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園 石梅芳 陳耀庭
(1南開大學(xué) 文學(xué)院;2河北工業(yè)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天津 300000)
“成長小說”的概念最初源于德國,德語為“Bildungsroman”,又稱啟蒙小說、教育小說等。在西方文學(xué)中,它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小說類型。艾布拉姆斯將成長小說定義為:“主題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發(fā)展,敘述主人公從幼年開始所經(jīng)歷的各種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經(jīng)歷一場精神上的危機,然后長大成人,認識到自己在人世間的位置和作用?!保?]簡言之,成長小說就是講述人物成長和如何化蛹成蝶破殼為“新人”的小說。約瑟的故事出現(xiàn)在《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的第37章到50章之間,作為經(jīng)典名著《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的一部分,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但長久以來,學(xué)者們大多把它的文體定義為“類智慧文學(xué)的歷史化散文小說”,鮮有文章把它作為成長小說研究。從整個故事來看,它描述了主人公約瑟從青少年到成年的成長,反映出了他的思想和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變化過程,是一部典型的成長小說。
生活的考驗與變故是人生重要的成長契機。“這種變故可能來自家庭、自然與社會,它通過對意志、智力、情感、能力等的磨練,給予人類發(fā)展的可能性”。[2]約瑟的成長契機就是離家?!妒ソ?jīng)·創(chuàng)世紀》37章記載了約瑟被迫離家的原因:約瑟的母親拉結(jié)是雅各的最愛,但她卻因難產(chǎn)而死。約瑟在雅各的十二個兒子中排行十一,因老年得子,又痛失愛妻,雅各特別寵愛約瑟?!吧性瓉韾奂s瑟過于愛他的眾子,因為約瑟是他年老而生的,他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創(chuàng):37:2-3)。當時人們的衣服,主要是暗色的粗布,方便做工,去田間種地或放牧,但雅各卻為約瑟做了“彩衣”,這種衣服在當時只有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或富人才能穿到。雅各的“彩衣”與哥哥們的粗布、暗色外袍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招來了他們的嫉妒。幼時的約瑟是一個不諳世事、胸無城府、做事張揚的少年,他常常把哥哥們的惡行報告給父親,而且把他所做的稱王夢講給了哥哥們聽,令哥哥們愈發(fā)恨他、嫉妒他?!凹s瑟對他們說:‘請聽我所做的夢:我們在田里捆莊稼,我的捆起來站著,你們的捆來圍著我的捆下拜。 ’”(創(chuàng):37:5-7)“后來他又做了一夢,也告訴他的哥哥們說:‘看哪,我又作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保▌?chuàng):37:9)約瑟在說夢的過程中用了“請聽我所做的夢”“看哪,我又作了一夢”等口吻,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極度心智不成熟的表現(xiàn)。往日的嫉妒與仇視,加上約瑟的吹噓,激化了他和哥哥們之間的矛盾。于是,他們找機會把約瑟賣給了一伙去埃及的商人做奴隸。自此,約瑟獨自踏上了自己的成長歷程。離家是成長小說重要的情節(jié)構(gòu)建成分,約瑟被賣為奴離開家鄉(xiāng)標志著他走上了獨立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道路。
成長中的坎坷是成長小說的又一重要特點。在同困難做斗爭的過程中,人物形象得以豐富和飽滿,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跌宕起伏,主人公也在其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約瑟遇到的第一個磨難就是做別人的家奴。約瑟之前是穿著彩衣、無須干任何體力勞動的王子,來埃及后卻一下子成了別人的奴仆,被人呼來喝去,干一切下賤、骯臟的活兒。在耶和華的指引下,他挺過來了。磨難卻接踵而至,在《約瑟和波提乏之妻》中,約瑟遇到了離家后的第一次誘惑。約瑟的女主人看到他秀雅俊美,就提出了非分的要求。但從約瑟的以下這段話中,我們不僅看到他“正直、潔身自愛、知恩必報等優(yōu)秀品質(zhì),也認識到他這一切表現(xiàn)的最終原因是他敬畏上帝,處處遵循上帝的教導(dǎo)”[3]。 如:“看哪,一切家務(wù),我主人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在這家里沒有比我大的,并且他沒有留下一樣不交給我,只留下了你,因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 ”(創(chuàng):39:8-9)《圣經(jīng)》里有一個人和約瑟有相似經(jīng)歷的人,他就是參孫,《士師記》16章16-17節(jié)里:“大力拉天天用話催逼他,甚至他心里煩悶要死。參孫就把心中所藏的話都告訴了她,對她說:‘向來人沒有用剃頭刀剃我的頭,因為我自出母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若剃了我的頭發(fā),我的力氣就離開我,我便軟弱像別人一樣?!眳O有著非凡的能力,但沒經(jīng)得住大力拉的誘惑,在大力拉的催逼下,終于說出了他力量大的秘密。因此他不僅被捉拿下監(jiān),還被挖掉雙眼。同樣的兩個人面對類似的誘惑,結(jié)局卻不同。與參孫相比,約瑟有著超凡的勇氣、意志和智慧。當波提乏之妻勾引約瑟并提議與她同寢時,約瑟有勇氣對他的女主人說“不”,盡管約瑟深知作為一個奴隸,拒絕她的女主人意味著什么。一個少年人面對這樣的艷遇,是巨大的誘惑,需要頑強的意志抵御,約瑟做到了。約瑟在面臨誘惑時,智慧地選擇了離開。他的勇氣、意志和智慧使他在與罪的對峙中得勝。盡管約瑟后來被女主人誣陷,關(guān)在監(jiān)中,但終究沒有犯罪。約瑟從備受父親寵愛的兒子變?yōu)殡A下囚,并在這個過程中飽嘗苦難。但他沒有埋怨神,也沒有因此而喪失生活的勇氣,而是積極地尋找機會。這些考驗在童年是不曾碰到的,也使他不斷地認識自我,進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
