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記 □梅金忠 □陳士新(確山縣水利局)
□馬光宇(駐馬店市薄山水庫管理局)
確山縣境內有小型水庫47座,總庫容3816萬m3。通過白蟻危害普查,發(fā)現(xiàn)其中37座小水庫土質壩體有不同程度的白蟻危害,白蟻種類主要是黑翅土棲白蟻和黃翅大白蟻。2008年以來,確山縣小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白蟻防治工作逐步納入正規(guī),目前累計投入白蟻防治經費380萬元,存在白蟻隱患的小水庫全部得到初步治理。
白蟻喜食多種植物新鮮根莖和含纖維素干枯物。蟻王蟻后專哺專育、工蟻恭順勤奮、兵蟻血性好戰(zhàn),分工明確、組織嚴密。蟻齡5-6年的白蟻能夠羽化成“蝶”,進化成有翅繁殖蟻。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繁殖蟻雌雄成對另立門戶組建新的小家庭并繁衍生息。
白蟻生性畏光,喜歡陰暗潮濕,出地面覓食活動時,通常會修筑泥線、泥被隧道。白蟻4月下旬開始在地表活動;5月上旬白蟻活動加劇,壩體表面可見泥線、泥被和分群孔;7-8月白蟻轉為地下活動;9-11月氣溫下降而大氣濕度有所增加時,白蟻活動劇增,壩體表面筑出大量的泥被、泥線。
大壩蟻巢分布,一般是背水坡多、迎水坡少,靠近丘陵山坡的壩段多、靠近平原湖泊區(qū)的壩段少,粘質土壤的壩段多、沙質土壤的壩段少,酸性土壤多、堿性土壤少,大壩常年浸潤線之上的部位多、浸潤線之下的部位少,荒野壩段多、居民集中的壩段少。
主蟻巢多筑在大壩肩部和背水坡中部附近,其入土較深,一般在1.5 m左右,最深可達3~4 m。分飛孔一般在主巢的上方,距離1~2 m;泥線、泥被通常距主巢10~30 m。在蟻巢上方或蟻巢附近的地面,通常有一塊直徑3 m左右的高發(fā)活動區(qū)域,據(jù)此可以有效確定主巢空間位置。
施工前對大壩基礎要認真進行檢查清基。對大壩附近山坡上的白蟻隱患,盡量挖巢清除。壩體表面鋪設防蟻層,遏制外來白蟻侵入;對于加高培厚的大壩,必須清除大壩表土層的雜草,然后認真檢查大壩內有無白蟻隱患,切忌將蟻巢深深埋藏。
大壩表層厚度1 m左右可采用10%石灰土壤或30%食鹽土壤,或在大壩表層鋪設厚度10 cm左右的爐渣,可有效遏制有翅繁殖蟻入土建巢。
在大壩附近鏟除白蟻喜食的植物根莖,創(chuàng)造不適宜生存的固壁清野環(huán)境。
每年4-5月,利用白蟻有翅成蟲的趨光性,設置黑光燈陷阱進行誘殺。黑光燈安置在距離大壩15~30 m處,燈距50~100 m。
在大壩白蟻有翅成蟲開始分飛期間,可放養(yǎng)青蛙、蟾蜍,巧妙利用生物鏈天敵以蟲捕蟲,達到生態(tài)制衡。
4.1.1 全面撒網(wǎng),重點培養(yǎng)
全面普查會診。每年4-6月和8-11月白蟻活動盛期,組織專業(yè)滅蟻技術人員,對土質壩體進行全方位的反復普查,尋找白蟻活動的蛛絲馬跡。參加普查的人員要注意認真細致觀察,注意翻鏟枯萎植物根部、朽木斷樁、糞堆、柴垛等,查看有無泥線、泥被和分群孔。
拋誘餌。把白蟻喜食的野艾蒿、茅草、甘蔗渣、松樹等捆成小束,放在大壩坡面中部,經過一段時間,定期翻看有無白蟻活動的跡象。
如發(fā)現(xiàn)白蟻活動的跡象,要做好固定標記,登記造冊,以便日后集中處理。
4.1.2 清邊刮胡,插針噴白
在泥被、泥線分布的地方,鏟去1m見方的草皮,然后用小刀不斷削泥皮,找到半月形小蟻道時,用噴粉器將白色滑石粉噴進去,或用細草莖插進小蟻道內,再沿白粉或細草莖追挖出拱形的主蟻道。
4.1.3 迷途知返,撥亂反正
在尋找蟻道的過程中,如果不小心迷失了方向,要平心靜氣,全方位、多視角觀察分析,把開挖的浮土清掃干凈,輕刮細削,上下左右立體掃描,動態(tài)糾偏、動態(tài)掘進。
