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紅 閆文靜
摘 要 本文介紹了8種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希望由此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英語閱讀材料,以擴大詞匯量、開闊視野,并有助于打下英語學習的牢固基礎。
關鍵詞 英語閱讀 教學 方法
眾所周知,在21世紀,英語、電腦和駕照是學生們走向社會的敲門磚,可見英語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就高職學生而言,大部分高職學生不知道怎樣才能學好英語,有些學生干脆就放棄,這實在是下策。高職學生無論是找工作還是繼續(xù)深造讀本科,英語還是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掌握一定的詞匯量是學習的基礎,詞匯的學習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幫助閱讀。通過筆者自身多年的英語學習以及多年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覺得要學好英語,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先抓好閱讀。目前,國內(nèi)外所出現(xiàn)的任何一種形式的英語測試都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成績的好壞,可直接影響到整個卷面的分數(shù)。因此,就需要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有計劃地、有目標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把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作為我們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我們閱讀教學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能獲得這種閱讀能力。
那么,怎樣教授學生閱讀呢?
語言學習過程中,要想學好英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日積月累的漫長的艱苦的過程。作為英語教學主體的學生應從應試教學模式的束縛中擺脫出來,而作為教師,不能強迫學生學習,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除了上課要求學生努力學習外,還要經(jīng)常鼓勵他們課后學習,從閱讀抓起。在學生課后時間和寒暑假里,不要強迫學生背單詞、做練習,而是給他們提供一些文章、簡易讀物,可供他們業(yè)余時間里瀏覽,并通過讀書筆記、課堂交流心得分享閱讀感受和心情。一學期以后,絕大部分學生反映不但提高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擴大了詞匯量,而且拓寬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在閱讀中受益匪淺。
那么,在閱讀時,學生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以下幾條建議可供學生參考。
第一,開始閱讀時,要求學生力求做到逐詞逐句弄懂,不要害怕查詞典。就拿我們來說,學習英語已經(jīng)很多年了,掌握的詞匯量也不少了,但還是英語詞典不離手,不認識的單詞、沒把握的詞筆者還是經(jīng)常查詞典。筆者要求學生人手一本詞典,不僅不認識的詞要查,即使認識的詞如果詞義沒把握的、或者發(fā)音拿不準的也要查詞典。可這樣要查的詞太多了,怎么辦?筆者要求學生選擇比較淺顯的讀物入手。況且,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筆者注意培養(yǎng)學生查詞典的興趣,讓學生覺得查詞典是一種樂趣。這樣邊讀邊查,學生讀起來還是很快的,但這樣對內(nèi)容的掌握又是不夠的,因此,看完一段有生詞的文章后,要再讀一遍,理順內(nèi)容,學生在無形中也就復習了語法和詞匯。
第二,在上述基礎上,筆者要求學生在選擇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時,內(nèi)容一定要適合自己的認知水平。選擇過于淺顯的讀物,對自己的提高不大,但難度過大或一句話中超過2個~3個生僻詞的材料也不宜選。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閱讀水平,選擇稍有難度的作品來讀,應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使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拓展,這樣才會閱讀越感到有興趣,閱讀越有信心和自信。
