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蘇州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中文系,江蘇 蘇州 215123)
汪榮寶(1878—1933),字袞父、袞甫,號太玄,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光緒丁酉科拔貢,1901年留學(xué)日本,民國成立后,先后擔(dān)任駐比利時、瑞士、日本等國公使,著有《清史講義》、《法言義疏》等。汪榮寶身兼學(xué)者、詩人等身份,在歷史學(xué)研究、語言學(xué)研究和詩歌創(chuàng)作等領(lǐng)域也深有造詣。在詩壇,汪榮寶以學(xué)李商隱著稱,其詩集名為《思玄堂詩》。
在晚清政壇,“京城立憲派”是不容忽視的政治勢力,對于“京城立憲派”,王曉秋教授判定為:“他們大多是歸國的留日學(xué)生,而且多數(shù)學(xué)過政治、法律;他們大多是清政府中央各機關(guān)的中層官員,而且多數(shù)在與憲政改革有關(guān)的機構(gòu)中任職;他們共同主張君主立憲,努力推進憲政改革,而且之間有著密切的交往、聯(lián)系和政治活動;他們不僅是君主立憲的大力鼓吹者,而且是憲政改革的實際操作者;在辛亥革命前夕,他們基本上都投靠了袁世凱,民國初年成了北洋政府的高官。這一類京城立憲派的核心骨干和代表人物主要有汪榮寶、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等人。 ”[1]28-37汪榮寶作為京城立憲派的成員,在詩歌里如何表達對清朝覆亡,民國成立的態(tài)度呢?我們強調(diào)汪榮寶詩歌的“詩史”特征,關(guān)注其紀實性,因為汪榮寶詩歌忠實記錄他在清廷政治中心的所見所聞,而這些見聞?wù)乔宄y(tǒng)治風(fēng)雨飄搖、日薄西山的標志。與汪榮寶密切相關(guān)的如攝政王載灃被刺案,行刺者是汪兆銘。汪榮寶積極“保汪”,最終讓汪兆銘免于死罪。在1910年4月5日的日記里,汪榮寶留下一首闕題詩,把汪兆銘比作荊軻:“白虹昨夜應(yīng)荊軻,十日長安斥堠多。玉宇霜寒凄疊鼓,金門風(fēng)細靜鳴珂。嚴更近暑屯龍虎,神策新軍列鸛鵝。聞道屬車輟游豫,山靈望幸定如何?!保?]132京城風(fēng)聲鶴唳,清政府的統(tǒng)治已然岌岌可危。更具詩寓鼎革意義的是《聞歌》,汪榮寶所聞之歌乃大清帝國國歌——嚴復(fù)所作《鞏金甌》,在1911年10月4日由清廷“諭旨頒行”,而六天后即發(fā)生武昌起義,國歌竟成了清朝的挽歌,且看汪榮寶的描述:“蕭條漢曲亡朱鷺,宛轉(zhuǎn)吳歌采白鳩。豈有杜夔知雅樂,漫勞王豹進清謳。江南愁唱家山破,代北凄聞玉樹秋??上Ч芟要q未被,中原真見海橫流。”[3]武昌起義引燃導(dǎo)火線,清政權(quán)就正式分崩離析了。
在武昌起義之前,汪榮寶自身實則沉浸在民政部、憲政編查館、法律修訂館等機構(gòu)的繁冗工作之中,對清朝覆亡并沒有深遠的預(yù)見。雖然國勢危殆是不爭的事實,但汪榮寶仍幻想以憲政挽回清政府的敗局。直到1911年9月,汪榮寶遠赴泰山纂擬憲法,躊躇滿志之心寓于詩中。面對“白云如海,茫無涯際,仰視霄漢,明星爛然”的泰山夜景,汪榮寶賦詩云:“上清虛籟夜蕭騷,俯見奔云卷怒濤。列岫森羅如島嶼,萬松浮動作魚鰲。人間風(fēng)雨元無定,天上星辰只自高。曾向海中觀日出,置身云海意尤豪。”[2]296詩境豁然一開,陶醉于泰山勝景,心氣也隨之高漲。然而大廈傾倒,一切來得迅疾。