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初
有人說過,一生中有三種人對你的幫助最大:一是親人,二是老師,三是朋友,可見老師是多么的偉大??!我來舉一個例子吧!有一位老師叫譚千秋,在地震中把四個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當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時,他死了,但四個孩子都沒事。這難道不能說明老師的偉大嗎?
我的班主任張老師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但是每天我都能看到一個干勁十足的張老師在為我們辛勤地工作著。工作中的她看不到絲毫的疲倦,我想,應該是她心中那份深深的責任感給了她巨大的力量。每天,看著她那匆忙的腳步,聽著她那熟悉的聲音,望著她那消瘦的背影,我心中非常感動。每當我們有活動時,她都會一直陪在我們身邊;每當我們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她都會耐心地給我們講解;每當我們?nèi)〉靡稽c點的進步時,她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每天、每月、每年,張老師一直都是這樣辛勤地工作著。我真想對她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也真的想為她做點什么,但又不知道到底該從哪兒做起。
其實老師并不圖我們的回報,而是希望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能進步。我想,每天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對老師最大的感恩。我也真的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看到張老師時,能夠驕傲地說:“老師,我沒有辜負您的期望!”那時,我一定會看到張老師臉上燦爛的笑容!
!和?評一評
“感念”是因感激或感動而思念的意思,習作以“感念師恩”為題,起到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讓我們對小作者所思念的這位老師充滿了期待。
可是第一自然段有“畫蛇添足”之嫌,一來語句過于干巴生硬,無法突出老師的偉大;二來與整篇習作聯(lián)系不是很大,建議刪掉。
第二自然段中,“匆忙的腳步”“熟悉的聲音”“消瘦的背影”以及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為我們勾畫出張老師生活中的剪影,傳達出張老師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可是那些寫得都比較籠統(tǒng)。如果小作者能選擇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加以詳細描寫,會使習作更加真實生動,極具感染力。
不圖回報,希望每個學生都能進步是每個老師最大的愿望,出于對老師的感激,小作者在最后一段寫出了自己的心聲。真棒!
編輯的話
寫人離不開記事,因為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是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表現(xiàn)的。子初同學,想想張老師最讓你感動的事是什么,然后詳細地寫下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