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
編者按:5月14日,巴西駐世貿組織大使羅伯托·阿澤維多被正式任命為WTO下任總干事。在多哈談判陷入僵局,世貿多邊貿易談判機制受到雙邊和地區(qū)性自貿談判的挑戰(zhàn)的形勢下,阿澤維多的“臨危受命”蘊含著什么?他面臨著怎樣的挑戰(zhàn)?本刊邀請了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多角度分析與討論,包括來自拉巴德一線的現(xiàn)場報道,長期關注WTO專家的全方位分析等。業(yè)內人士認為,要恢復WTO的“榮耀與尊嚴”。阿澤維多需克服重重考驗,任重道遠。
5月14日上午,瑞士日內瓦拉巴德中心再次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世貿組織(WTO)總理事會舉行特別會議,正式任命巴西駐WTO大使羅伯托·阿澤維多(Roberto Azevedo)為下任總干事,任期4年,從今年9月開始。
根據總干事遴選程序,總理事會主席在爭端解決機構主席和貿易政策審議機構主席的配合下,與所有WTO成員進行磋商,成員要向“遴選三人小組”明確其支持的候選人,獲得成員支持度較少的候選人被淘汰。第一輪磋商于4月2日-9日舉行,成員可表態(tài)支持4位候選人,最終加納候選人克列梅滕、哥斯達黎加候選人岡薩雷斯、肯尼亞候選人穆罕默德和約旦候選人辛達維被淘汰;第二輪磋商于4月16日-24日舉行,成員可表態(tài)支持2位候選人,印尼候選人馮慧蘭、新西蘭候選人格雷澤和韓國候選人樸泰鎬被淘汰;第三輪磋商于5月1日-7日舉行,墨西哥候選人布蘭科被淘汰。
與其他被淘汰的候選人相比,巴西候選人阿澤維多的劣勢在于從未擔任過貿易部長一職,也沒有在私營部門的工作經歷。但他何以能夠淘汰其他八人,成功當選下一任WTO總干事呢?
第一,阿澤維多熟稔多邊事務和多哈談判。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危機、多哈談判陷入僵局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協(xié)調成員迅速打破多哈談判僵局,恢復各方對多邊貿易體制的信心,引領多邊貿易治理未來發(fā)展方向,是下任總干事的主要任務,而推動各方在部分議題上達成早期收獲更是當務之急,留給下任總干事的時日無多。阿澤維多長期出任巴西駐WTO大使,從事多哈談判工作,與各國駐日內瓦大使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這使其能夠更好地引領WTO發(fā)展。
第二,發(fā)展中成員強調“地區(qū)輪換原則”。下任總干事遴選報名階段,發(fā)展中成員就在各場合強調,WTO總干事存在地區(qū)輪換原則,下任總干事應該來自非洲或拉美地區(qū)的發(fā)展中國家,(《金磚國家領導人德班宣言》也明確主張“下任總干事應是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雖然新西蘭候選人格雷澤個人能力突出,但其發(fā)達國家候選人的身份明顯制約了其成功當選的可能。而巴西與歐洲國家的歷史淵源使一些歐洲國家在遴選的最初階段也毫不猶豫地將選票投給阿澤維多。
第三,候選人所在國的綜合實力是競選的重要因素。很多分析人士早就表示,隨著遴選進入關鍵階段,候選人的個人能力已經意義不大,對遴選結果產生關鍵影響的是候選人所在國家的貿易政策、區(qū)域盟友以及全球影響力。瑞士圣加倫大學教授伊文奈特和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佛鮑爾都認為,巴西在外交方面的影響力是墨西哥無法比擬的,巴西與非洲的良好外交關系使非洲成為阿澤維多的重要“票倉”。
上述種種因素的作用使阿澤維多得以脫穎而出,成為WTO下任總干事。阿澤維多以善于彌合各方立場差異著稱,他在總干事任命會議上也承諾將會幫助WTO重煥榮光,盡其所能推動成員建立共識,實現(xiàn)《WTO協(xié)定》規(guī)定的目標。“行動大于言論”,新任總干事能否幫助成員實現(xiàn)早期收獲,進而順利結束多哈回合談判,我們將拭目以待。
編輯/趙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