在武昌起義之后數(shù)月,到辛亥年結(jié)束,汪榮寶基本停止詩歌創(chuàng)作,一代王朝的落幕究竟留給汪榮寶怎樣的烙印,我們可以從1913年汪榮寶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紀游詩——《新華門》、《集靈囿》、《神武門》、《武英殿》、《金鰲玉蝶》、《天壇》、《觀象臺》、《頤和園》、《崇陵永遠奉安》、《重經(jīng)泰陵》等讀出世事時移、人事代謝的感慨和唏噓,而鼎革當(dāng)下的汪榮寶卻更對民主共和的新政權(quán)寄托憧憬,憲政的愿景似乎隨著“雄才大略”的袁世凱當(dāng)權(quán)逐漸清晰……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從清帝退位到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的歷史進程,這對解讀汪榮寶壬子年(1912)的三首詩甚有幫助:1912年2月12日,宣統(tǒng)皇帝下詔退位,清朝壽終正寢;2月13日,孫中山向南京方面的參議院請辭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wù)并推薦袁世凱,條件包括建都南京,袁世凱須赴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2月15日,參議院臨時會議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2月18日,參議院派迎袁專使蔡元培、宋教仁、汪兆銘等,迎接袁世凱南下就職;2月28日,袁世凱接見迎袁專使;2月29日,北京發(fā)生兵變,袁世凱以此為借口,拒絕南下,參議院最終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tǒng);4月1日,孫中山正式辭去臨時總統(tǒng)職務(wù);4月5日,參議院投票決定定都北京。有此背景,就不難理解汪榮寶《南使》:“曉過中天闕,喧迎南使車。銅衢嚴棨戟,珠館溢簪裾。陋洛談何易,傾燕興有余。迂儒知量狹,不敢賦論都?!保?]前兩聯(lián)即指迎袁專使抵京事,關(guān)鍵在后兩聯(lián),涉及敏感的建都問題。究竟是選擇北京還是南京,即使在南京臨時政府內(nèi)部,爭議也較大。汪榮寶譏諷“迂儒知量狹,不敢賦論都”,他對建都之事早有定見。2月14日汪榮寶已明確反對袁世凱前往南京:“早起。南京來電,堅請袁公赴寧,不審何意。十一時頃到公署,發(fā)電致參議院議員楊翼之,又發(fā)電至上海致汪季新,托仲和轉(zhuǎn)達,均言明袁公不能離京之故,屬其設(shè)法調(diào)停。另由閏生擬致季直電一通,詞意略同。若令南中堅執(zhí)不受,必致彼此齟齬,又生波折,良用隱憂。 ”[2]344而定都哪里,汪榮寶詩里說得明白。 “陋洛”用《兩都賦》語典,以現(xiàn)下的首都洛陽為陋,卻向往西都長安,指代都城從北京遷往南京,“侵燕”也是此意。汪榮寶給出的態(tài)度是“談何易”、“興有余”——談何容易,不過是空有興頭,興致有余而已。汪榮寶的《漫成》說孫中山下野事——“舜禹儻同今日事,定哀真見太平年”[5],把袁世凱接班孫中山比作舜禹禪讓。
