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本名“箏”。因為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且有著中國深厚傳統(tǒng)文化,故后人常冠以“古”字,稱之為古箏。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之一,箏是根據音響效果命名的樂器,是以弦緊音高、發(fā)聲箏箏而得名。
我國歷來對古箏很推崇,古箏一直被認為是民族樂器中的瑰寶,雅俗共賞的奇葩,群聲之祖,萬樂之師。不但是我國人民對古箏情有獨鐘,世界上很多國家對古箏也非常欣賞,稱古箏為神秘的樂器,很多國家在不同時期根據我國古箏所新制的弦樂器也讓人津津樂道。如:日本箏、朝鮮的伽倻琴等等,稱它彈奏出的樂曲為神奇的音樂。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藝術的追求與進步。古箏教學作為中國民族器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更多的走進了千家萬戶。一時間,學古箏的孩子數以萬計。頗有超越西洋樂器教學之勢頭。究其原因,可以說古箏的音色優(yōu)美、易入門、價格實惠等等是眾多家長選擇古箏的原因之一。據中國考級委員會的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已經有數百萬的孩子在學習古箏這門民族樂器。每年也有數百萬的孩子在接收古箏的考級。
古箏教學的興起,是中國民族文化、中國民族樂器興起的象征之一。雖然近年來學古箏是學民族樂器的熱門之選,但是部分孩子的古箏學習之路卻不那么順利,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古箏教師的古箏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不少。主要集中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基本功的訓練
傳統(tǒng)古箏教學中,主要先強調右手彈奏,左手揉、按等技巧。但隨著古箏曲目的不斷更新,古箏技巧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期古箏教學的發(fā)展。因此基本功的訓練在現在古箏教學中顯的尤為重要。古箏的基本功訓練在現在的圍繞在手指的速度、力度、爆發(fā)性、顆粒性、延續(xù)性等的練習上。首先是雙手的四指練習:如1235│6532│2356│1653│……,這樣的練習很好的解決了雙手各個手指的力度均衡、與開發(fā)速度。第二是和弦練習,從小撮、大撮、三個音的柱式和弦逐步開展,很好的解決了古箏彈奏中爆發(fā)力與聲部平衡的問題。第三是右手搖指,左手琶音、雙手琶音練習。這樣的練習主要解決中高級古箏曲目中會遇到的一些彈奏問題。第四復調練習,在古箏高級曲目中,雙手合合作甚至是復調練習也是存在的。在中國的民族樂器中,單弦律樂器居多。所以多聲部及復調的練習在中國民族樂曲中出現的比較少,古箏曲目中出現的多指及復調部分也是古箏新曲目的探索方向之一。同時也是古箏演奏與時俱進的一個信號?;竟Φ碾p手訓練也可以堪比西洋樂器中鋼琴的哈農練習?;竟Φ挠柧氃诋斀窆殴~教學中必不可少,十分重要。古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十分重視。不要一心只做樂曲的教學?;竟Φ慕虒W好壞可以使得古箏學習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樂曲風格的把握
在不同樂曲中,不同風格的樂曲的把握在古箏教學中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古箏樂曲眾多,有記載的就有數百首。地域不同風格也不同。古箏樂曲可分為傳統(tǒng)曲目和現代曲目。有了,前面所說的好基本功練習的保障?,F代曲目的掌握不成問題。而傳統(tǒng)曲目的把握則不盡其然。很多古箏教師在教學中甚至少教或不教傳統(tǒng)曲目,有的是把傳統(tǒng)曲目教習成現代曲目的風味。這對于古箏文化及古箏經典曲目的傳承是很不利的。頗有一點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意思。古箏的傳統(tǒng)曲目的流派眾多,有:秦箏陜西派、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潮州箏派、浙江箏派、客家箏派等等。教好傳統(tǒng)曲目的前提是古箏教師自身有著扎實的業(yè)務教學能力和自我完善的教風。另外,不同風格的樂曲在把握中欣賞很重要??梢越Y合相關的多媒體資料,盡量直觀的還原作品本色。讓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吃透作品,在彈奏是掌握不同的風格?;橄罄斫鉃橹庇^理解。如:《漢宮秋月》山東箏曲,山東老八板箏曲代表曲目之一。樂曲風格淳樸古雅,情緒哀婉悲怨,樂曲通過左手揉、吟、按、滑等技巧的運用,以緩慢的節(jié)奏,描寫了深處古代宮闈中宮女們苦悶而憂傷的悲慘遭遇。樂曲音調纏綿凄涼、悲郁哀婉,細膩地表現出宮女們對月傷情,望月思親的情景。
如何讓學生把左手的技巧如何在作品的表達中,是這個樂曲的重點。
三、對箏曲的情感處理
每首古箏作品,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古箏教師應該及時的為學生講解和介紹。方便學生在彈奏是對作品的處理。同時在每個不同段落的交接上,要給學生做細致的注解。感情要發(fā)自內心。讓學生完全融入到作品中去。如:《林沖夜奔》中,林沖回憶過往、林沖內心的掙扎、為何夜奔、夜奔的音樂形象躍然在音樂中,讓學生理解作品、感受作品、表達作品。是每位古箏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加強的地方。以情帶音、音情并茂!
四、古箏的重奏與合奏的教學
古箏大部分時候是作為一樣獨奏樂器出現,對古箏的重奏與合奏的教學是現代古箏教學中的一個新探索。在傳統(tǒng)古箏教學中一對一的模式占主要地位。其實,在有條件的學?;蛞恍┧囆g培訓中心,完全可以進行古箏重奏和合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讓古箏不再是一件獨自欣賞的樂器而是可以經常性進行大型重奏或者合奏的樂器。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不僅僅學到古箏的彈奏技巧,而是可以在這樣的教學中感受協(xié)作、團隊的力量。去發(fā)現古箏另外方面的美。當然,在這樣的教學中古箏曲目的選擇很重要,古箏教師可以開發(fā)自己的教學智慧,適當得創(chuàng)作一些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箏的孩子適合的樂曲。比如在低年級段的孩子的教學中就可以選取一些簡單的兒歌進行改編。在高年級段的孩子的教學中可以選取一些中國的民歌進行改編。或者選取一些有不同聲部的合唱作品改編。比如:《一片丹心》《洪湖水浪打浪》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同時可以加入領奏、打擊樂器、甚至人聲的參與。
作者簡介:
周鶯,女,宜春八中音樂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會員、江西省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宜春市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