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瓊
摘要:在中華民族文化銀河中,古典詩歌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千百年來,無論漢語言文學如何更迭和發(fā)展,古詩仍舊因其生動凝練的語言、和諧優(yōu)美的音韻和深遠清新的意境而被歷代傳頌。那么教師在教授教材中的古詩時,怎樣才能做到讓學生深入理解古詩、掌握古人和古文化的精華呢?本文筆者重點從幾方面談談古詩的巧妙教法。
關(guān)鍵詞:詩人;解讀詩題;情境;詩句
一、了解詩人
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我們明白“詩如其人”的道理,所以我們需要根據(jù)詩人成長背景、生平經(jīng)歷以及生活態(tài)度等方面從側(cè)面來發(fā)掘其詩的主題。通過引導學生了解詩人,使學生初步感知詩歌及詩人的特點,為其充分理解詩歌打好基礎。那么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詩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對詩人作詩的風格進行介紹。比如教師在講授詩人李白詩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可先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古詩《靜夜思》,使學生對詩人一貫的作詩風格有初步接觸,然后再將詩人的詩風帶入到要學習的詩歌中,這樣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從而不斷深化學生對詩人、詩歌的感知。
2.對他人給詩人的評價進行介紹。比如在介紹孟浩然時,可以引用其他詩人或詩論對孟浩然的評價,孟浩然是唐朝第一個大量寫山水的詩人,創(chuàng)作出許多不朽的詩篇。杜甫、李白等都對他的詩高度贊揚。大詩人李白在《贈孟浩然》這首詩中,毫無掩飾地贊揚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還發(fā)出“高山安可仰”的長嘆。杜甫也用“清詩句句盡堪傳”來稱贊孟浩然。由此看來,能得到李杜高度贊揚的詩人,其詩歌必定不同凡響。
3.對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背景進行介紹。比如在講到杜牧的《泊秦淮》時,教師可以首先滿含感情地對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介紹,杜牧是晚唐時期的詩人,當時唐朝開始走向衰敗,江山岌岌可危,但是當朝的官宦顯貴卻不思百姓疾苦,日夜花天酒地。杜牧在秦淮河畔觀見此景,身懷正義、目光長遠的他怎能不感到憤怒和悲痛,那些只知聽歌女吟唱的官宦顯貴們,為什么就不知道亡國之痛呢?
二、解讀詩題
詩題是引導學生進一步剖析詩歌的關(guān)鍵,它通常能夠透露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寫作對象和場景等信息。教師在解讀詩題的過程中要做到前后相顧,盡量從多個方面來分析詩歌,比如《春望》可以做如下提問:詩人杜甫于何時眺望何景?看到的景象是繁華還是荒蕪?為什么會是如此景象?(詩人在春天眺望長安城——處于戰(zhàn)亂中的唐朝首都,而由于安史之亂,當時的長安城已經(jīng)被叛軍占領(lǐng),景象十分蕭條荒蕪。)
三、創(chuàng)設情境
詩歌的美,往往是因為其意境非常美。詩歌意境的體會往往是學生學習詩歌的重點、難點,這是因為詩歌產(chǎn)生的年代久遠,其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思維甚至民俗、人文、社會、地理等與現(xiàn)代的學生相差甚遠。教師要注意綜合利用多種手段方法,比如散文描述法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力,體會詩歌的意境,品讀詩歌所散發(fā)出來的濃郁的詩情,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讓詩歌的意境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
四、理解詩句
初中教材中的古詩詞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語言凝煉,音韻優(yōu)美,含義深刻。詩詞中常會出現(xiàn)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典故等,使得學生在解釋詞句上面臨困難。教師要幫助學生準確、生動地理解詩句。比如小學第九冊“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边@句,其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分別代表了三個境界:李白在岸上望著老友孟浩然坐船而去,隨著船慢慢地遠去,只能望見一片孤帆;隨著船越來越遠,李白連孤帆也望不見了,只隱隱約約地看見帆影;到最后連帆影也消失在了碧空里,李白只能看見默默流淌在天際的長江。這種深厚的友誼感人至深!
講解詩句意思,注意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進入詩的意境。理解詩句只從字面去理解是不可能理解全詩的。要和詩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展開想象,這樣才能真正理解詩句。例如《游園不值》一詩中的“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一句,學生從字面上可能很難深入理解。詩人眼看著伸出墻外的一枝紅杏,心想園內(nèi)百花齊放。在教學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墻內(nèi)一定是百花爭艷,一派充滿生機活力的春景,讓學生體會作者贊美春天的深切之情。再如《示兒》中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句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當時中原被北方國家侵占的歷史背景,表達作者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情感,這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五、指導朗讀
這也是教學的一個重點,通過朗讀教學,可以逐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也為學生今后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打下良好基礎。指導朗讀應該注意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讀正確,念準確每個字的字音,把握好詩的正確節(jié)奏,把詩的節(jié)奏感讀出來。古詩是非常講究押韻的,節(jié)奏非常強,《望廬山瀑布》的正確節(jié)奏是: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絕句》的正確節(jié)奏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二是強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教師要指導學生把古詩的思想感情讀出來。之后,要求學生反復朗讀,直到能夠背誦出來。通過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的朗讀,使學生更深入地體會詩歌的主題,更能引起學生的共嗚,從而受到啟發(fā)和情操的陶冶。
六、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使學生置身于詩人豐富的感情世界中,更能達到情感的共鳴。教師可以將學生適當分工來進行角色表演,比如導演、主演和群眾演員等,安排模擬場景,通過揣摩詩人當時的表情、動作、心理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比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可以在黑板上板書:[地點]黃鶴樓。[環(huán)境]煙花三月,古箏悠悠,楊柳依依。[事件]送別友人。[對話]李、孟二人。[動作]勸酒—握手—勸慰—叮嚀—告別。讓兩位男生戴紙糊官帽,分別扮演李白與孟浩然。然后學生可以依據(jù)所有信息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最后由學生評議。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還使每一個學生最大程度地理解了詩歌。
綜上,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以生為本,正確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各種合理、靈活的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把古詩學習當作一種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語文水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古詩的魅力。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