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wèi)
一間20平方米不到的出租屋,一臺售價1999元的神舟牌電腦,一部2000元不到的智能手機,一名大專肄業(yè)的打工仔,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張洪銘吸引了近100萬名粉絲,并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熱議。
讓張洪銘成名的是其“學習粉絲團”。
2012年11月21日,在十八大閉幕一周之后,張洪銘在新浪上開個“學習粉絲團”的微博。
他是一名來自四川巴中的普通打工仔,一名喜歡上網(wǎng)、也會在11月11日感慨“寂寞的光棍,光棍萬歲”的85后壁畫生產(chǎn)工人。
這是張洪銘發(fā)布的第一條微博:“【愛習不近】這里是喜歡,支持習總的家園,歡迎各位加入習粉大家庭?!钡]有引人關注,次日,這條微博才有4條轉發(fā)量,再隔一日,也僅獲得10次的轉發(fā)量。
在微博上,“學習粉絲團”稱習近平為“習大大”,稱習近平之妻、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則為“彭媽媽”。 張洪銘說,“在我們老家,大大就是叔叔,我就這么喊我叔叔。我問彭麗媛的粉絲一般怎么稱呼她,粉絲說叫‘花花或‘彭麻麻。我說什么是麻麻,是不是就是媽媽???他們說是。”
但張認為,這個微博應該能吸引來一些粉絲。彼時,習近平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十幾億的中國人都急于了解這位新的最高領導人。
去年12月7日-11日,習近平赴廣東考察。這是習近平當選新一屆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第一次外出考察。此次行程沒有封路、也沒有鋪紅毯。在這幾天里,張洪銘陸續(xù)發(fā)布了一些習近平在當?shù)刈咴L時的照片,如習近平在離開一個漁村時打開車窗跟路邊民眾揮手、習近平抱老百姓的小孩等。
除了發(fā)照片進行“現(xiàn)場直播”,“學習粉絲團”還播報了習近平在某個考察地的逗留時間,并準確報道了習近平的走訪路線,更有一條快訊稱習近平“五分鐘后到廣州東濠涌視察”。而按照慣例,國家領導人到基層調研,一般都是等離開后才允許媒體報道,新華社就是在此次行程完全結束之后才推出報道。
盡管這些微博當時的最高轉發(fā)量均沒超過200,但是,“學習粉絲團” 這些“播報”開始被關注。
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的甘肅之行又為“學習粉絲團”加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與直播習近平的廣東之行相比,這次“學習粉絲團”有了更多現(xiàn)場照片,包括從外圍拍攝到的習近平坐在一輛考斯特內的多張圖片,以及多張現(xiàn)場考察的圖片。其中一張圖片角度為考斯特車右前方,可清晰看見習近平的臉。
“央視新聞”轉發(fā)了這條微博,并評論稱 “神馬情況?@學習粉絲團 比我們快,比我們近。”
“看到那條微博,我當時就笑了,心想你別吃醋就行了。”張洪銘笑道。
而“學習粉絲團”發(fā)布的一張照片截至日前更是已近10萬的轉發(fā)量。照片上,習近平斜著眼睛,表情略顯俏皮。張洪銘給配的文字說明為“別拍照了”。
從2012年11月21日至今,“學習粉絲團”所發(fā)布的400余條微博,內容大部分與習近平有關,包括習近平早年與家人的合影、習近平外出考察時的圖文直播以及中央媒體對習近平的報道。
這些“鮮見于官方媒體”的帖子,讓不少網(wǎng)民猜測,“學習粉絲團”可能有官方背景,甚至是習近平身邊的人。
傳媒研究者、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志安也在微博上發(fā)帖,認為“學習粉絲團”“肯定不是出自普通的草根級網(wǎng)民之手”,并給出三個選項讓網(wǎng)民猜博主的真實身份:1.普通草根網(wǎng)友;2.新華社記者;3.中央辦公廳工作人員。
2012年12月12日,《華盛頓郵報》對“學習粉絲團”進行了報道,稱“學習粉絲團”發(fā)布了大量關于領導人罕見的私人照,這種做法在中國“極不尋常”。
不會英文的張洪銘看了《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譯文后“感覺很欣慰”。第二天,他一下漲了兩三萬粉絲,感覺“很舒服”。
張洪銘為保持神秘性,極少接受媒體采訪,盡管他對前來要求采訪的媒體均表示自己就是一名打工者,并非習近平文宣團隊或者任何營銷團隊的成員,但換來的都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解讀。
