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文
經(jīng)典名著“遭遇”3D改編——《了不起的蓋茨比》影評
王宜文
在電影結(jié)尾處,尼克·卡羅威鄭重地在手稿“GATSBY”前面加上了“THE GREAT”,賦予了他的主人公以“了不起”的價值。其實,早在1925年就有一只筆簽下了這一稱號,當時,年輕的菲茨杰拉德出版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篇幅不長的小說,如同里面描述的那束神奇的綠光一樣,透射進不同時代美國人的心靈。在任何一個時刻翻開小說,人們都會看到那個至死都不明了命運的蓋茨比還在幽靈般隔岸窺望著,眼里充滿欲望和野心;與蓋茨比不同,幾乎所有讀者都隔岸觀火般洞悉蓋茨比的悲劇和他必然的命運。這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蓋茨比本人實在沒有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是蓋茨比總是讓我們想到自己,我們何嘗不是像他一樣,總是徘徊在沉沉夜靄中,不由自主地被那道迷幻飄渺的綠光所吸引,而忘記了真正的自我呢?
《了不起的蓋茨比》被改編成電影并不新奇,早在1926年就有了默片本,之后數(shù)度改編,2013年更是出現(xiàn)了這部場景輝煌美奐的3D版?;谛≌f在美國的深刻影響力和熟識度,評論界和觀眾對影片的議論與指責是可想而知的。文字和影像兩種不同媒介在表現(xiàn)和揭示人物及其命運方面明顯不同,打動讀者和觀眾的方式更是迥異,其間的落差便成為眾說紛紜的緣由。如,作為主角的蓋茨比竟然在小說的第三章才正式出場,尼克·卡羅威這樣回憶:“他心領(lǐng)神會地一笑……這是極為罕見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你一輩子也不過能遇見一二次。它面對——或者似乎面對——整個永恒的世界一剎那,然后就凝注在你身上,對你表現(xiàn)出不可抗拒的偏愛。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樂于相信你自己那樣,并且教你放心他對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時希望給予別人的印象?!保ㄕ詶钊示醋g本)這或許是菲茨杰拉德最為精彩的人物描述,但這也是諸如“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林黛玉”式的描述,這樣意味深長的笑容縱然是落在最具表演才能的男星迪卡普里奧臉上,仍是遺憾的直露和淺表,更不要說,這部深刻觸及讀者心靈的寓言式作品轉(zhuǎn)換成了好萊塢紅男綠女的悲歡故事,如果沒有菲茨杰拉德和小說,或許接納的程度要好很多。
為什么要再次改編《了不起的蓋茨比》,而且要用全3D的格式,新版電影帶給觀眾什么樣的新體驗?其實,這個問題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這部影片不是孤例和個案,之前,法國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英國2012,導演湯姆·霍珀)和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英國2012,導演喬·懷特)等十九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經(jīng)典文學都再次搬上銀幕,且都取得了不俗成就。這些文學巨匠的作品表現(xiàn)了深刻的社會矛盾和強烈的人道主義批判,巍峨如高山般成為人類精神的積淀與源泉。在新版改編上,以上兩部作品淡化了具有時代特性的社會主題,不約而同地從形式感和個性化上入手,塑造了當代意識明顯的新安娜、新冉阿讓、新沙威形象,數(shù)字技術(shù)融入了十九世紀的經(jīng)典敘事中,并引領(lǐng)歷史場景幻化和飛升起來。以上改編都不復具有原著的厚度和力度,也不再追求傳統(tǒng)改編的真實性、還原性和完整性,但敘事效果和感染程度也是傳統(tǒng)紙媒介無法企及和想象的。
