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芳 黨福年
【摘要】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從師生對師資隊伍、課程設置、教材建設等幾個方面的態(tài)度進行了調查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新疆石河子內初班的教學正朝著規(guī)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但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了解其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因勢利導,提高內初班學生漢語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內初班;漢語;現狀
一引言
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新疆少數民族人才培養(yǎng)工作,新政辦發(fā)[2003]155號文件《關于在烏魯木齊等八個城市開辦新疆區(qū)內初中班的通知》決定在經濟和教育條件較好的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石河子市、奎屯市、昌吉市、庫爾勒市、哈密市和阿克蘇市等8個城市為辦班城市。招生的民漢比例原則上少數民族90%,漢族10%,漢族主要面向邊遠地區(qū)招生,繼續(xù)擴大向南疆三地州、農牧民子女和少數民族自治縣(鄉(xiāng))的自治民族及人口較少民族地區(qū)傾斜。
本文通過問卷和訪談,對新疆石河子市十中內初班教師及學生的漢語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目的有二:一為新疆石河子市十中的內初班教學提供反饋與指導,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二以新疆石河子市十中內初班個案為例,總結經驗,為全疆其他地區(qū)的內初班教學提供一個參照。
二調查問卷與調查對象
(一)調查概述
本研究的問卷是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編制而成,學生以無記名的方式填寫問卷。調查的內容是教師與學生對內初班的課程、教材、師資等的看法。本調查發(fā)放問卷98份,回收有效問卷98份。首先對數據進行核查,再用spss17.0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以上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訪談,收集了大量有關當前新疆內初班學生的一手資料。
(二)調查內容:問題涉及教研、課程、師資、教材等多個方面。
三內容分析
問卷發(fā)放98份,回收98份;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具體調查內容及數據分析如下:
(一)關于教研
(1)關于學校管理方面:
如圖2所示,選擇“每個月”學校會給內初班開會的有66人,占總人數的67%,選擇“每學期”與“每周”開一次內初班會的均為16人,占總人數的16%,選擇“從不開會”的有0人,占總人數的0%。從圖可以看出,學校每一個月給學生開一次班會,班會的頻率是較為合理的;而在教師的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有近97%的教師認為學校非常重視對內初班的管理。說明師生對學校的管理程度的認識達到了一致的共識,但我們也會發(fā)現有16%的學生選擇“學校每學期”才給學生開一次班會。
(2)關于教學方面的:1)關于教學研討方面
從上圖4我們可以看出,有近50%的教師選擇“每學期”學校會和其他學校開交流會,而也有近50%的教師選擇學校會“定期“在校內召開內初班的交流會;這兩項調查表明學校會定期在校內或兄弟院校進行交流。但我們在圖表3中也發(fā)現一個重要的現象有45%的教師認為自己“從來沒有參加過”市級以上的教學研討會,這說明我們應加大力度學習先進學校的學校經驗。
(二)在師資隊伍方面
圖6顯示在調查“教師最關心的問題”時,教師在“學習”“思想”和“生活”上的關心的頻率是相同的,而在學生的調查中圖5我們會發(fā)現有83%的學生選擇教師關心自己的“學習”。這兩個調查數據是有出入的,也表明我們教師必須加大對學生在“思想”和“生活”的關心,這你也是內初班的學生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關于教材方面
(1)教材是否適合我們
關于此項調查,從師生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發(fā)現:圖8表明有43%的學生認為現在使用的教材“有點難”,而在調查老師時圖7有33%的教師認為現在使用的教材“不太適合,應該進行調整”。這兩組調查數據說明現在內初班的學生使用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問題在哪里,我們仍然需要深入調研。
(2)教材的使用
如圖9所示,從調查的數據我們會看出有近90%以上的學生選擇“教師講解與學生自學結合”或“老師提問,學生思考,最后老師總結”的方式,而在調查教師是如何使用教材時,我們發(fā)現圖10表明有36%的教師選擇“70%的時間使用教材,其他再補充內容”,同樣有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數據是有36%的教師選擇了“完全按照教材上課”。這反映出有很大一批教師仍然沒有脫離以前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從學生的調查數據我們卻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學生希望學生多補充一些課外知識。
(四)關于教學方法方面
如圖11所示,在調查教師的教學方法方面,有近90%以上的學生認為現在給自己上課的教師“教法靈活”或“比較靈活”;這表明學生很看重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靈活;數據顯示現在我們內初班的教師比較符合學生要求,而且這些遠離家鄉(xiāng)的孩子在渴望知識的同時,更希望自己的老師能像親人一樣關愛自己,為自己營造一個和睦、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
(五)其他方面
(1)學習過程的主要困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是對內初班教學最直接的指導。
在調查內初班學生遇到的最大困難時,我們發(fā)現師生的做大出現比較大的反差:圖12表明在調查學生時有27%的學生選擇“語言”是學習的最大困難、17%的學生選擇“文化差異”、32%的學生選擇“其他”原因,卻有54%的學生選擇“想家”;這組調查數據和教師的調查結果不一致:圖13表明有71%的教師認為內初班的學生最大的障礙是“語言”、有43%的教師認為是“文化差異”,而僅有11%的教師認為是“想家”。這兩組調查數據給我們顯示:54%學生認為“想家”是自己學習的最大困難,而11%的教師認為“想家”是內初班學生學習的最大困難。這是兩個反差很大的數據,表明我們的教師應更加關愛學生。
(2)利用多媒體的情況
由于面對的是少數民族學生,許多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媒體,不能很好的運用網上的資料和課件來增加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拓展學生的視野。
在調查學校教師的多媒體使用情況時,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從上圖數據表現我們可以看出:有4%的教師“每節(jié)課都會使用”多媒體,有22%的教師“大部分課上會使用”,而有74%的教師選擇“偶爾會使用”。這一組數據表明存在很大部分的教師對多媒體的利用率很低。
筆者通過對新疆石河子十中的內初班學生的漢語教學現狀的調查,梳理了內初班的漢語教學的幾個要素,如課程、師資、教材等方面,使我們對于正在起步的疆內內初班教學體系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并且根據調研結果分析得出一些思考,由于筆者受到眼界和學力的局限,無法完全透析調研中發(fā)現的問題,只能盡量用心,以己綿薄之力為新疆內初班學生的漢語教育提供有益的信息,并且為深入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振本,阿布拉·艾買提《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學與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46
[2]趙霞.《新疆區(qū)內初中班民考民學生學業(yè)成績調查分析—以新疆石河子十中為例》[J],新疆大學學報,2010年5月
基金項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疆兵團雙語教育區(qū)內初中班辦學模式教學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11XJJA7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