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芳,項玉英,王伯誠,陳銀龍
(浙江省臺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臨海 317000)
近年來,隨著臺州市草莓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銷量不斷遞增,莓農迫切希望通過對草莓品種的更新換代來尋求該產業(yè)的利益最大化。紅頰草莓具有長勢旺、產量高、果型大、食味佳、外觀美觀、耐貯運和商品性好等優(yōu)點,是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優(yōu)良新品種[1]。自引進以來,面積逐年提升,種苗供不應求,深受莓農歡迎,目前已成為臺州市的當家品種。草莓繁殖主要通過匍匐莖分株繁殖提供種苗,繁殖系數低,易感染病毒,產量和品質下降,影響其經濟價值,成為阻礙草莓生產的主要問題。應用離體快繁技術不僅可以解決大量優(yōu)質草莓種苗的供應,有利于品種提純和更新,而且還可用于脫毒和無病毒種苗繁殖,加快新品種推廣。
試驗選用仙居縣田市鎮(zhèn)提供的草莓新品種紅頰,取其長勢好、無病蟲健壯母株的匍匐莖尖作為外植體。
草莓莖尖誘導培養(yǎng)基為MS+6-BA 0.50mg·L-1+NAA 0.01mg· L-1[2];增殖培養(yǎng)基為MS+NAA 0.02mg· L-1+6-BA(0.05,0.10,0.20,0.50,1.00,1.50mg·L-1),共 6個;生根培養(yǎng)基分別為1/2MS+0.1%AC,1/2MS+NAA 0.02 ~ 0.05mg·L-1+0.1%AC、1/2MS+IBA 0.02 ~ 0.05mg·L-1+0.1%AC[3],共 5 個上述培養(yǎng)基中添加白砂糖30 g·L-1、瓊脂粉5 g·L-1,pH值5.8;培養(yǎng)室培養(yǎng)溫度為 (23±2)℃,光照強度為1500 lx,光照時間為10 h·d-1。然后觀察記載采用不同組培技術的培養(yǎng)效果,最后將長根苗移栽到事先準備好的3種不同基質配比的穴盤里,觀察其移栽成活率。
移栽方法采用杭州錦海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金色3號育苗基質,草莓長根苗移栽到金色3號與珍珠巖按體積不同配比的基質中,移栽前將2種基質澆水拌均,移栽后再用灑水壺灑水定根,適當遮蔭,保持基質濕潤。
將選取的材料用自來水沖洗1 h,然后置于無菌操作臺上,用75%酒精振蕩消毒20 s,再用0.1%升汞加Twin-80消毒8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5~6次,然后在無菌條件下切取0.5 cm左右長的莖尖,分別接到事先配制好的誘導培養(yǎng)基上。15 d后基部即有愈傷組織形成,以后愈傷組織塊上慢慢分化出密密的綠色小芽,但這些小芽細弱且生長緩慢。
將叢生芽分割開來,分別接到不同的增殖培養(yǎng)基中,觀察在各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情況 (表1)。處理1與2在20 d后其基部就有多個增殖芽出現,生長較快、植株健壯。如將基部的幼芽切成單芽繼續(xù)繼代培養(yǎng),以此方法反復繼代可獲取大量的增殖芽,增殖系數為4~5,且叢芽生長健壯濃綠,繼代周期適宜,一般為30~35 d;處理3與4上部零星葉片有玻璃化,生長較快;而6-BA濃度大于1.00mg·L-1的處理5與6形成的叢芽生長緩慢,莖葉變脆硬,易碎,繼代困難,盡至無法接種繼代,有效苗很少;隨著6-BA濃度的增加,玻璃化程度有加重趨勢,因此最適增殖培養(yǎng)基配方為MS+6-BA 0.10mg·L-1+NAA 0.02mg·L-1。此外,室內光照強度與培養(yǎng)溫度對試管苗生長影響也較大,如溫度超過25℃,玻璃苗現象嚴重,試管苗最適培養(yǎng)溫度為22 ~25℃,最適光照強度為1500 lx。
