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肖 宮,肖桂林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湖南 長沙410008)
毒蕈中毒是湖南地區(qū)常見急診,本科自2002年以來采用靈芝煎劑治療鵝膏毒蕈中毒取得顯著療效。但由于靈芝煎劑口感差,煎煮費時,患者依從性差且受條件制約,筆者采用靈芝膠囊代替靈芝煎劑治療鵝膏毒蕈中毒,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本院急診科2009~2011年就診的鵝膏毒蕈中毒的患者共69例,其中輕癥組15例,中癥組22例,重癥組32例。重癥組32例設(shè)為治療組,以本科歷史資料2002~2005年收治鵝膏毒蕈中毒重癥34例為對照組[1]。(1)輕癥組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11歲,平均年齡(41.2±2.3)歲。(2)中癥組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最大年齡69歲,最小年齡10歲,平均年齡(39.9±3.6)歲。輕中癥組全部病例均有食用野菌后至出現(xiàn)胃腸道癥狀的潛伏時間,最短為6 h,最長為11 h,平均為(7.8±3.1)h;食入野菌到本院就診時間,最短為6.7 h,最長為55 h,平均為(32.3±10.6)h;(3)重癥組(治療組)患者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9歲,平均年齡(40.1±2.1)歲。重癥組全部病例均有食用野菌后至出現(xiàn)胃腸道癥狀的潛伏時間,最短為5 h,最長為13 h,平均為(8.9±2.3)h;食入野菌到本院就診時間,最短為5.3 h,最長為70 h,平均為(41.2±11.5)h;(4)對照組患者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6歲,平均年齡(41.1±1.1)歲。全部病例均有食用野菌后至出現(xiàn)胃腸道癥狀的潛伏時間,最短為5.6 h,最長為12.4 h,平均為(9.1±2.1)h;食入野菌到本院就診時間,最短為5.7 h,最長為72 h,平均為(42.2±13.1)h。重癥組(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有采集野蘑菇史;(2)群體同時發(fā)?。唬?)有潛伏期(一般為3~12 h)、胃腸炎期(一般持續(xù)24~48 h)、假愈期(一般持續(xù)24~48 h)、內(nèi)臟損害期(持續(xù)時間較長)、恢復(fù)期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4)鑒定所食之蕈為鵝膏毒蕈(由湖南師范大學毒蕈研究所陳作紅教授鑒定)。
(1)輕癥:患者有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尚未出現(xiàn)黃疸及神志改變;(2)中癥:除消化道癥狀外,出現(xiàn)了黃疸(鞏膜黃染)或神志改變(幻覺、胡言亂語、躁狂、哭笑無常等);(3)重癥:患者有消化道癥狀,同時伴有黃疸和神志改變。
(1)輕癥組:給予靈芝膠囊(杭州民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Z33020902,每粒膠囊含靈芝0.27 g)10粒/次口服(或鼻飼),每2 h 1次;3 d后改為5粒/次口服,每4 h 1次;3 d后改為2粒/次口服,每4 h 1次;療程共10 d。(2)中癥組給予靈芝膠囊20粒/次口服(或鼻飼),每2 h 1次;3 d后改為10粒/次口服,每4 h 1次;3 d后改為5粒/次口服,每4 h 1次;療程共10 d。(3)重癥組(治療組)給予靈芝膠囊30粒/次口服(或鼻飼),每2 h 1次;3 d后改為20粒/次口服,每4 h 1次;3 d后改為10粒/次口服,每4 h 1次;療程共10 d。(4)對照組給予靈芝500 g加水2 500 m L煎煮成2 000 m L液體,每3 h口服(或鼻飼)1次,每次250 m L,療程7 d。
(1)臨床癥狀:嘔吐、腹痛、腹瀉、黃疸及神志變化等;(2)實驗室指標:血清總膽紅素(STB),血清總膽汁酸(BA),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于治療開始的當天、3、5、7、10 d各復(fù)查1次上述觀察指標。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有關(guān)檢測指標(STB、BA、ALT、AST)均恢復(fù)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消失,STB、BA、ALT、AST幾項指標明顯下降但未恢復(fù)正常(STB30~60μmol/L,BA20~35μmol/L,ALT80~200 U/L,AST80~200 U/L);有效:臨床癥狀好轉(zhuǎn),有關(guān)檢測指標下降,但未恢復(fù)正常(STB60~90μmol/L,BA35~50μmol/L,ALT200~500 U/L,AST200~500 U/L);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zhuǎn)(STB>90μmol/L,BA>50μmol/L,ALT>500 U/L,AST>500 U/L)。全部病例于治療后第10天進行療效評定。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輕、中、重3組療效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1 輕癥組 輕癥組的4項實驗室指標在第3天達到最高,此后迅速下降,在第10天完全恢復(fù)正常。除BA、ALT和AST值第1天與第7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項實驗室指標分別與1、3、5、7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見表2。
