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舜
摘 要:對早播遲栽中稻的穗數、生育期及產量構成因素和產量進行了研究探討,結果表明,不同的播期、品種及處理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早播遲栽比遲播早栽大田生長期長24d,延長水稻的營養(yǎng)生長時間,故而增加有效穗和千粒重。
關鍵詞:中稻;早播遲栽;產量;形成特點
中圖分類號 S511.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05-28-02
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種植業(yè)也相應地起著一定的變化,尤其是在耕作制度方面,出現了雙季稻面積縮減,單季稻面積擴大的趨勢。我區(qū)目前中稻生產面積達到1.07萬hm2,在糧食總產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時就我地實際情況來看,在山區(qū)中稻播后常遇干旱,等水栽秧,秧齡很長,即使遲播早栽,由于縮短了中稻大田營養(yǎng)生長期,致使中稻產量不高,因而需要早播遲栽,試圖通過延長或縮短秧齡的辦法,以達到調控的目的。這不僅能相對地限制某些不良因子(特別是氣候)的影響,而且還可人為地調節(jié)栽插時間、茬口,緩和勞力與季節(jié)緊張的矛盾,起到避災保收的效果,以利后茬(午季作物)的安排。鑒此,筆者對早播遲栽中稻產量形成特點等進行了3a的研究探討,實驗結果表明,就不同的年份,參試有限的品種而言,早播遲栽的中稻產量較中播中栽或遲播早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產?,F將2012年進行的單項試驗與結果淺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區(qū)安排在貴池區(qū)梅村鄉(xiāng)雙豐村承包大戶的承包田塊,肥力中等;前作冬閑田,灌溉條件較好。供試品種為中秈3種熟期的特優(yōu)559、豐兩優(yōu)1號、綠優(yōu)1號。試驗分早播遲栽、中播中栽、遲播早栽共9個處理組合。
試驗各品種分別于4月1日、4月15日、4月30日播種,每個播期之間做子埂,以防串水、串肥,并且每個播期都挖有排水溝,做到各自單獨排灌。秧齡相應控制在55d、40d、30d。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1㎡。穴插基本苗3本(苗),播種量均為60kg/667m2。秧田基肥、斷奶肥、送嫁肥均為667m2各施尿素10kg;本田基肥碳按25kg/667m2,追肥3次并耘草計尿素22.5kg。本實驗育秧均采用小弓棚旱育秧。
性狀考察及生物統(tǒng)計方法:每處理各重復定點10穴逐日考察莖蘗、有效穗等性狀;成熟時每1小區(qū)定點取樣5穴,每1處理共撥15穴植株進行室內考種,作為原始數據。每個小區(qū)單獨收割打凈曬干稱重計產,同時進行產量結果方差和新復極差分析。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試驗各小區(qū)產量見表1。對各小區(qū)產量進行了F值測驗,品種及處理間存在極顯著差異。品種與處理之間的互作差異不顯著,說明不論是中秈早熟或遲熟品種,對播栽的反應都是一致的。
3 早播遲栽的增產效應
試驗表明,早播遲栽中稻產量結構的特點是:667m2穗數較多,每穗粒數稍少,千粒重有高有低。這一產量結構的形成是由早播遲栽中稻的生長發(fā)育特點所決定的。一是營養(yǎng)生長期長,苗情基礎好;二是大田分蘗期短,有效穗多。其增產效應有如下幾點:
(1)早播遲栽中稻之所以顯著增產,是由于667m2穗數較多;早播遲栽的比中播中栽的穗數多1.83萬,多7.8%;比遲播早栽的多3.25萬,多14.8%。早播遲栽每穗實粒數僅比中播中栽的少5.3粒;但比遲播早栽的多7.1粒。早播遲栽的千粒重要比中播中栽和遲播早栽的重0.9g、0.56g。(見表3)
(4)由于早播遲栽秧齡長,秧田便于管理,集中施肥,治蟲防病,加上大田植株分布均勻,充分利用了空間,個體營養(yǎng)條件好,光能利用率高,因此光合產物豐富,籽粒充實飽滿,空殼粒少。但早播遲栽要特別注意做到稀播帶大蘗壯秧及拔節(jié)孕穗粒肥的及時合理施用,以免因秧苗素質差、中后期脫肥而致使產量大幅度下降。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