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倫理事故”頻發(fā)的成因分析及其綜合矯治

2013-08-15 00:42:13房立洲
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 2013年3期
關鍵詞:倫理領域道德

房立洲

(杭州市城管委,杭州 310003)

近年來,倫理領域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故”如潮而至,諸如藥品領域的“毒膠囊事件”、駭人聽聞的“醫(yī)病斷指風波”,食品生產領域的“毒饅頭”、“致癌物質”、“地溝油”等事件,以及社會公德領域的“小悅悅事件”、“老人倒地無人敢扶”,等等,一再刺激著社會的道德神經,挑戰(zhàn)著政府監(jiān)管的權威,給社會造成了極其惡劣的負面影響。當今社會還有什么是安全和可信任的?真善美還在什么領域尚有幸存?我國的倫理規(guī)范到底怎么了?是否已瀕臨崩潰的邊緣?整個社會的道德良知是否已喪失殆盡?這一連串的倫理思考和道德拷問都在警示我們,遏制并矯治社會生活各領域的道德危機事件,已是當前我國公民倫理和社會道德教育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一、倫理的意義闡述及其當世病態(tài)表征

《說文解字》中解釋說:“倫,從人,輩也,明道也;理,從玉,治玉也?!边@里,倫即人倫,指人的血緣輩分關系;倫理,即調整人倫關系的條理、道理、原則,也即“倫類的道理”[1]。

官有官德,民有民規(guī)。千百年來,倫理作為一種調節(jié)社會運行的行為規(guī)范,無所不在地滲透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在崇尚個人美德、規(guī)范社會秩序、凈化社會風氣和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近年來我國的倫理道德狀況卻令人堪憂,在社會生活各領域接連發(fā)生了一系列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倫理事故”。所謂“倫理事故”,是指一些事件的負面效應已經超過了人們的心理預期,并產生了難以估量的社會危害。結合目前發(fā)生的一些“倫理危機事件”來看,“倫理事故”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存在,而在行政、商業(yè)、衛(wèi)生、教育、公德等領域尤甚。

(一)行政倫理領域,尋租肆虐,“官德”日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古以來,“官風”就是“民風”的“風向標”。任何時代,如果執(zhí)掌國家權力,代行法律威權的官員都能安守本分、奉公守法,一定會給當時的“民風”以最直接的教育和示范作用,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的法律和《中國共產黨黨章》都規(guī)定,官員不得以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一些官員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信仰動搖,信念飄搖,逐漸喪失了自我,不斷挑戰(zhàn)道德底線、法紀的紅線和意志的防線,干起了官商勾結、權力尋租、“蘿卜招聘”、篡改履歷、公款賭博、包養(yǎng)情婦等不齒之事,甚至連賑災款、扶貧款都敢中飽私囊,全然沒有了是非和羞恥之心,徹底淪為黨和人民的罪人。

(二)商業(yè)倫理領域,欺詐橫行,“商德”淪喪

“公平交易,童叟無欺”歷來是商家經營的起碼準則。明清兩代聞名于世的晉商、徽商的成功秘訣,首先在于他們對誠信經營 公平正義等商業(yè)倫理的堅守。我國古代的很多典籍都明確指出了個人獲取利益的正當性,如《論語》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等,都不失為商家從業(yè)的倫理規(guī)范。但反觀近日來的一連串事件,甚至是一些響當當?shù)闹放?,如蒙牛乳業(yè)、古越龍山等大型企業(yè)都爆出了“問題奶”、“問題酒”、“問題油”等事件,還有一些商家卷款逃債、食品領域的“三素”(飲料有色素、蔬菜里有毒素,肉類里有激素)現(xiàn)象等,無不說明商業(yè)倫理敗壞之風已然“吹”進每一個行業(yè)和每一個角落,商業(yè)誠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消蝕。

(三)醫(yī)學倫理領域,謀利成風,“醫(yī)德”敗壞

“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是醫(yī)生職業(yè)的內在要求和社會對醫(yī)生的熱切期待?!搬t(yī)德”一旦被私利所綁架,“醫(yī)生”這個崇高的職業(yè)就會成為各種“病菌瘋長”的“溫床”。晉代“杏林春暖”的佳話,反映了世人對具有高尚醫(yī)風的醫(yī)生的敬仰。但近年來的“醫(yī)界”也絕非凈土,一些事件漸成街議焦點。私賣藥品、索要“紅包”、吃拿回扣、假藥坑人、販賣器官等惡性事件,已使醫(yī)生職業(yè)的光環(huán)漸次消遁?!皼]錢進不了醫(yī)院,有錢治不了病痛”、“沒病當作有病看,小病當作大病治”、“看病貴,看病難”已成了全社會對醫(yī)生倫理共同的道德焦慮。

(四)教育倫理領域,師道玷辱,“師德”蒙塵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理應受到所有人的尊敬?!疤?、地、君、親、師”,中國封建社會將“教師”供奉在了與“天、地、君、親”并重的地位,可見教師的崇高地位。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更是對教師職業(yè)的高度概括。遺憾的是,提及當今一些教師的行為實在有辱“為人師表”的“盛名”?!皞鞯馈倍荒軅髡x仁厚之“道”,而是大講特講旁門左“道”和歪門邪“道”,貽害無窮;“授業(yè)”而不能授正經有用之“業(yè)”,往往是天馬行空,不知所云,淪為誤人子弟的“庸師”;“解惑”也不想從根子上去“解”,而是“一根蘿卜生一截熟一截”,大多留待課外去“開小灶”,以賺取私利,喪失了起碼的師道尊嚴和職業(yè)操守。更有甚者,連高校學術研究的“凈土”,近年來也頻頻曝出學術不端的丑聞。師道不存,“師德”焉在?