表2 輕癥組實驗指標變化比較 (n=15,±s)
表2 輕癥組實驗指標變化比較 (n=15,±s)
注:與第1天比較▲P<0.01;與第3天比較△P<0.01;與第5天比較#P<0.01;與第7天比較*P<0.01。
日 期 STB(μmol/L) BA(μmol/L) ALT(U/L) AST(U/L)第1天 16.95±6.12 10.11±3.20 40.13±6.98 50.11±4.89第3天 37.21±9.87▲ 19.14±8.02▲ 151.23±80.06▲ 611.25±130.08▲第5天 28.96±6.01▲△ 13.96±2.29▲△ 93.89±32.48▲△ 180.46±63.87▲△第7天 11.02±3.76▲△# 10.02±3.16△# 40.63±5.21△# 49.95±5.97△#第10天6.23±2.96▲△#* 5.12±2.45▲△#* 20.12±4.65▲△#* 30.01±2.15▲△#*
2.2.2 中癥組 中癥組的4項實驗室指標在第3天達到最高,此后迅速下降,在第10天完全恢復(fù)正常。除BA值第5天與第7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項實驗室指標分別與1、3、5、7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中癥組實驗指標變化比較 (n=22,±s)
表3 中癥組實驗指標變化比較 (n=22,±s)
注:與第1天比較▲P<0.01;與第3天比較△P<0.01;與第5天比較#P<0.01;與第7天比較*P<0.01。
日期 STB(μmol/L) BA(μmol/L) ALT(U/L) AST(U/L)第1天 22.35±10.25 16.53±5.45 66.31±12.41 85.71±16.53第3天 78.31±12.54▲ 49.56±12.47▲ 954.26±120.14▲1 500.01±346.32▲第5天 45.12±7.21▲△ 29.86±7.89▲△ 336.45±84.36▲△ 578.54±113.25▲△第7天 31.04±7.12▲△# 28.33±7.66▲△ 150.55±41.89▲△# 180.56±19.98▲△#第10天 7.89±3.24▲△#* 7.21±1.11▲△#* 31.45±6.32▲△#* 31.65±3.89▲△#*
2.2.3 重癥組與對照組實驗指標動態(tài)變化 重癥組的4項實驗室指標在第3天達到最高,此后迅速下降,在第10天完全恢復(fù)正常。除ALT值第1天與第7天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項實驗室指標分別與1、3、5、7 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重癥組4項實驗室指標在1、3、5、7 d分別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重癥組與對照組實驗指標變化比較 (±s)
表4 重癥組與對照組實驗指標變化比較 (±s)
注:與第1天比較▲P<0.01;與第3天比較△P<0.01;與第5天比較#P<0.01;與第7天比較*P<0.01。對照組與重癥組第1、3、5、7天比較P>0.05。
組別 STB(μmol/L) BA(μmol/L) ALT(U/L) AST(U/L)重癥組(n=32)第1天 44.96±14.18 22.01±9.53 306.40±102.81 879.01±98.32第3天 102.98±46.02▲ 66.89±21.05▲2 789.84±303.21▲5 321.48±376.2▲△第5天 87.11±10.98▲△ 31.54±6.85▲△ 839.02±152.47▲△ 985.36±210.03▲△第7天 36.99±6.61▲△# 19.21±5.00▲△# 305.18±66.95△# 323.23±89.04▲△#第10天 10.36±3.69▲△#* 7.56±2.01▲△#* 31.45±7.02▲△#* 34.03±4.12▲△#*對照組(n=34)第1天 45.50±13.78 21.15±9.46 305.50±103.74 876.71±99.98第3天 103.25±45.43▲ 67.61±20.04▲2 758.76±305.40▲ 5 464.54±375.21▲第5天 86.04±11.27▲△31.65±6.57▲△ 836.57±153.03▲△ 984.66±209.25▲△第7天 37.76±6.50▲△#19.54±5.24▲△# 304.55±67.06▲△# 324.45±88.67▲△#
