫下我這個‘假學(xué)歷,包括搞對象時,我雖說千方百計地‘賣弄過自己的‘學(xué)問,但也沒敢‘顯示一下這個‘學(xué)歷。因為我心里知道它不是‘亮點是‘污點?!?/p>
態(tài)度實在,文風(fēng)親切,使全文對片面追求“高級文憑”的批評,顯得不是隔靴搔癢,而是切中要害。而在《現(xiàn)代隱士要隱啥》中,作者以“草包”自稱,強調(diào)的是“欲望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欲望
無限?!薄段遗氯祟惼谱g“基因密碼”》,旨在批判特權(quán)階層和等級思想,作者以“嘍啰”自稱,認為“千年長壽的優(yōu)待在中國若有千分之一的名額,也該是我們鄉(xiāng)長先輪到吧”,“像我一樣的嘍啰就是到了死的那一天,去火化也都輪不上優(yōu)先權(quán)?!币粋€“嘍啰”要求“生命平等”,這種聲音,值得同情,也有點可愛,從而讓全文的立意——“生命的長短還是讓人類不能隨意地控制好”,“一旦讓腐敗和強權(quán)者‘貪污了‘長壽的基因密碼,這個世界可就再難找到好人了”——一下子跳了出來,變得合情合理。由此可見,矮化自己,是為了深化命題。
命題,是表達判斷的語言形式,而阮直,恰恰是發(fā)現(xiàn)命題、提出命題的高手。當然,“不吃飯是要餓死的”、“包二奶是不要臉的舉措”這類命題,在《中國雜文·阮直集》里是找不到的。他的命題,是在獨具風(fēng)貌的論述中,歸納出來的思維結(jié)晶。例如,廣州火車站的工作失誤,造成上百萬人聚集在站內(nèi),成了一個“死站”,而如今任何一個陰謀都不能讓百萬人聚集在一起——對此,阮直的命題是:“無能有時比陰謀更能壞事”;趙高、秦檜、周作人、康生都是文化名人——對此,阮直的命題是:“文化不是靈魂的‘排毒膠囊”;出賣肉體的人要挨罵,但那些出賣土地的是拉動經(jīng)濟,出賣國有企業(yè)的是資產(chǎn)重組,出賣青山綠水的是發(fā)展旅游事業(yè)——對此,阮直的命題是:“出賣不是自己的東西才最卑鄙”;我們?nèi)跣r,就用謀略去以弱勝強,我們強大時,就用重典與王法治國、治民——對此,阮直的命題是:“謀略是弱者的暗器”。單是關(guān)于“無聊”,他就提煉出如下命題:“無聊才是我們生命的常態(tài)”,“人的可笑與可悲不是無聊,而是神圣自己對付無聊的方式”,“無聊的人,比人的無聊更遭人討厭”。有深度的命題,標志著一種思想高度,是對新的“思想煤層”的開掘。
阮直在祖國的西南一隅,撐起一方雜文的“天空”?!峨s文選刊》將他選入“中國當代雜文30家”,是對他成就的肯定。十幾年前,我編《文匯報》“筆會”雜文欄目時,編發(fā)過他一些稿子,對其寫作路子十分看好。我在想,老夫老夫,遲早是要老的,但他的愛不會老,思維不會老,雜文的生命力不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