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劍和
無論在工作和學習中,人們都非??粗厍趭^。所謂“勤能補拙”、“勤奮出天才,實踐出真知”等,都說明勤勞是取得成功、獲取收益的必由之路。但在很多時候,勤奮的人并不都能取得成功,甚至還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有的甚至得不償失。
法國有一位叫奧里昂的老人從20歲起就決心做一名畫家,他一直勤奮地畫呀畫呀,幾十年如一日,但他的畫卻無人問津。終于,40年過去了,在他畫了第9998張畫后,他賣出了平生第一張畫!他欣喜若狂。確實,幾十年的畫畫生涯對于他來說,得到別人的承認是多么重要呀,可是滿頭白發(fā)的他也只賣出了一幅畫而已。
湖南電視臺曾邀請一位熱愛寫作的農(nóng)民和觀眾見面,講敘他如何勤奮寫作的故事。那位農(nóng)民稱,迄今為止自己已經(jīng)寫作了30余年,寫出的手稿裝了幾十個麻袋。但是在這30余年里,他雖然如此勤奮寫作、不斷投稿,最終也沒有發(fā)表一篇文章,說著說著不禁掉下眼淚來。主持人問他今后有何打算?這位農(nóng)民擦干眼淚,鏗鏘有力地回答:“將更加勤奮地寫作!”他的回答贏來了全場的掌聲。但他的勤奮真是太“虧”了。
在成功心理學看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自己的長項或優(yōu)勢。成功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有400多種優(yōu)勢。這些優(yōu)勢本身的數(shù)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應該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是什么、短項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則是敢于放棄短項,將你的生活、工作和事業(yè)發(fā)展都轉(zhuǎn)向你的優(yōu)勢,這樣你就會容易成功。為什么“勤”反而得不償失呢?“懶螞蟻效應”能解答其中的一些疑問。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活動進行了觀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而少數(shù)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shù)螞蟻叫做“懶螞蟻”。
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并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xiàn)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zhuǎn)移。
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tài),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
這個“懶螞蟻效應”在人的一生中也顯然適用?!扒凇惫倘缓苤匾匾氖且扒凇痹谡_的方向上。大千世界、古今中外,勤奮的人很多,但真正讓一個人不斷獲取成功并最終成為大師的,卻是比勤奮更重要的思想和努力的方向。
同樣作為農(nóng)民,張文舉從小也樹立了當作家的理想。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著,每天堅持寫作500字,一篇文章完成后,他修改了又修改,然后滿懷希望地寄往遠方的報紙雜志。可是,多年努力,他從沒有只字片言變成鉛字,甚至連一封退稿信也沒有收到過。29歲那年,他總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來一直堅持投稿的刊物的總編寄來的,總編寫道:“……看得出,你是一個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你的知識面過于狹窄,生活經(jīng)歷也顯得相對蒼白。但我從你多年的來稿中發(fā)現(xiàn),你的鋼筆字越來越出色……”很多人都知道,張文舉現(xiàn)在是有名的硬筆書法家。記者們?nèi)ゲ稍L他,提得最多的問題是:“您認為一個人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張文舉答:“一個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氣很重要,勤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舍棄,更要懂得轉(zhuǎn)彎!”舍棄和轉(zhuǎn)彎不正是正確方向的思考和抉擇嗎?
正如“懶螞蟻”一樣,我們只有先把時間花在“偵查”和“研究”上,才能找對正確的方向,然后持之以恒地勤奮,最終獲得成功。從這個層面上看,“懶螞蟻”實際上是更懂得分清主次的聰明螞蟻,在日新月異風云變幻的人生競跑中,我們要做聰明的“懶螞蟻”,多在正確的方向上下功夫。
睿智的人知道該堅持什么、該放棄什么,所以他們成功了;大部分的人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所以永遠在路上。IT業(yè)巨子、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馬云無疑是一個睿智的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最低谷的時候他看到了低谷后面的輝煌,他堅持了下來,所以,最后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