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潔
我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醞釀調研、自身定位階段;設計研發(fā)、課程實施階段;反饋梳理、完善調整階段。在國學校本課程研發(fā)實施的這三年中,學校做實了課程建設,使教師提升了文化底蘊,學生得到了成長。
樹立利于凸顯學校特色的課程理念
古代六藝之學(禮、樂、射、御、書、術)是古代對人進行綜合技能訓練的主要內容。我們的校本課程融合了當代教育的理念和時代需要,舍去了射箭(射)、駕車(御)兩種技藝,將其替換為“弈”和“武”,借棋道與武德涵養(yǎng)身心,也給其他“四藝”重新做了注腳。最終在提煉、增補、修改的基礎上,形成了 “新六藝”,即“禮、樂、弈、武、書、術”,從多個角度為學生建立起一個可觀、可聽、可觸、可賞的立體國學系統(tǒng)。
自主設計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課程內容
制定學校國學校本課程綱要。綱要以文化育人的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具體介紹了“新六藝”的制定原則、目標內容和活動參考等,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建議。
突出“禮”和“書”的規(guī)范與經典誦讀。從課時比例上,“書”這一單元占總課時量的38%,體現了學校重視經典吟誦、積累、感悟的設計思想。“禮”除了安排專有課時外,還在其他課堂中以行為規(guī)范的方式再現、體驗、實踐。
帶領高年級段學生走進古圣先賢。鑒于高年級學生的理解力,我們選擇承載圣賢思想精神的《論語》、《大學》以及《古文觀止》與學生同讀共議,讓孩子們理解中華思想的內涵,在濡染熏陶下孕育一顆中國心。
在研討中斟酌修訂國學教材與學材。2008年學校成立了國學校本課程研發(fā)小組推進校本課程實施。小組成員結合課程綱要及各年級課程框架,設計編撰了供1—6年級上下學期使用的教材與學材。教材的編寫以新“六藝”為單元框架,統(tǒng)合相關的學習內容,課時教材則體現對學習主題的要素分解,并借助文字和圖片呈現學習資源。研發(fā)組還設計開發(fā)與之配套的學材,學材在設計上更注重對教材內容的拓展,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搜集資料、課后延伸等。
追求利于學生知行統(tǒng)一的課程方式
我校國學校本課程以學生的興趣與需求為出發(fā)點,以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力求體現“適合學生學習的國學,適合學生參加的國學,體現行為表現的國學,體現教育深刻的國學”的課程設計思想。
行國學理念重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為了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活動中有所收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了多渠道的參與體驗方式讓孩子們感知。如學習古禮時,老師帶領學生實際模擬,創(chuàng)設拜訪、待客等人際交往情境,引導學生感受古人對禮儀的重視。
多彩的國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努力營造國學氛圍,借助一系列具有文化馨香的國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國學、品國學”的熱潮。2009年9月1日學校正式啟動《國學》校本課程,同時召開了一年級新生的開筆禮。隆重的開筆儀式,具有強烈的儀式感,它讓學生在踏進校門之始便感受到厚重靜雅的古代文化,從心理上對即將開始的學習生活滿懷期待,而其他年級在觀禮過程中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學校每學期召開“開心學國學”知識競賽,激勵孩子們走進國學精粹,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學校還推出校園文化周,開展了“國學課堂”這一主題活動。以新“六藝”為依托的“京劇”、“圍棋”、“詩社”等七個國學課堂均由學生精心設計、自主策劃,課堂的講解員也是由學生擔任。它的開設,一方面是對國學校本課程的豐富和拓展,一方面是對所學知識內容的回顧和梳理。
通過課程研發(fā)、建設與實施,教師的課程意識明顯提高,在教學中他們不再只是實施者,而是課程的生產者和設計者,提升了對教學觀、質量觀的認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彼囊馑际侨瞬粌H要每天光明自己的“明德”,而且要去“新民”,去影響周圍的人。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僅要提升自己,使面貌日新,更要努力“新民”,使學生好的德行得以昭示,并將“明德”和“新民”的工作做到“至善”的境界,這就是“人文日新”,它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 編輯 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