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集約化畜牧業(yè)的發(fā)展,高溫對養(yǎng)豬生產的危害日益嚴重。由此造成的熱應激使豬的代謝受到不良影響,導致生產性能下降,免疫力降低,可能誘發(fā)各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給生產者帶來巨大損失。
臨床癥狀:
豬只主要表現(xiàn)為拒食,肌肉松弛,熱性喘息,心率加快,嗜睡懶動。除了上述癥狀外,種公豬表現(xiàn)性欲低下、精液品質下降,精子數(shù)量減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種母豬空懷及后備母豬乏情或行為乏情(發(fā)情表現(xiàn)不明顯但是可以排卵);妊娠母豬出現(xiàn)流產、早產、弱產、死胎。哺乳母豬采食低,泌乳量少,泌乳期失重增加。仔豬生長不良,成活率低,斷奶仔豬體重小,育成育肥豬采食量低下,增重緩慢等。
防控措施:
一、飼養(yǎng)管理
(一)提高豬舍隔熱效果
通過合理選擇豬舍建筑地點(通風開闊地帶)及豬舍的朝向(坐北朝南)和間距(增加豬舍的跨度),舍前種植高大挺拔的樹木以遮蔭,加強豬場的綠化,采用隔熱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等方法來加強豬舍的隔熱防暑。最好設天棚,天棚內填充一些隔熱材料,如鋸沫、珍珠巖等。盡量加大墻體的厚度,豬舍外墻面用水泥抹光,最好砌空心墻或在墻內加隔熱材料。
(二)加強豬舍通風
增加畜舍的空氣流通能有效地降低畜舍環(huán)境溫度,減輕熱應激對生豬的危害。通風有自然通風和機械強制通風兩種方式。如單靠開門窗自然通風仍不能降低舍溫,可采取機械通風,在進風口或山墻上安裝風機,掛濕草簾等。
(三)蒸發(fā)降溫
由于豬的汗腺不發(fā)達,在炎熱季節(jié)應施以人工輔助的蒸發(fā)降溫。通過安裝灑水和噴冷氣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畜舍溫度,養(yǎng)豬生產中主要采用直接蒸發(fā)降溫方式,其按照是否打濕豬體又可分為直接降溫(打濕豬體)和降低環(huán)境溫度(不打濕豬體)以及二者兼有等多種方式。目前國內外養(yǎng)豬生產中主要的降溫系統(tǒng)有濕墊風機降溫系統(tǒng)和噴淋降溫系統(tǒng)。
(四)加強飼養(yǎng)管理
適當減低豬的飼養(yǎng)密度,少用或不用墊料,讓豬直接趴臥在水泥地面上,有利于緩解熱應激對豬的不利影響。此外,應考慮熱應激下豬的采食行為規(guī)律:夜間和凌晨采食為主,采取夜間和凌晨飼喂,并提供足夠的飲水。夏季避免在9:00—19:00驅趕豬只(如分群、轉欄等生產操作)。
二、營養(yǎng)調控措施
(一)調整日糧營養(yǎng)水平
由于豬在熱應激條件下采食量減少,能量攝入難以滿足其營養(yǎng)需求,適當提高日糧中的能量水平,可保證豬每日所需能量的絕對攝入量,從而減緩熱應激。高溫季節(jié)在豬日糧中用油脂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可使其獲得較高的生產凈能,同時改善飼料適口性,提高采食量,進而促進豬的生長。在高溫條件下,日糧添加2%~3%混合脂肪是提高日糧能量水平、穩(wěn)定豬增長速度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在日糧賴氨酸供應不足時,該效果明顯。此外,在動物日糧中添加乳糖、蔗糖等也能緩解應激期間的能量攝入不足問題,同時可選取新鮮優(yōu)質的原料,降低飼料中粗纖維的水平。
(二)使用添加劑
1. 維生素(VC)
VC作為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原料,滿足應激時對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需要,同時作為肉堿的合成原料,以維持長鏈脂肪酸的氧化供能,為高溫應激時的喘氣散熱供能,另外維持較高的采食量,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供給抵抗熱應激的不利影響。在肥育豬每公斤日糧中添加400毫克 VC能緩解熱應激,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效促進采食,提高生產性能。
2. 微量元素
在高溫環(huán)境中,每公斤日糧以吡啶羧酸鉻形式補加鉻300微克,可阻止血漿鉻因熱應激而造成的顯著下降,使豬的血漿皮質醇濃度、尿素氮水平不因高溫應激而上升,血漿總蛋白不因高溫應激而顯著下降,從而起到了緩解高溫應激作用。
3. 添加電解質
高溫時,豬體內的鈉和氯的排出減少,鉀和碳酸鹽的排出量增加,影響了離子平衡。氯化鉀具有維持細胞內滲透壓和機體酸堿平衡的作用。在熱應激時血鉀降低,有必要在日糧或飲水中補充鉀,緩解應激。在豬基礎日糧中添加0.1%~0.2%的小蘇打對預防豬夏季熱應激具有良好的效果。
上海市青浦區(qū)夏陽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金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