成長的道路是艱難的,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外界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別是一些指引者,他們從不同方面影響主人公的成長,幫助他們跨越成長中的臺階,邁向新的人生階段?!霸谝龑?dǎo)主人公成長的眾多領(lǐng)路人中,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正面人物、自然神靈和反面人物”[4]。在宗教占統(tǒng)治地位時,神就是這個引領(lǐng)者,他作為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統(tǒng)領(lǐng)著世間萬物,或者指引迷途的“羔羊”,或者拯救受難的子民。約瑟在經(jīng)歷磨難、認識自我的成長過程中不論順境還是逆境都受到神的指引和幫助。在第三十九章《約瑟合波提乏之妻》中,約瑟被賣到一個埃及人家里做奴隸,由于神的庇護,他很快就得到主人的信任,把一切家務(wù)都交給約瑟。文中提到“自從主人派約瑟管理家庭和一切所有的,耶和華就因約瑟的緣故賜福與那埃及人的家;凡家里和田間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華賜?!保▌?chuàng):39:5)。當約瑟蒙冤被囚禁在牢里時,耶和華也在幫助和引領(lǐng)他?!胺苍诩s瑟手下的事,司獄一概不察,因為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作的盡都順利”(創(chuàng):39:23)。神對約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約瑟的哥哥們向他認錯時,“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近日的光景?!保▌?chuàng):50:19-20)約瑟在神的影響下,獲得了精神上的成長,以一顆寬容的心原諒了他的哥哥們以前對他所做的一切。在整個約瑟的故事中,神總是在適當?shù)臅r機出現(xiàn)并教導(dǎo)約瑟走出迷途?;仡櫦s瑟坎坷的成長之路,他一直在敬畏神、倚靠神,正因為如此,神才幫助他。正如《詩篇》所言:“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愛的人。要救他們的命脫離死亡,并使他們在饑荒中存活。 ”(詩篇:33:18-19)
大團圓的結(jié)局是成長小說常用的敘事模式。實現(xiàn)夢想是成長者心中的渴望,然而,這種追求夢想的過程充滿艱辛、無助與磨難。約瑟在圓夢的路上,經(jīng)過了痛苦的歷練,最終成了當時全世界最強大國家的宰相。此時他已是一個心智成熟的人。約瑟的成熟首先表現(xiàn)在他為酒政解夢,在解夢后,他馬上要求酒政在法老面前提自己,使他有機會與法老見面。后來,在為法老解夢時,他又非常謹慎,不僅能自圓其說,還將釋夢歸于神,使自己免受處罰。當約瑟的哥哥們到埃及要糧食時,他沒有馬上與親人相認,而是用了一系列考驗和測試。他提出扣押一個哥哥為人質(zhì)并要求把他的弟弟作為交換,并以此對情況進行調(diào)查和研究。他扣留了西緬,卻把錢還給了其他兄弟,想看看哥哥們是否會像以前扔下他一樣,分了贓款,丟下西緬。雖然哥哥們經(jīng)住了考驗,但約瑟還是對他們進行了第二次測試。他希望把小弟留在身邊,卻沒有光明正大地相認,而是暗地里叫仆人把銀器放在便雅憫的袋子里,并通過搜查把他抓回來。約瑟不僅想搞清楚哥哥們是否悔過自新,而且想明確十位兄長的親情是否包容他和雅憫他。在這一過程中,他有幾次真情的流露,但這并沒有失去對局勢的控制。當他看到哥哥們真心悔過時,他才告訴他們自己就是約瑟,并幫助他們擺脫了困境。從這段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約瑟已經(jīng)從離家前那個侍父寵而傲視兄長的無知、幼稚少年,變?yōu)橐粋€成熟、穩(wěn)重、有智慧、對人寬容的人了。埃及的經(jīng)歷磨煉他的意志,宰相的榮譽與權(quán)力又進一步鍛煉了他的治國能力,他不計前嫌,把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跳出了個人恩怨,把個人經(jīng)歷的磨煉看做足耶和華的安排。同時,他還具有博大的民族胸懷和視野,把以色列民族從饑荒中拯救了出來。
成長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成長的過程中,主人公如何從天真走向成熟,從依附到獨立,從無知到變得智慧,這一系列問題為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在成長中尋找精神家園是人類的永恒追求和共同經(jīng)歷,成長小說也因此是我們認識自我,認識一種文化、認識一個民族的有力的切入點”[5]。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一直不斷增強,這一成長的過程有太多奧秘值得我們探尋,約瑟的故事是猶太人千年的精神求索之路的一個索引,透過波提乏之妻、酒政和膳長,以及法老的眼光,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約瑟的成長,它既有所有個人成長小說的特點,又顯現(xiàn)出自身的獨特性,為后世的西方成長小說提供了文學(xué)原型。
[1]艾布拉姆斯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xué)術(shù)語詞典[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0.188.
[2]劉丹.論《簡·愛》的成長主題[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7,25.
[3]劉意青.《圣經(jīng)》的文學(xué)闡釋[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193,178,192-193.
[4]楊麗麗.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成長主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9.28.
[5]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4.5-6.
[6]圣經(jīng)(簡化字現(xiàn)代標點和合本)[M].中國基督教兩會,創(chuàng)世紀,2000:37-50.
天津市高等學(xué)校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項目“多麗絲·萊辛自傳半自傳小說中的身份研究”(項目號:20132235)的階段性成果;天津市社科基金項目“浪漫主義時期的蘇格蘭小說”(項目號:TJWW 11-007)。
(作者馮春園系南開大學(xué)文學(xué)院博士生,河北工業(yè)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