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星星 王光輝 于 華
(南京郵電大學 教務處,江蘇 南京 210023)
排課工作是高校教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直接影響到學生、教師的上課,甚至與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它是整個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保證教學秩序正常運行的基本前提。一個學校排課的信息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學校的發(fā)展水平和動向。
目前,很多高校實行了學分制收費的相關政策和二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學分制的核心是在學習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讓學生自主選擇有針對性的課程,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二級管理體制也對排課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等方面體現(xiàn)了二級管理的要求,明確教務處和學院(部)的工作職責。所以教務工作者必須將排課工作貫穿于整個教學管理工作之中,還要了解影響排課的相關資源,把握排課的細節(jié),同時還要熟練運用排課系統(tǒng)。
高校排課主要特點是科目多,教師多,課程有特色等特點,導致排課工作較為復雜,排課時更需要仔細對待各個流程,把握每個流程的重要因素,以提高工作效率。雖然各高校排課時細節(jié)流程安排等不完全一致,但總體目標卻是殊途同歸的。目前我校的排課有如下幾個步驟:
1.在學生入校之前,學校和學院(部)結合當前各專業(yè)的發(fā)展形勢及學科建設等需要制訂出各專業(yè)的與時俱進的培養(yǎng)計劃,由學校最終審核定稿。
2.根據學生培養(yǎng)計劃,學校和學院(部)統(tǒng)籌安排制定新學期教學進程安排表,由學校下發(fā)各學院(部),可在排課時作為參照依據。
3.結合制訂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程,下發(fā)新學期教學計劃至各學院(部)進行復核,并要求學院(部)進行排課的初步準備并作出反饋。
4.教務處和學院(部)分別在教務系統(tǒng)中排課。學院(部)負責大三大四的課表編排,而教務處負責大一大二年級課表的編排,最終由教務處統(tǒng)一核查大三大四課表編排是否符合原則。
5.課表編排完成之后,下發(fā)新學期的教學任務,其中包含了課程的時間地點等信息,需要學院(部)將任務書中任課教師一欄填好,同時做出反饋,并將各學院(部)所報任選課等信息入庫。
6.待學院(部)根據學校教務處下發(fā)的教學任務將任課教師落實完成后,學校教務處將制定學生課表,完成課表初稿的制定,然后學生進行第一次選課。
7.待學生第一次選課結束之后,排課人員按照必修課必開,限選課選開的原則,將相關信息反饋給學院(部),學院(部)根據本學院(部)要求將有關課程是否停開反饋至教務處,教務處根據反饋信息處理課表。
8.制定最終課表,然后學生進行補改選,此時會對教室所能容納的學生有所限制,讓大家在一定時間內有選擇的空間。
我校整個制定課表的流程與學生選課息息相關,學生選課頁貫穿在整個課表制定的過程中,所以在排課時要合理地編排較為科學的課表,讓資源充分合理利用,提高排課的工作效率。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務管理系統(tǒng)軟件已經是現(xiàn)今排課不可或缺的排課工具,但是排課的三大主體——教師、學生和教室依然是排課的三大制約因素,并一直對排課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1.學分制政策實行之后,學生的選課難以預測,除必修課程必開之外,限選課和任選課難以預測學生是否會選課,所以在排課的時候要避免任課教師上課時間的沖突;同時各高?,F(xiàn)大多有多校區(qū)辦學的現(xiàn)象,要避免任課教師同一天在不同的校區(qū)上課;并且各個高校也有學校本身對學校教師上課的一些原則限制,如一天不能超過幾節(jié)課,以免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也是對教師資源的一個影響。
2.教室資源也是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黃金時間段的上課時間,教室使用率較高,使得教室資源較為緊張;同時考慮到教學效果,在排課時需要將課程排在學生人數(shù)和教室容量相當?shù)慕淌?,以增強教學效果,以免一些教室座位數(shù)緊張。一些學校的新校區(qū)的初步建立,也在一段范圍之內使得教室資源較為緊張。教室結構的合理與否同時也影響著排課。
3.學生對排課的限制:一是選課對選課認識的不足,有的學生盲目選課,希望早些將畢業(yè)所需的課程學完,但是同時忽略了一些課程是以某些課程為基礎的或者某一些學期選課較多,導致學習效率下降;一些學生對選課缺乏認識,有的甚至認為只要隨堂聽課即可參加考試獲得成績,不需要選課;選課的隨意性較大,對難的課程選課人數(shù)較少,對于相對簡單的課程卻是人滿為患。
4.在排課時還要做到統(tǒng)籌安排。一個班級的課表不能某一天課程很多,另外一天沒有課程,這樣安排也是影響了學生的上課效率;或者不能讓學生在某一學期課程特別多且難,而某一學期課程相對很少且容易,要做到難易結合,統(tǒng)籌安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學生和教室資源緊張的問題。
各大高校在推行二級管理的過程中,學院(部)在排課的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權,但在實際工作中卻仍然遇到一些問題:
1.學院(部)對排課信息掌握不全面。例如對排課規(guī)則和教學進程的安排等不甚了解;同時對本學院(部)的一些專業(yè)的重要課程等信息把握度不夠 (有一些課程的學習需要建立在另一門課程基礎之上),使得排課受到影響。