第三,在學生選擇適宜自己的知識水平的閱讀材料的同時,筆者要求他們在對所讀材料體裁的選擇上力求多樣化。如建議、指定或復印一些經(jīng)典名著的范文,例如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各類中、短篇小說的片段:馬克·吐溫的長篇或短篇小說的片段,讓學生體會他的幽默、犀利的文采;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愛的犧牲》(A Service of Love)、《警察與贊美詩》(The Cop and the Anthem)、《帶家具出租的房間》(The Furnished Room)、《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最后一片藤葉》(The Last Leaf)等都可列入世界優(yōu)秀短篇小說之中。還有寓言如《伊索寓言》或民俗故事、笑話、幽默小品文、科普文章、詩歌和戲劇,如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中的《哈姆雷特》中的經(jīng)典片段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或毀滅, 這是個必答之問題),以及人物傳記,如馬可·波羅的生平,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傳奇經(jīng)歷、就任總統(tǒng)時的演講等,以求從中汲取各類文化素養(yǎng),豐富他們的社會人文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鼓勵他們閱讀體裁的博與雜,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和課上精讀相結(jié)合使他們逐步打下一個較扎實的詞匯、語法功底和較豐厚的英語語言基礎。
第四,閱讀時,筆者要求學生多查查相關的背景資料,這對弄懂所學的內(nèi)容是非常重要的。背景知識的學習會加深學生對材料的領悟。背景知識包含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在當時的文學地位、代表作,材料中的歷史事件。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補充2008年11月6日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tǒng)演講稿全文時,里面就出現(xiàn)了許多背景事件:the dustbowl and depression,指美國二、三十年代出現(xiàn)的沙塵暴和經(jīng)濟危機;the buses in Montgomery, the hoses 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ta 這些是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運動:蒙哥馬利抵制公共汽車公司的運動、伯明翰的黑人暴動以及塞爾瑪?shù)难戎苣H绻恢辣尘爸R,根據(jù)單詞的意思很有可能理解為蒙哥馬利通了公共汽車、伯明翰通了水管、塞爾瑪建起了大橋。這就南轅北轍、大相徑庭了??梢姴牧侠锏谋尘爸R是多么的重要。
第五,閱讀時,要求學生主要搞清內(nèi)容。那么,單詞怎么辦?對于生詞,主要靠文章的自然重復來記憶。學生閱讀得多,單詞就記得多。當然,有些單詞要查幾遍才能記住,但這又何妨?這并不是說就不需要記單詞了。課堂上筆者也要求學生記單詞,有時也免不了死記硬背,筆者也總結(jié)出了很多記憶生詞的方法,另有文章來記錄。時間長了,學生閱讀中認識的單詞和在課堂上老師采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講授記憶的單詞累計起來就多了,集腋成裘。
第六,閱讀時,筆者要求學生不但不筆譯,而且腦子也不翻譯,即使是初學外語的學生也不能讓他們通過翻譯來理解。中學時代的英語教師都是用英語授課,筆者也不例外。這樣,學生可以適應英語語言,養(yǎng)成不通過翻譯來理解的習慣。當然,翻譯是很有用的能力,但是學生必須通過翻譯成漢語才能理解,卻是有害的習慣。這種習慣不但妨礙閱讀能力的提高,而且妨礙聽、說、寫能力的發(fā)展。
第七,在閱讀時,筆者還教給學生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在文中作批注。在閱讀過程中,批注同閱讀同等重要。在書上做記號,寫批注,并非是糟蹋書籍的行為,而恰恰是對書籍的愛護。筆者們買書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是為了消化,要做到完全消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上面寫批注。做了批注,才能說明閱讀是經(jīng)過思考的。這樣書籍的真正價值才能體現(xiàn)出來,學生可以不斷復習、加深印象。并且,有了批注,無論時隔多久,當學生重新看到他讀過的東西時,他找出的要點,他找出的疑問,以及他與作者觀點的異同點全在那里。這樣,他才做到對文章的真正理解并獲得了閱讀的最佳效果。
第八,在引導學生涉獵各類題材作品、大量泛讀的基礎上,筆者逐步要求他們提高閱讀的速度,并將閱讀速度作為衡量學生所學知識容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具體做法是選取有一定長度和相應難度的篇章或段落,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讀完,然后設計一些理解性的問題。如復述內(nèi)容大意和文章主題,找出篇章段落的“文眼”或關鍵詞;或針對篇章背景、要點和某些重要細節(jié)的作用,向?qū)W生提問,要求他們迅速回答,不要求學生拘泥于個別疑難詞語,能不查詞典盡量不查;提倡學生根據(jù)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來猜詞度義,養(yǎng)成他們快速閱讀、快速理解的習慣。此外,筆者還交給他們一些略讀和細讀的技巧,注意培養(yǎng)閱讀時的語感,體會默讀和朗讀的差異等。這些做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閱讀時思維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筆者的學生收獲是不小的。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給他們的聽、說、寫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他們也獲得了很好語言感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