鵝膏蕈(amanita mushroom)屬真蕈門、擔子蕈亞門、擔子蕈綱、傘蕈目、鵝膏蕈科、鵝膏蕈屬一類真菌總稱,其中絕大部分屬于劇毒型。鵝膏毒蕈毒素含量高,僅1個子實體就可致死。因其中毒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成人>20%,兒童>50%),誤食野生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中,95%以上是由鵝膏毒蕈引起的[3、4]。鵝膏毒肽是鵝膏蕈所含的最重要的致死毒素[5],它性質(zhì)穩(wěn)定,耐高溫、冷藏、干燥、酸堿,一般烹調(diào)不能使其破壞,飲用蕈湯也可中毒。食入后,毒素可迅速被消化道吸收進入肝臟,并能迅速與肝細胞RNA聚合酶結(jié)合抑制mRNA的生成,造成肝細胞壞死而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致人死亡。鵝膏毒肽與聚合酶解離后,經(jīng)膽汁排泄,但進入腸道后,又可被吸收再次進入肝臟,形成腸肝循環(huán)[6]。鵝膏毒肽屬于慢作用毒素,其中毒的臨床特點為:①發(fā)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一般發(fā)生在湖南地區(qū)的5~6月份;②具有群體發(fā)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往往是全家或同食團體成員);③死亡率甚高[7](60%以上);④臨床過程典型:潛伏期(3~12 h)、胃腸炎期(24~48 h)、假愈期(24~48 h)、內(nèi)臟損害期和恢復(fù)期(持續(xù)時間較長),實際上大部分中毒病人死于內(nèi)臟損害期;⑤靈芝煎劑有特效。本組病例也顯示,鵝膏蕈中毒表現(xiàn)以肝臟損害為主。
靈芝無毒,被人們視為“仙草”,為擔子菌類多孔菌科靈芝屬植物。靈芝的干燥子實體,含有多糖、三萜化合物(主要是靈芝酸)、真菌溶菌酶、多肽、腺嘌呤、腺苷、尿嘧啶、尿苷及D-甘露糖等。動物實驗表明[8,9],靈芝能增強機體超氧化物酯化酶(SOD)活性、清除或抑制氧自由基從而抑制細胞膜脂質(zhì)過氧化,增加膜穩(wěn)定性,對肝有解毒作用,能明顯抑制肝臟腫脹,降低血清ALT和AST,并使肝臟損壞程度減輕。由于鵝膏蕈中毒以肝臟損害為主,我科從2002年以來用靈芝煎劑治療鵝膏蕈中毒取得明顯療效,已有多篇論文[1、10]證實靈芝煎劑對鵝膏毒蕈中毒有特效,對機體重要臟器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尤其是肝臟),能使死亡率顯著下降。但因其口感差,煎煮費時,急癥患者待藥時間延長且受條件限制,而靈芝膠囊完整地保留了靈芝藥效,筆者采用靈芝膠囊替代靈芝煎劑,經(jīng)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靈芝膠囊治療鵝膏蕈中毒的特點:①臨床療效顯著,2009~2011年本科收治該類病人69例,全部治愈。②實驗指標恢復(fù)正???,本組病例所觀察的實驗指標,大多在治療后1周內(nèi)恢復(fù)正常,在10 d內(nèi)全部完全恢復(fù)正常。③靈芝膠囊治療組與靈芝煎劑歷史對照組療效相同。通過靈芝膠囊對69例臨床病例的治療,筆者認為靈芝膠囊在治療鵝膏蕈中毒方面,與靈芝煎劑有等同療效,完全可以替代靈芝煎劑。
[1]肖桂林,陳作紅,李湘民,等.靈芝煎劑治療鵝膏毒蕈中毒103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6(5):44-45.
[2]何德劍,李 健,陳雙秀.靈芝治療鵝膏毒蕈中毒的療效觀察[J].美國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2006,8(3):260-262.
[3]Litten W.The nlost poisonous mushrooms[J].Sci Anl,1975,232:90-101.
[4]楊祝良.我國的幾種劇毒鵝膏菌[J].中國食用菌,2002,21(3):17-l8.
[5]張志光,張曉元,李東屏.鵝膏菌多肽毒素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yīng)用[J].衛(wèi)生研究,1999,28(1):60-63.
[6]楊柞榮,盧 振,李 秋.靈芝菌絲體對化學性肝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J].醫(yī)藥導報,2005,27(7):570-572.
[7]張志光,劉建強,陳作紅,等.某市36起毒菌中毒事件調(diào)查[J].現(xiàn)代預(yù)防醫(yī)學,2002,29(3):301-304.
[8]楊 寧,肖桂林.靈芝煎劑對鵝膏毒蕈中毒兔肝細胞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急救雜志,2006,27(5):570-572.
[9]張慶萍,胡顯亞.靈芝孢子粉對肝臟保護作用的藥理實驗研究[J].基層中藥雜志,1997,11(1):40.
[10]肖桂林,劉發(fā)益,陳作紅,等.靈芝煎劑治療鵝膏毒蕈中毒的臨床研究[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23(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