2.我校在實行二級管理的過程中,教務處負責大一大二年級課表的編排,而學院(部)負責各自大三大四年級課表的編排。教務處將對教室資源進行統(tǒng)一分配,但是分配時教室資源相對分開使用,使得教室資源較為緊張,且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3.一些學院的教師既上低年級的基礎課程,又上高年級的專業(yè)課程,學院和學校教務處安排時會出現(xiàn)初排課表時教師上課時間沖突,在處理課表時有時難以調整,不得不重新處理。特殊情況的發(fā)生也是影響課表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出國、生病等特殊情況會對排課造成影響。
4.我校的課表最終的制定要根據學生第一次的選課結果進行微調,將停開的課程去除,同時優(yōu)化微調課表。在這一過程中往往難以預計學生的選課動向,可能以前不開的課程現(xiàn)在卻選課人數(shù)較多,也有可能以前開課的現(xiàn)在卻沒有學生選課。最后一次的補改選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變數(shù)較大的時候,所以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對排課的沖擊。
1.充分認識到一切以學生為本。一是加強教務處和教學秘書的溝通聯(lián)系,教學秘書是教務處和各學院(部)之間的橋梁,及時溝通關于排課等信息可以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轉,同時也傳達了更多的關于排課等的重要信息,以便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二是任課教師不能只考慮到自己的上課時間,同時要考慮到課表的協(xié)調安排,考慮到學生的上課效果等,一切都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學習效果出發(fā);三是學生應加強對選課、學分制等相關信息的培訓,目前我校每年均會給新報到入校的學生進行學籍宣講,主要講解關于學生學籍、學分制、選課、考試、畢業(yè)等相關信息,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到這些信息的重要性,從而減少學生對這些信息的錯誤認識,讓學生在選課等方面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促進學校專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才的培養(yǎng)。
2.建立健全高校排課管理機制。一是要完善教務管理系統(tǒng),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教育愈發(fā)人性化,讓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是高校發(fā)展的趨勢,所以編排課表時應本著人性化、資源合理有效應用的原則,以保證學生的良性的、可協(xié)調發(fā)展。目前,各高校雖然已使用了教務系統(tǒng)軟件進行排課,但由于學校自身資源等因素的限制,只靠計算機排課難以將課表合理編排,所以還需要使用者結合計算機合理編排課表,即“人機交互排課”。因此高校需要進一步開發(fā)更強大的教務管理系統(tǒng),使得排課的效率得以提高,課表的編排更為合理。二是健全信息反饋制度,教務處應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學檢查或抽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反饋;同時教務處需樹立一切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理念,認真聽取教師和學生的相關反饋意見,使教師和學生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的管理與建設中來。
高校的排課工作涉及面范圍較廣,不僅涉及教師和教室等資源,還受到學生選課和課表均衡的影響,所以注重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注重一切以學生為本,統(tǒng)籌安排各方面的因素,從而積極探討出一條更為高效、科學、合理的排課模式,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協(xié)調發(fā)展。
[1]嚴莉.對高職院校排課工作的若干思考[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6):86-88.
[2]魯井蘭.高校課表編排的原則與要點探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6(1):15-17.
[3]曾云燕.高校教務管理改革初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9):161-163.
[4]韓梅,牛建剛.利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提高高校教務管理[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3):76-77.
[5]馮曉燕,顧鴻.運用教學管理軟件進行教學排課的體會[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2(34):23-24.
[6]魏星梅,阮霞,王峰.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定位[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2):107-109.
[7]裴峻峰,葛樂通,胡愛萍等.普通高校機械能源類專業(yè)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2):110-112.
[8]郭方銘.學分制下的選課改革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