《了不起的蓋茨比》并不同于以上兩部作品的大改觀,至少在尊重原著方面是恪守了還原性。熟悉小說原著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巴茲·魯赫曼執(zhí)導的這部美國影片無論是敘事結(jié)構(gòu)還是人物語言基本沿襲了原著,甚至還直接把小說的文字原文投影到3D的立體空間里。由于過于忠實原著,在幾個人物核心沖突的場景中,人物都是操持著原著的語言,調(diào)度有些僵硬,近乎某種舞臺劇效果。(這部影片其實也可以視為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學3D改編的一次嘗試,一般來說,3D更能展示想象性的大場景,如何在立體空間里處理人物間細致的對話與反應,需要電影語言的調(diào)試和規(guī)范,在這方面,即使好萊塢,也仍然在路上。)《了不起的蓋茨比》與以上兩部影片相同的地方也是淡化了原著的社會沖突。在某種程度上,小說是菲茨杰拉德的激憤之作,他之所以將同情和悲憫投注到蓋茨比身上,并且不無自戀地認為,“他們(湯姆、黛西等上流社會人物)是一幫混蛋”,“他們那一幫子都放在一起都比不上你”,他本人深刻體驗到了當時社會的各種壁壘和隔閡,充溢著憤世嫉俗的情感,并將之寓言化為小說。甚至有人將小說主題簡單概括為“窮小子不能娶千金小姐”,這恰恰是菲茨杰拉德本人的親身經(jīng)歷。盡管菲茨杰拉德所處的時代已不同于雨果和托爾斯泰,但在核心主題上,仍能看到文學傳統(tǒng)的延續(xù)?,F(xiàn)在的影片也通過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和語言,點出了階層、種族等隔閡,但落到當代社會,這些矛盾在美國已經(jīng)大為緩解,不再作為敘事核心,而是更多作為敘事背景和策略呈現(xiàn)的。
影片最為成功的地方,顯然是借助小說的背景和故事,展示了美國20世紀20年代那個奢靡浮華的時代。讀小說原著,雖然也有喧鬧奢華場面的描述,但大都是白描式的,并不具有十足強烈的沖擊力。進入新世紀的電影,數(shù)字技術(shù)不斷提升編制銀幕夢幻的能力。對于新版改編者們來說,營造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將電影再造空間和時間的可能發(fā)揮到極致,成為其重要的方向。菲茨杰拉德和他的小說在新世紀再度被發(fā)掘,故事和人物本身所負載的價值和意義雖然如影相隨,但最奪目和吸引人的地方已然讓位于那個虛擬出的時代場景和那個影像背后具有無限潛能的電影機器。一些評論者和觀眾在面對新版《了不起的蓋茨比》時或啞然失聲或茫然失措或憤然抨擊,或許讓其不適應的并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其背后正在改變電影的強大力量,好萊塢和電影顯然正在獲得更為強大、更為匪夷所思的力量,甚至可以虛擬出歷史和存在。這可能是個趨勢,但是好?是壞?怎么判斷呢?
菲茨杰拉德在其散文《爵士時代的回聲》中寫到:“這是奇跡的時代,這是藝術(shù)的時代,這是富余的時代,這是諷刺的時代”。熱鬧喧騰、浮華奢靡的美國二十年代也由此被命名為“爵士時代”。這個概括對于當代美國社會或許并未完全過時,但對于當代中國來說,卻是恰當不過的隱喻。電影延用了小說原著中的一個意象:在通往紐約的必經(jīng)路口有一個廢棄的廣告牌,上面繪制的??藸柋ご蠓蜿幱舻难劬κ冀K俯視著蕓蕓眾生,那些飛蛾撲火般奔向繁華都會“尋夢”的人們都無一不在其審視下。菲茨杰拉德是有遠見的,小說出版數(shù)年后,1929年席卷全美的經(jīng)濟危機就驚醒了“美國夢”,眾多“蓋茨比”式的人物所幻想的以“物質(zhì)”滿足換取幸福的迷夢瞬間瓦解。
蓋茨比還徘徊在紐約欲望的河岸邊,物欲蒸騰中的國人要小心了,你要過去與他為伍嗎?
王宜文:北京師范大學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