對于這場由清及民的政權(quán)交接,尤其是袁世凱“強迫”清室交權(quán)那場不流血的政變,汪榮寶由衷激賞:“匕鬯不驚,井邑?zé)o改,自古鼎革之局,豈有如今日之文明者哉! ”[2]343在2月18日舊歷新年,汪榮寶作《壬子元日》歌頌民國:“赤縣謳歌改,金源歷數(shù)移。”[6]而遜清遺民、汪榮寶的詩友曹元忠同一日所作《壬子元旦》卻說出了另一番眷念故國的心聲:“到此寒如已死灰,東皇無力教春回。今朝南岳祠前路,可有孤臣望北哀?”[7]政治立場的不同凌駕在篤深的交情、相近的詩論之上,讓汪榮寶與曹元忠同題詩歌的面貌大相迥異。對于汪榮寶轉(zhuǎn)向袁世凱集團,遺民群體不乏抨擊的聲音?!班u崖逋者”何藻翔——忠心不二的清遺老,作《效元次山贈黨茂宗篇戲贈》,以開玩笑的口吻說冒廣生“雖愧蘇厚庵,尚勝汪榮寶”[8]。 冒廣生也是清遺民,身份已經(jīng)“勝過”汪榮寶,而且“尚勝汪榮寶”句后有注:“民政部左丞汪榮寶,十二月十六日以遜位詔書遲遲不下,忿辭職,知清室將覆,討好革黨也?!保?]然則何藻翔的說法并不符合事實,汪榮寶十一月二十八日(陽歷1912年1月16日)已“比日對于時局頗極憤懣,本日決意辭職,草呈文一通,寄尚之參事,請為代辦”[2]333,彼時清帝退位之事尚未公開啟動,更談不上討好革命黨。到十二月十六日(陽歷1912年2月3日)辭職申請被批準之時,清朝確已到達最后關(guān)頭,汪榮寶被“鄒崖逋者”聯(lián)系現(xiàn)實地羅織了罪名。蘇厚庵蘇輿,“遜國日,棄官移書讓尚書十部京官,即日去職,厚庵與鄙人而已”[8]——遜國日辭官,只有何藻翔本人可與之比肩,遑論汪榮寶,冒廣生亦無法做到。再如胡思敬,所作《國聞備乘》也是丑詆汪榮寶——目之為“奸”[9]136。汪榮寶所遭攻訐不獨來自清遺民,即如李大釗,說:“若祖國之安危,民族之休戚,雖掛諸口實,然名實表里,多不想副……觀曹汝霖、金邦平、汪榮寶一輩之在北京,官爵利祿以外,無復(fù)何物。其附王大臣,附大總統(tǒng),附強有力者,持‘浮萍今日對岸開’之態(tài)度,而不自知其丑者皆是也?!保?0]332這些針對汪榮寶的批判與他們對袁世凱的看法大有關(guān)聯(lián)。
辛亥革命的完成并非是絕對戰(zhàn)爭造成的歷史裂變,而是歷史積累、人心思變、武力嘗試、政治運作等各種要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辛亥革命捅破那層屬于舊制度的窗戶紙,開啟對未來政治走向新的設(shè)想,置身其中、參與其中且抱持政治理想的汪榮寶未必存在濃厚的朝代滅亡的感傷。在思想混亂的辛亥年,汪榮寶隸屬一方勢力的京城立憲派,其心態(tài)主要還是對板蕩時局的憂患和對袁世凱主持新局的期許。
[1]王曉秋.清末京城立憲派與辛亥革命[C]//朱誠如、王天有編.明清論叢(第十一輯).北京:故宮出版社,2011.
[2]韓策、崔學(xué)森整理,王曉秋審訂.汪榮寶日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3.
[3]汪榮寶.聞歌[O].汪榮寶.思玄堂詩.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4]汪榮寶.南使[O].汪榮寶.思玄堂詩.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5]汪榮寶.漫成[O].汪榮寶.思玄堂詩.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6]汪榮寶.壬子元日[O].汪榮寶.思玄堂詩.民國二十六年刊本.
[7]曹元忠.壬子元旦[O].曹元忠.箋經(jīng)室遺集.民國三十年刊本.
[8]何藻翔.效元次山贈黨茂宗篇戲贈[O]//何藻翔.鄒崖先生詩集.1985年刊本.
[9]胡思敬.國聞備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0]李大釗.《支那分割之運命》駁議[M].李大釗.李大釗全集(第一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