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勝
昨天聽了一堂課,老師的教態(tài)自然,發(fā)音準確,課堂任務按時完成,學生的學習目標也達成了,可以說是無可挑剔了,但我感覺還是少了點什么。后來想想,還真是有點欠缺,那位老師就是采用了問答式教學,在一問一答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使我想到了一個問題:課堂教學要避免平鋪直敘。
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準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因此,必須明確編者意圖,明確每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知識塊在整個單元、整冊教材、整個學段所處的地位、作用。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shù)。當然,教材是專家編的供學生學習的材料,內(nèi)容單一,片面,所以教師不能完全依賴教材,照本宣科??梢詫⑾嚓P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xiàn)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nèi)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
就這節(jié)語文課來講,課文的名字是《孫權勸學》,課文的內(nèi)容極其短小,老師如何運用教材,使學生學的有意思,學的東西有價值呢?這就要在備課時考慮到許多問題,將孫權、呂蒙、魯肅三人介紹給學生,對于這三人,作為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陌生,對他們的一些事情是有感知的,若把“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個典故講給學生聽,學生就容易理解孫權的勸學之謀。將“魯肅過蒙屯下”這個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就會明白呂蒙學習前后的變化之大。這些內(nèi)容的添加一定會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會激發(fā)他們的興奮點、求知欲。在強烈的求知欲推動下,你的教學任務就會順利的完成。不需要一問一答了,學生會自己會提出問題,自己作出回答了。
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老師的教學方法也靈活了,不至于平鋪直敘了。
為了調(diào)控好課堂,老師還應該放下架子,不要把自己當成老師,和學生同呼吸共命運,那樣教態(tài)也就自然了,活躍了,也就把學生引入了活躍的教學狀態(tài)中,活躍的教學狀態(tài)。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tài),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這時候你再把時間教給學生,讓他們積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要將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學和練。教師就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和促進者,做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除了備課時充分吃透教材,上課時放下架子外,我覺得還應該給自己樹立一個標桿,不要滿足于講完課了,完成教學任務了,應該對自己狠一點,要求高一點,把課堂這塊陣地充分利用起來,讓自己和學生在這里始終興奮著,快樂著,收獲著。
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師生之間心心相映的”蘇赫姆林斯基說:“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不僅應該走下講臺走進學生,而且更應該敞開心扉與學生傾心交流,聆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及時回應孩子“心靈的呼喚””??墒俏覀兘處煘榱送瓿烧n堂教學任務恰恰就忽略了和學生心靈的碰撞,甚至有意避諱心靈的呼應,生怕完不成教學任務,擔心駕馭不了課堂,為了教學而教學的課堂怎能不平鋪直敘呢!醒醒吧,讓我們的課堂活一點,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