把增殖培養(yǎng)基中的叢生植株取出,將叢芽分切成單芽轉接到各個生根培養(yǎng)基中,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從表2可以看出,紅頰草莓的增殖芽在添加激素IBA的處理4與處理5中生長快、長勢旺盛,25 d可長成高4~5 cm、具有5~6根左右新根的健壯植株,生根率達100%。而添加NAA則誘導了根部愈傷組織發(fā)生,方能生根,但根毛細弱,清洗麻煩且易傷害根系,移栽成活率較低,不適合作為生根培養(yǎng)基添加的激素??梢娫?/2MS培養(yǎng)基中添加IBA可以促進生根[4],提高平均根數,所以最適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MS+IBA 0.05mg·L-1+0.10%AC。
表1 不同激素濃度對試管苗增殖與株高的影響
表2 不同激素與濃度對誘導生根與長勢的影響
將長根苗移至常溫條件下室內煉苗,接受窗外散射光照射,經過1周左右的鍛煉后,可見幼苗莖稈顏色變深,最好轉為紫紅色,表明幼苗已經具備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生理條件,此時即可選擇晴天進行移栽[5]。移栽時將培養(yǎng)瓶內的小苗輕輕取出,用清水將根部附著的瓊脂清洗干凈,盡量不傷及根系。
經試驗,紅頰草莓長根苗適宜移栽到金色3號與珍珠巖按體積比1∶2混合基質中,移栽前將2種基質澆水拌均,移栽后再用灑水壺灑水定根,適當遮蔭,保持基質濕潤,長根苗移栽成活率達100%,無根苗成活率也比較高 (表3)。
表3 不同種類基質配比對移栽成活率的影響
另據試驗經驗,放置穴盤苗的環(huán)境不容忽視,若直接放置在悶熱的連棟大棚或普通的塑料大棚里,即使蓋上遮陽網成活率也會很低。穴盤苗宜放置在尼龍薄膜小拱棚內,小拱棚兩頭揭開,一直保持空氣流暢,在小拱棚外面再搭置一層遮陽網,遮陽網高度適宜,以便于工作人員管理操作。放置穴盤的地面移栽的前1 d灌熱開水殺蟲消毒1次;移栽后若高溫天氣,每天揭膜噴水1次,若天氣比較陰涼,3~5 d噴1次水。
試驗結果表明,草莓紅頰莖尖誘導培養(yǎng)基為MS+6-BA 0.50mg·L-1+NAA 0.01mg·L-1,最適增殖培養(yǎng)基為 MS+6-BA 0.10mg·L-1+NAA 0.02mg·L-1,增殖系數可達4~5,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MS+IBA 0.05mg·L-1+0.1%AC。在此過程中,要防止試管苗玻璃化現象,措施是降低激素6-BA濃度,同時可結合降低室內培養(yǎng)溫度與光照強度;生根誘導階段,在1/2MS培養(yǎng)基中添加IBA可以促進生根,提高平均根數,而添加NAA則誘導了根部愈傷組織發(fā)生,雖大部分能生根,但根毛細弱,清洗麻煩且易傷害根系,移栽成活率較低,不適宜作為生根培養(yǎng)基添加的激素。
試驗中長根苗適宜移栽到金色3號與珍珠巖按體積比1∶2混合基質中,移栽成活率達到100%,甚至有些無根苗成活率也比較高。另外穴盤苗的放置環(huán)境與地面消毒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陳懷勐,高麗,路河,等.紅顏草莓莖尖組培脫毒苗技術研究 [J].生物技術,2011(1):6-8.
[2]郭月玲,解振強,王永平,等.我國草莓組織培養(yǎng)生產研究現狀及前景 [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0(6):12-13.
[3]譚文澄.觀賞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7:143.
[4]孫永平,高年春,張瓊,等.紅頰草莓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1(5):63-64.
[5]狄文偉.草莓組織培養(yǎng)苗的馴化技術 [J].蔬菜,201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