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惠明,魏小平,張麗梅,張東梅(廣州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510120)
血細胞計數是臨床各科疾病篩查、診斷等的常規(guī)試驗。國內五分類分析儀的使用已經非常普及,其中大多數用于住院患者血細胞分析。本院于2008年將1臺五分類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儀應用于門診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現將該儀器對門診患者篩查效果進行評價,報道如下。
1.1 檢測對象 本院門診患者1 000例,男660例,女340例,年齡3~70歲。就診科室主要分布于急診科、婦產科、呼吸科、體檢中心、兒科以及其他科室。
1.2 儀器與試劑 日本Sysmex公司生產的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儀配套試劑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真空采血管。瑞氏染液。
1.3 檢測方法
1.3.1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儀機檢 抽取1 000例患者靜脈血用EDTA-K2抗凝,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上機分析。
1.3.2 人工顯微鏡鏡檢 對1 000例患者靜脈抗凝血涂片進行血片復檢,同時推2張血片,每張涂片都計數200個白細胞,白細胞計數分類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1]。經瑞氏染色后,由經驗豐富的檢驗師對血涂片采用雙盲法進行分類,觀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分布、大小、形態(tài),有無幼稚細胞等。2人計數結果的均值與Sysmex XE-2100的白細胞分類結果進行比較。各種血細胞形態(tài)的分類按照許文榮[2]描述的細胞形態(tài)來進行判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診斷靈敏度=TP/(TP+FN)×100%,診斷特異性=TN/(TN+FP)×100%,陽性預測值=TP/(TP+FP)×100%,陰性預測值=TN/(TN+FN)×100%,總有效率=(TP+TN)/(TP+FP+TN+FN)×100%(注:TP為真陽性,TN為真陰性,FP為假陽性,FN為假陰性)。方法對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儀和人工顯微鏡鏡檢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儀器的篩檢效果。
2.1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儀檢測結果出現解釋性(IP)信息的情況分析 1 000例門診患者的血常規(guī)結果中共有120例標本出現IP信息,其細胞分布見表1。出現IP信息的120例患者就診科室分布是急診科44例,婦產科26例,呼吸科23例,體檢中心12例,兒科10例,外科2例,內科3例。
表1 3種血細胞出現IP信息情況分析(n)
2.2 白細胞報警系統(tǒng)對異常細胞檢測能力的評估
2.2.1 出現可疑IP信息的類型及含義 可疑IP信息的類型及含義分別是 WBC-A-S為白細胞散射圖異常;Blasts為出現原始粒細胞;Imm Gran為出現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細胞;Left shift為出現中性桿狀粒細胞;Atypical Ly為出現異形淋巴細胞或漿細胞;Abn Ly/-B為出現淋巴細胞或原始淋巴細胞增多;Fragments為紅細胞碎片;Iron Def為缺鐵性;Plt Clumps為血小板凝集。
2.2.2 Sysmex XE2100白細胞分類與顯微鏡分類結果 見表2。
表2 XE-2100白細胞分類與顯微鏡分類結果比較(n)
2.2.3 白細胞可疑IP信息出現的次數及其假陽性率 69例IP信息標本共出現可疑警號80個,分別出現次數及其顯微鏡復檢結果見表3。
表3 白細胞可疑IP信息出現的次數及其假陽性(n)
2.3 紅細胞、血小板報警系統(tǒng)對異常細胞檢測能力的評估紅細胞21例IP信息標本共出現可疑警號22個,血小板6例IP信息標本出現可疑警號6個,出現次數及其顯微鏡復檢結果見表4。
表4 紅細胞和血小板可疑IP信息出現的次數及其假陽性
血細胞計數儀是目前國內外臨床檢驗最常用的篩檢儀器,由于五分類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可以通過對血細胞的計數、檢測圖形和多參數進行綜合分析,對血液病及相關疾病有重要的篩查意義。因此國內大多數醫(yī)院臨床均已應用五分類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但還有多數醫(yī)院門診還是用三分群的血細胞計數儀,因其原理主要是電阻抗法,主要反映細胞的數量和體積大小,不能準確區(qū)分體積相似的細胞,故篩查效率不高[3]。
本文所使用的XE-2100五分類血細胞計數儀的檢測原理是利用了多種分析方法,其應用專用的 WBC/BAsO和 WBC DIFF檢測通道、半導體激光流式細胞原理結合細胞化學熒光染色技術對血細胞進行檢測。通過檢測綜合分析獲得關于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IP信息(分為異常IP信息和可疑IP信息)[4]。當半導體激光照射被檢細胞時,依據每個細胞產生的3種信號來分辨細胞,前向散射光反映細胞的體積,側向散射光反映細胞內容物,如核和顆粒等,側向熒光反映細胞內DNA和RNA的含量,并得到細胞散點圖和用細胞直方圖直觀表示,從而保證了白細胞分類的質量。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了1 000例門診患者應用XE-2100五分類血細胞計數儀檢測所獲得的IP信息及手工分類結果,其中白細胞檢出報警系統(tǒng)的特異性為98.9%,靈敏度為100.0%,陽性預測值為85.5%,陰性預測值為100.0%,總有效率為99.0%,提示了該儀器在白細胞分類上能及時有效地提示檢驗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鏡檢,保證血常規(guī)檢測快速和準確。紅細胞在紅細胞碎片及細胞大小不等方面具有篩查價值,至于紅細胞的異常形態(tài)在IP信息中如何反應則需進一步探討。血小板的報警信息主要是血小板聚集,主要是對標本采集的質量控制有一定的意義。同時XE-2100有2個通道檢測血小板,阻抗法檢測受小紅細胞、紅細胞碎片、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影響某些標本血小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半導體激光加熒光染料染色進行血小板計數的方法(光學法)與流式細胞術法手工法相關性好[5],不受上述因素影響,可作為血小板計數復檢的方法,避免手工計數血小板的繁瑣,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本研究還對該1 000例門診患者IP信息分布的科室進行統(tǒng)計,按出現IP信息由多到少依次為急診科、婦產科、呼吸科、體檢中心、兒科及其他科室。由于急診科患者多為急性或病情較嚴重,所以出現IP信息的最多,血細胞數量及質量多有問題,需人工復檢率最高;婦產科、呼吸科患者多由于感染導致血液出現“核左移”及“幼稚粒細胞”,也需要人工復檢;另一方面,由于本院把血細胞分析的體檢標本都放在門診完成,標本量多,所以出現IP信息比其他科室要高,提示的多為紅細胞的IP信息,例如提示貧血、紅細胞大小不等、小紅細胞、低色素等,有時也可以篩查出白血病[6-7]。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門診患者病種復雜,人數眾多,更需要五分類血細胞計數儀進行準確篩檢,以保證患者能分配到合適的科室并得到快速診斷和及時治療。
[1] National Cc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Document H20-A.approved stand[J].Wayne,PA,USA:NCCLS,1992.
[2] 許文榮.臨床血液學與檢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6-63.
[3] 熊立凡,劉成玉.臨床檢驗基礎[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28.
[4] Herklote R,Huber AR.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leukocyte differential on the XE-2100[J].Sysmex J Int,2001,11:8-21.
[5] 曾婷婷,左成華,郭曼英,等.光學法血小板計數作為低血小板標本復檢方法的可行性研究[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07,22(6):39-41.
[6] 姜波,吳紅,陳世鋒,等.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異常報警信息的分析及臨床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29(11):1013-1016.
[7] 余紅亞,陳安林.ADVIA-120血細胞分析儀異常細胞報警的可信度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4):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