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向東
(鹽城運動學校 江蘇鹽城 224000)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繁忙、人的運動不足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它造成人智力和體力發(fā)展的不均衡,加之應試教育的因素,這已經(jīng)影響到我們在校的學生。因此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的采取措施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學生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更好的適應行動社會需要。在許多的探索和嘗試之后予以總結,現(xiàn)探討如下。
興趣是人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是指一個人認識與掌握某種現(xiàn)象、事物或參與某項活動具有積極情緒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表現(xiàn)出具有的積極情緒,導致了行為上愛好某項活動,從而形成行為習慣。缺乏對某一活動的興趣,就不可能產(chǎn)生對該活動的愛好,對該活動沒有愛好,也就不可能對該活動有持之以恒的興趣,而缺乏對某種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一般來說,也就不可能形成從事該活動的習慣,即使已形成的習慣,也會隨著興趣愛好的淡薄而逐漸消退。反之,隨著對某一活動的興趣的形成和愛好的增長,習慣性也就越強。堅持終生體育,我們強調(diào)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和養(yǎng)成從事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意義。對學生我們可以先進行一些調(diào)查,來了解學生對那些體育項目感興趣,再進行適當?shù)囊龑?,注意開始的要求不宜過高。使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鍛煉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從“要我練習”為“我要練習”,逐步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變成有意識的進行活動,學生的體育意識也逐步形成。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具有強烈體育意識的人,會對體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這樣的興趣并不隨求知欲得以滿足和客觀條件的改變而減弱或消失,反而會使有關興趣更豐富和深化。
對相關的體育活動有了興趣,就需要對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進行提高。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提升,也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點目標和內(nèi)容之一,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習慣和意識。在體育的教育活動中,怎樣把自我鍛煉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和體育教學緊密的結合為一體。認為應將自我鍛煉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予以貫徹。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除了技術的教授之外,還要注重學生以下能力的培養(yǎng)。
(1)對體育鍛煉的認知能力,要使學生能明白進行體育鍛煉的作用和意義,進而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積極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強烈的運動興趣,最終形成學生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長跑項目時,使學生認識到長跑項目對我們自身的好處,可以使人健身、長壽、美麗、聰明……,這樣學生對長跑的畏懼沒有了,反而產(chǎn)生了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也能培養(yǎng)其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
(2)體育鍛煉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yǎng)學生有較好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例如:在練習時有關練習的運動量、運動力度的合理調(diào)節(jié)、運動技巧的自我校正、運動時間的長短控制等方面。有相對較好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的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體育鍛煉的組織能力,許多的體育活動需要我們教師進行組織,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組織能力有助于學生積極進行各種體育運動,使相關的體育運動可以順利的進行,這樣就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例如:舉行一場球賽,學生能夠按照有關比賽規(guī)則,組織比賽,使比賽能順利進行。
(4)體育鍛煉的自我矯正能力,在體進行育運動和學習中能夠主動的了解并掌握相關的運動保健的知識,學會知曉有關體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發(fā)現(xiàn)練習方法中的錯誤,從而能及時的予以糾正,保證體育活動能夠保質(zhì)保量的進行,同時也使自身在體育的鍛煉中獲得樂趣。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使體育活動逐步成為學生的一種有意識的活動,這樣體育意識在學生思想中也逐步形成。
一名好的體育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完備的體育知識以及精湛的體育技能,只有這樣才能為給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前提。體育教師規(guī)范正確的動作演示能夠加強學生對體育動作的理解,促進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從而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如果在一節(jié)支撐跳躍課上教師自己動作做不成功,被撞了卻要求學生大膽點,我想學生能把動作做好是很難。所以,加強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是對我們的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很重要。
體育和健康的理論基礎包括了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學和教育學等學科的知識。作為體育教師應當熟悉和掌握這些知識,這樣才能在體育教學中從容不迫。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不斷激勵學生的運動欲望。此外,現(xiàn)在是網(wǎng)絡的時代,教師還要學習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盡量給學生呈現(xiàn)出直觀、清晰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課堂上可以交替著使用講解的示范,并且將示范動作預先錄制好,然后切到多媒體的平臺予以講評。對于特別容易出錯的演示,可以用攝像的手段把學生的動作錄下來予以講解和評價。如此,多種體育教學方法合理交叉使用,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又例如: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方法是由很多因素組成的,它是由光、音、像、聲等多種現(xiàn)代化的手段代替?zhèn)鹘y(tǒng)中“講解式”的教學方法,作為體育,特別是在室內(nèi)課和理論課上,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新近發(fā)生的體育事件搬上講臺。例如:劉翔獲得110m欄的奧運冠軍以及各種體育比賽知識等相關體育信息及時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體育視野更加開闊。所以,多重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訓練所必須采取的方法,使學生從被迫接受鍛煉到主動參加鍛煉的轉(zhuǎn)變,從而獲得更多的體育技術和知識,使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鍛煉、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
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榜樣。我們可以想象,一位平時注意儀表、做事嚴謹與一位平時不修邊幅、做事邋遢的體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地位是怎樣的。在教學中傳播并且堅持真理,也是體育教師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重要體現(xiàn)。在中學階段,正是學生渴望知識,喜歡思考問題的時期。教師應當滿腔熱忱地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去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ǎng)起尊重科學、尊重真理的良好品德。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學有方、態(tài)度親切、賞罰公正公平、盡力幫助學生等等。這樣,作為體育教師就可以用自身人格的魅力、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zhì)去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做人方法、思想境界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學生才會有更大的積極性和熱情參加體育鍛煉。
體育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是體育教師的教個學生的學相結合、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去有些教師對學生只是一味地教,要求學生一味地學,不注意教學方法,這樣使學生的思想受抑制,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學生的不同情況,教學的不同環(huán)境,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全面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采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練習,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能更好的接受體育知識。同時在教學中要利用多種游戲手段,使學生始終在一種“角色情景”中,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活潑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喜歡體育,并且樂在其中。
綜上,激發(fā)學生體育的興趣,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技術和學習體育的主動性,是提高體育意識的關鍵措施,只有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體育的價值,讓他們明白生活是無法和體育相分離的,體育可以為學生帶來相當多的樂趣,這樣,體育活動就變成學生自覺進行的一項活動,體育意識也就在學生的思想意識中形成。我們體育老師,應該在學校體育的教學中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鍛煉學生體育的意識養(yǎng)成,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前提基礎。
[1] 陳志軍.激發(fā)學生上體育課興趣的方法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03(9).
[2] 段偉.試探體育創(chuàng)新教學[J].教法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