在四川某職業(yè)學院念了一年書以后,因對學校不滿,加上當時家里負擔重,張洪銘選擇了輟學,奔赴無錫與父母一起打工。他先后做過快遞、流水線工人、服務生、銷售等。如今,他已經(jīng)想不起他大專時的專業(yè),只依稀記得帶有“管理”二字。
跟大部分人一樣,從七年前申請了第一個QQ號開始,張洪銘就非常喜歡上網(wǎng)。因為會“翻墻”,他也常去看看外面一些網(wǎng)站是如何報道中國的。
張洪銘對習近平的好感始于2009年。那一年,習近平接見墨西哥華僑代表時提到“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張洪銘認為習近平“有魄力,該軟的軟,該硬的硬,覺得他不錯”。
當看到民進黨在網(wǎng)上罵馬英九,而馬英九的粉絲力挺他時,張洪銘覺得“為什么我們的領導人不可以有粉絲”,遂建立了一個名為“習總粉絲團”的微博。
一兩周之后,這個張洪銘感覺“很霸氣”的名字就變成了亂碼,并出現(xiàn)了不能發(fā)帖的情況。
“網(wǎng)上說新的一屆領導人上臺了,家里要貼‘好好學習,我想,不如就取這個名字。我本意不只是向習學習,而是雙關,每時每刻都在stud (study),讓人產(chǎn)生向習總學習的想法?!睆埡殂憡A了一個發(fā)音生澀的英文單詞說道。
為了較快地吸引粉絲,張洪銘關注了一批擁有百萬粉絲的微博認證用戶。這些人背景各異,有公共知識分子,有毛澤東崇拜者,也有一些各行業(yè)的意見領袖。關注他們的同時,張洪銘也向他們求關注,稱“為了偉大的復興中國夢,好好學習,多多指教,一起努力”,但是這些認證用戶并沒有回粉他。
張洪銘經(jīng)常百度“習近平”或“習總”,順著出來的搜索結果,他再進行“滾雪球”式搜索,這樣,他就搜到了更多的關于習近平的新聞。
盡管張洪銘本人并不在習近平的考察現(xiàn)場,但是對于一個會用百度和微博搜索工具的人來說,要獲得這些圖片其實并非什么難事。
習近平考察廣東期間,盡管官方媒體沒有第一時間報道,但是張洪銘發(fā)現(xiàn)香港媒體進行了即時報道,香港的一些記者也拍了照片發(fā)到微博上。他就把照片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并關注了一些香港媒體的記者。
除了利用搜索引擎找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張洪銘也善于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場的網(wǎng)友。確認博主在現(xiàn)場后,他會私信告知對方自己是“學習粉絲團”博主,“不方便拍照”,希望對方拍一些照片傳給他。由于有日益壯大的粉絲數(shù)量做基礎,張洪銘讓網(wǎng)友傳照片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給張洪銘提供照片的有普通網(wǎng)友,也有當?shù)孛襟w人。一名不愿意使用真名的當?shù)赜浾吒嬖V《南都周刊》,在習近平考察甘肅期間,他拍了兩張現(xiàn)場圖片傳給張洪銘。當時張稱“里面信號屏蔽了”,“第一張圖片沒收到”,讓他再發(fā)一遍。這名記者覺得張洪銘的語氣有點奇怪,當天還以為張洪銘是習近平身邊的人。
張洪銘耐心整理碎片信息并加以整合。習近平考察甘肅期間,張洪銘發(fā)布的圖片除了有官方媒體之前發(fā)布過的照片外,還有地方網(wǎng)站“大西北網(wǎng)”發(fā)布的關于習考察的獨家照片。
比如,有一張圖片是從側面拍的習近平上網(wǎng)的圖片,大部分網(wǎng)友以為是習近平在甘肅考察時的現(xiàn)場上網(wǎng)圖片。而實際上,該圖片來源于新華社浙江頻道,約為10年前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考察新華社的照片。
“說開了,這些事情其實很多人都能做到,只是大家沒有用心去做,就是很零碎的東西聚集在一起?!睆埡殂懻f。
除了綜合各地網(wǎng)友發(fā)的見到習近平考察的即時圖片,張洪銘還會畫出習近平視察時的基本路線圖。看到微博上一位在當?shù)氐挠浾叻Q習近平馬上會來廣州東濠涌,他根據(jù)微博上的信息判斷出習近平當時的所在地,隨口說個了“五分鐘后”并發(fā)到微博上。
面對愈演愈烈的猜測,張洪銘覺得“必須給大家一個交代,再這么猜下去會對傳遞正能量有影響”,甚至“怕給習總造成困擾”。于是,張接受美聯(lián)社記者的采訪,但是報道出來后,對其褒貶不一的評論紛至沓來。
“我一想,我一個人不圖什么,想做自己的事情而已,多做正能量傳播。我當時腦袋一昏,生氣了,就說了再見。”張洪銘對《南都周刊》記者說。
2月11日,張洪銘表示要退出微博,而在次日,他又回歸了。新浪微博還為此做了個微話題。
“為了讓習總的粉絲有個平臺,為了不讓大家以為我被政府施壓了,我選擇了復出。我會繼續(xù)做下去,我現(xiàn)在什么言論都不在乎了。做一件事情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如果只有一種,那就說明有問題?!睆埡殂懻f。
