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時明
摘要:中等專業(yè)學校應重視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擺在應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實處。通過實踐,運用案例教學法、組織學生觀看庭審、舉辦法制講座等方式切實提高法制教育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生;法制;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26-0083-02
職業(yè)教育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民主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yè)教育理所當然地要為民主法制建設服務,培養(yǎng)大批既有專業(yè)技能又有法律素養(yǎng)的人才。作為中等專業(yè)學校,應當重視法制教育,改革那些與民主法制建設不相適應的教育教學體制,把法制教育擺在應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實處。
為了切實了解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筆者對某中等專業(yè)學校的中職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收回問卷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總體上比較良好,積極上進是主流,但部分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狀況不容樂觀,甚至法制意識不強,需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通過問卷調查,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切實提高中職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將他們培養(yǎng)成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較高的法律素質,又具有高超的專業(yè)技術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一、完善素質教育理論,把法律素質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家要求學?!案母锶瞬沤逃J?,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睆膶嵸|意義上講,素質教育可以看成是對馬克思主義“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進一步詮釋和具體化,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養(yǎng)和發(fā)展所有學生的各種素質,而“全面發(fā)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實現(xiàn)途徑。
傳統(tǒng)學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體育是素質教育的幾個重要途徑,但絕不是全部途徑。20世紀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勞動教育,90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質教育的途徑隨著社會進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業(yè)本身的發(fā)展變得越來越完善。20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提出,又為學校素質教育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那就是法律素質教育,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加強法律素質方面的理論研究,明確法律素質在學生綜合素質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質的基本內含、層次和養(yǎng)成規(guī)律,對完善素質教育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二、完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結合中職生的特點設置相關課程
當前中等專業(yè)學校不太重視法制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系統(tǒng)的法制教育課程,教材也不夠豐富,使法制教育成了配角。學校安排一學期的《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程,每周兩節(jié)課,除此之外就是偶爾舉辦一次法制講座。筆者認為,法制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一樣,具有自身的認知規(guī)律和結構體系,僅靠上述安排很難有實效。
因此,應及時修改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把法制教育作為一門重要學科納入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當中,使法制教育在學年編制、課時分配、學周安排和教材編寫等方面都加以明確,從而完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時要充分考慮中職生的特點,除了增加勞動法等與職業(yè)密切相關的法律外,還要增加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學生容易接觸的相關法律知識,加快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法學院校開設一定比重的教育學科,在師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課程,使法律專業(yè)人員能夠有機會進入教師隊伍,使師資隊伍具有相應的法律素質,最終使學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資源保證。
三、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實效性
法制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一樣,不能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概念的掌握,而應當把重心放在素質的提高上,養(yǎng)成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良好的守法行為習慣。為此,作為從事法制教育的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切實提高法制教育實效。
1.運用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的列舉和分析,引導學生思考并得出結論,從而完成教學目標任務。由于法律條文比較枯燥,而案例都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因而案例教學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法律都是規(guī)范人的具體行為,通過案例分析可以將法律解釋得更加透徹,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報刊、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收集相關案例,還可以從法院收集已經(jīng)審判過的一些案件作為案例。進行案例教學時,首先由教師做法條鏈接,簡要介紹一下相關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然后介紹具體的案情,再引導學生從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進行分析,并鼓勵學生結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展開討論,最后進行總結,在歸納相關知識點的同時要求學生進行感悟,真正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
例如,在講解擾亂公共秩序罪時,筆者列舉了一個中職生犯罪的案件為例。首先介紹法律規(guī)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然后介紹具體案情。張某是一所中等職業(yè)學校三年級的男生,與本校一名女生李某談戀愛。有一天張某發(fā)現(xiàn)李某與本校的男生王某關系曖昧,就責備李某不應該腳踩兩條船。李某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張某非常惱火,在放學路上強行攔截李某,不讓李某離開,并當眾辱罵李某,情節(jié)非常惡劣。后來李某報警,張某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這種現(xiàn)象在生活中是否常見,這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學生對這一案例很感興趣,積極討論,各抒己見。討論之后再進行法條鏈接,詳細解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項的具體規(guī)定。接著講述本案結果,檢察院以尋釁滋事罪向法院起訴,法院經(jīng)過審理查明了案件事實,認定張某犯尋釁滋事罪,考慮其有悔罪表現(xiàn),所以判處張某管制六個月,張某沒有上訴。隨后引導學生從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對張某犯罪進行分析,并要求學生結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展開討論。學生討論非常熱烈,都能大膽講出自己的觀點。最后總結,先歸納出尋釁滋事罪的構成要件,再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許多學生踴躍發(fā)言,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沒有想到這樣的行為會觸犯刑法,還會被法院認定為犯罪。大家都感到學習法律太重要了,法盲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2.組織學生觀看庭審
組織學生觀看庭審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法制教育方法。尤其是刑事犯罪案件,如果讓學生觀看庭審,效果將會更佳。有些罪犯也曾經(jīng)在職業(yè)學校上學,他們在學生時代不重視法律知識的學習,法律素質低下,有些人甚至就是法盲,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接受法律審判時一般都會悔恨交加。這些案例能震撼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切身感受學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
3.舉辦法制講座
舉辦法制講座,尤其是講解社會上的熱點問題,也是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方法。筆者曾經(jīng)舉辦一場有關交通安全的專題法制講座,采用以案說法的形式,通過每件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總結出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重要性?,F(xiàn)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汽車越來越普及,但人們的交通法規(guī)意識并沒有跟上,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對包括學生在內的所有交通參與者都造成了巨大威脅。遵守交通法規(guī)應從我做起,通過專題法制講座大大提升學生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自覺性,紛紛表示不能再拿生命開玩笑,一定會關愛生命,文明出行。還可以邀請公檢法等單位的專家或律師等社會各界法律人士來學校舉辦法制講座,彌補法制教材內容的不足,進一步充實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程步斌.提高對中職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分析[J].教育界,2012,(16).
[2]梁艷.提升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初探[J].法制與經(jīng)濟,2012,(7).
[3]李永太.增強學生法制教育實效性淺析[J].管理觀察,2013,(2).
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1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