4.1.4 順藤摸瓜,直取老窩
找到主蟻道后,繼續(xù)猛追狂攆,嗅酸腥精神抖擻,視昏黑探燈侍候。如果發(fā)現(xiàn)以下象征,說明離主巢不遠:蟻道由小漸大并下傾;多數(shù)蟻道朝向一個方位匯集;蟻道中的草桿上面有濃厚的酸腥味并有許多白蟻附咬;錘頭觸土有空蕩的回聲。順著這些近巢象征追挖下去,就可挖到主巢,活捉蟻王蟻后,消滅蟻群。一般取出成年群體的主巢后,就會看到有3~7條大型蟻道由主巢內通向大壩內各個方向。
在不影響大壩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挖巢滅蟻的方法,效果最好。只要操作迅速,就能捉到蟻王蟻后,基本消滅整巢白蟻群體;即使有個別白蟻逃出,因無后為繼,最終會作鳥獸散,難成氣候。挖巢滅蟻法雖然比較費工,但蟻患處理較為徹底。必須注意在汛期高水位時則不宜采用挖巢法。
確定主巢位置后,應特別注意防備蟻王蟻后及蟻群逃竄。對于完全暴露出來的各條蟻道,及時用熏煙劑或“滅蟻靈”毒棒剿殺白蟻。
4.2.1 “滅蟻靈”毒棒
“滅蟻靈”毒棒系用“滅蟻靈”為主要原料,拌以一定比例的配料如糖液、草根粉末、面粉等,混合后焙干,制成長約50 mm、寬約10 mm、厚約5 mm的條狀棒。在白蟻頻繁活動的蟻道上揭開泥被、泥線少許,將“滅蟻靈”毒棒1~2條置于蟻道中并蓋好。蟻道應留出二分之一斷面的空隙,能夠讓白蟻往訪自由通過。一般情況下,毒棒放置15 d左右,白蟻就會將其吃光?!皽缦侅`”是一種慢性胃毒劑,可利用白蟻碰面時互相舐吮的特定習性,逐漸擴大毒素蔓延范圍,直至全巢覆滅?!皽缦侅`”毒棒誘殺法具有經濟安全、使用簡便、滅蟻效果好等優(yōu)點,通過對一些大壩的實際應用,剖巢檢查滅蟻率達95%以上。
4.2.2 熏蒸毒劑
熏蒸毒劑通常采用白砒5%、鋸木屑65%、氯酸鉀22%、香粉8%配制。
熏煙操作方法:將藥劑裝入煙霧發(fā)生器內→用兩根炮線纏繞成束,插入藥劑中,炮線一端通過煙霧發(fā)生器盒旁的小孔眼伸出→將發(fā)生器的蓋子合攏,點燃引炮線→藥物燃燒,煙霧從射咀中噴出。
熏煙注意事項: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口罩和防護手套,裝藥和熏煙時必須站在上風位,以免操作人員中毒。煙霧器射咀插入直徑2 cm左右的主蟻道內,用濕土密封射咀周圍以免漏煙。保持藥物和炮線的干燥;熏煙要及時,蟻道保持暢通;熏煙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地表有冒煙現(xiàn)象,應立即用土封住冒煙處,只留1~2個最遠的冒煙孔作為對流孔。
對于大壩內部的蟻巢、蟻道等空洞,可在挖巢滅蟻后灌入藥劑泥漿,也可不經挖巢滅蟻直接挖探的孔道灌入藥劑泥漿。常用滅蟻藥劑應選用污染殘留小、高效、低毒類型,黃泥漿比重以1.25~1.3為宜。采用電動和手搖灌漿機均可,灌漿初期應保持灌漿壓力在2.9 N/cm2左右,經20-30 min即可逐漸加大灌漿壓力,最大灌漿壓力不宜超過5.8 N/cm2,直至蟻道或大壩出現(xiàn)冒漿現(xiàn)象,然后停頓5-10 min,用泥土填壓冒漿的地方,重新慢灌至壩體吸漿量飽合為止。
為保證灌漿效果的最大化,應在大壩的上半部或靠近大壩頂處尋找合適的主蟻道,盡量由上向下灌漿。順著壩體上部坡位的冒煙點追挖下去,找到主蟻道之后,再灌注藥劑泥漿,其灌漿效果較佳。
白蟻防治工作具有長期性,要特別警惕若干年后蟻患又卷土重來,思想上不可麻痹大意,行動上不可忽冷忽熱。要堅持不懈地年年定期復查、專家集中會商,從蟻患源頭抓起,從制度建設和經費保障做起,有效鞏固來之不易的蟻患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