美聯(lián)社報道后,張洪銘又開始躲避媒體采訪。為了躲避媒體,他甚至將手機設置了呼叫轉移。而在2月17日,他又發(fā)微博稱,媒體極盡所能地尋找讓他“有點害怕”,決定2月21日公開接受采訪。
“我覺得很煩,一件事情,有一個媒體報道,事情就很快能傳開了,如果所有媒體都來報道,翻來覆去那就沒意思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媒體沒必要跟風?!睆埡殂懻f。
張洪銘告訴《南都周刊》記者,走紅后,有營銷團隊找過他,但是被他拒絕了,因為“感覺不好,做廣告會讓大家失望”。也有一些公司找他去上班,但張洪銘表示“不相信他們”,“感覺自己沒這個能力”去做那些工作。
鑒于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如今的張洪銘正愁“不知道發(fā)什么內容”滿足粉絲們,他甚至想找個有能力的團隊“讓粉絲團繼續(xù)壯大”,“讓微博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
“我發(fā)的信息有些可能有誤差,我希望有權威信息源。習總不出去考察,沒有粉絲提供信息,還有,如果去西部,那邊玩微博和智能手機的少,這也會影響信息渠道。習總出國訪問也不行,我英語又不懂,學習粉絲團在國外的粉絲也很少?!睆埡殂憣Α赌隙贾芸酚浾哒f。
其實,“學習粉絲團”并不是第一個中國領導人網(wǎng)絡粉絲團。網(wǎng)友對國家新元首的期待似乎是一個輪回。
此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粉絲在網(wǎng)絡上也組了團,合稱“什錦八寶飯”。他們稱胡錦濤為“濤哥”,溫家寶為“寶寶”。
2008年9月4日,人民網(wǎng)時政頻道正式推出“什錦八寶fans圈”網(wǎng)頁,以官方的形式認可了粉絲們的身份。粉絲在網(wǎng)頁注冊后可獲得一個電子版的“粉絲證”,證書上不僅有簽發(fā)日期和人民網(wǎng)的LOGO,還有證書編號。
這些粉絲活躍在各大論壇,還在百度貼吧成立了“什錦飯吧”、“八寶飯吧”等。跟“學習粉絲團”一樣,“什錦八寶飯”的粉絲們也熱議領導人的行蹤,同樣發(fā)布“濤哥”和“寶寶”在各個時期、不同場景的照片,也會以同樣的“俏皮語言”稱“帥到?jīng)]有天理,氣質無敵逼人”。
只是,那個時候沒有微博,類似的內容和方式并沒有起到相應的傳播效果。
十八大以后,高層的文宣途徑也開始注重微博。2012歲末,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先后前往江西和湖北調研,《財經(jīng)》雜志的一名記者用微博直播了此次行程。2012年12月,習近平考察騰訊公司時,也曾笑問馬化騰微博有多少粉絲。
帶著對領導人的期許,粉絲們將張洪銘推至了輿論的核心。2月9日,美聯(lián)社的報道讓“學習粉絲團”的身份曝光。他只不過是一個出租屋中的普通網(wǎng)友,他是上千萬85后打工族中的一員,他沒有什么特異功能,他只是用最簡單的搜索方式整合了一下信息而已。
現(xiàn)在,“學習粉絲團”并不是唯一一個發(fā)布與習近平相關內容的微博。自該賬號注冊以來,已出現(xiàn)了眾多類似的賬號,這些賬號的共同特征是用戶名帶有一個“習”字,發(fā)布內容也較為相似,部分賬號的粉絲也有一定重合。
為了讓網(wǎng)友相信自己就是“學習粉絲團”博主,張洪銘讓正在讀書的弟弟給自己拍了張照片:在一把鋼管生銹、靠背掉漆的折疊椅旁邊,他手捧筆記本電腦站著,開著“學習粉絲團”的頁面,身后是一張簡易的折疊桌和一堵斑駁的石灰墻。
張洪銘之前也聽說過“什錦八寶飯”,只是并不熟悉。面對如今已經(jīng)相對寂寥的“什錦八寶飯”,張洪銘不覺得二者具有可比性。
“學習粉絲團不是因為火不火而開,而是因為個人喜歡而開,如果不是習總的粉絲,我倒是希望這些圍觀的、看熱鬧的都不要粉學習粉絲團,粉了的希望他們取消關注。這里只是單純的習總粉絲棲息地,不要過多解讀,不要打擾我們,請相互尊重,也尊重我們粉絲的自樂?!睆埡殂憣Α赌隙贾芸酚浾哒f。
2012年11月21日,開始發(fā)表微博。
2012年12月,以草根追星的方式實時直播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廣東考察行程,引發(fā)關注。
2013年2月,實時直播了習近平總書記赴甘肅考察的行程,國內媒體開始報道。
2013年2月5日,央視官博發(fā)出感嘆:“學習粉絲團”比我們快,比我們近。各大媒體開始關注這一微博。
2013年2月9日,美聯(lián)社播發(fā)記者發(fā)自北京的獨家報道,張洪銘終于現(xiàn)身,但當時國內將其名字轉譯回漢字時,錯寫成了“張宏明”。
2013年2月11日,宣布“再見”,原因疑似“也許現(xiàn)實環(huán)境容不下我們”。
2013年2月12日,宣布回歸,“對家和為興,對友和為貴,對國和為天,大家攜我繼續(xù)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