(五)社會倫理領域,古風難尋,“民德”消解

在公德領域,最顯見的是社會丑惡事件的頻繁發(fā)生 嚴重影響了社會公德在人們心中所處的位置揭開了我們自捂其短的道德“瘡疤”。“衣冠簡樸古風存”,一直以來為我們所津津樂道的急公好義、行俠仗義、救人急難、扶危濟困等“古風”已難尋舊時蹤跡,從廣東東莞的“小悅悅事件”到“扒手行竊路人袖手”事件,從杭州“女子跳湖路人拍照”事件到頻繁發(fā)生的“倒地老人無人敢扶”事件等,無不折射出民風的澆薄和民心的冷漠,也彰顯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機。如果沒有“民德”的有力支撐,社會主義道德大廈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就始終如空中樓閣,缺少堅實的基礎。

二、“倫理事故”頻發(fā)的原因分析

總體來看,社會道德建設的主流是好的,并沒有發(fā)展到如網(wǎng)絡所云的“病入膏肓、無藥可治”的地步,社會的一些道德負面事件也畢竟只是被網(wǎng)絡和民間輿論無限放大的個別案例。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近年來,在一些領域,“倫理事故”確呈易發(fā)、多發(fā)和擴散的態(tài)勢。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物質至上主義的強烈沖擊使一些意志薄弱者不能自持,導致道德滑坡,“門戶”洞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同時,一些人靈魂深處的占有欲和貪婪本能也潛滋暗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再者,個別領域的唯利是圖者為了追逐合法所得之外的那部分“超額利潤”,整天“吃著碗里的,盯著鍋里的”,甚至圍著蠅頭微利而不顧名節(jié),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各種社會“潛規(guī)則”也因之一時興起,迅速蔓延。如行政領域的個別官員,如“大名鼎鼎”的“許三多”、羅蔭國之流,本就占據(jù)了令多少人為之艷羨不已的高位,但他們不知滿足,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們將黨性和人格的底線一撤再撤,完全敞開了至為關鍵的道德“門戶”,終為物質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瘟疫”所擊中,“一魂靈已向閻羅殿去也”,豈不悲哉!

(二)社會轉型期各種思潮泥沙俱下,新的道德體系建設尚未完成,使一些社會公民在面臨道德抉擇時茫然無措

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鄉(xiāng)“二元社會”向“多元社會”過渡的轉型期,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影響到上層建筑的構建,流傳了千百年的傳統(tǒng)道德在各種思潮的沖擊之下似已失去了凌然不可侵犯的至尊地位 有了某些不合時宜的因素 但與經濟基礎相適應、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法律和道德體系尚未完全建構起來。同時,我國的社會格局正處于大分化、大變動和大調整時期,社會的各種思潮,傳統(tǒng)的和現(xiàn)代的、外來的與內在的、積極的和消極的、先進的和落后的正進行著激烈的交流、交融和交鋒,階層多變、利益多樣和價值多元,正不同程度地改變著人們固有的道德體系。在面臨道德抉擇時,趨利還是向義、揚善還是縱惡、利己還是利他以及自持還是自污等,完全取決于個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感、文化水平和性格因素,人們最終會“跳”上道德十字路口的哪一輛“馬車”,有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有時哪怕剎那間的一個閃念,也會使人作出有違道德良知的判斷和行為。

(三)社會監(jiān)管的失位,使社會負面道德的沉渣泛起,一時潮翻浪涌

由于時代差異以及個人道德水平的高下之別,社會道德領域歷來蕪菁并存、瑕瑜互見。如果要實現(xiàn)將假惡丑關在籠子里的目的,就必須實施有力而有效的社會監(jiān)管。必須承認,目前,我國對社會領域的一些道德失范事件的監(jiān)管尚存有很大的漏洞。既沒有加強源頭上的治理,建立十分嚴格的準入制度,如很多食品加工企業(yè),都是一些“三無”的“黑作坊”、“黑窩點”;更沒有對生產、經營環(huán)節(jié)實施全過程管理,而僅僅滿足于“事后懲處”,且沒有“標本兼治”,對社會丑惡現(xiàn)象實施堅決而徹底的打擊,致使許多“黑心企業(yè)”和“昧心游商、游醫(yī)”常?!按蛞粯寭Q一個地方”、“重打鑼鼓另開張”,重又獲得新的“生長沃土”。更有甚者,為了從“黑心利益”中分一杯羹,履行社會監(jiān)管職責的相關責任人竟然干起了“貓鼠同床共枕”的勾當,充當起社會惡行的“保護傘”,這是種種道德失范事件此起彼伏、屢禁不絕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四)法規(guī)制度的不健全和執(zhí)行不力,犯罪成本過低,使一些喪失良知者為所欲為,甚囂塵上

實踐證明,對各種屢屢觸犯社會道德底線和法律禁區(qū)的“倫理事故”責任人,僅僅施以道德說教或罰款、沒收財物的懲罰還是遠遠不夠的,對情節(jié)惡劣、后果極其嚴重者必須上升到法律的層面,科以重刑,對其實施最嚴厲的打擊,讓其傾家蕩產,痛徹心扉,永遠失去“東山再起”的資本和膽量。目前來看,我國對各種坑蒙拐騙事件,還缺乏有效的法律懲治手段 立法速度明顯跟不上犯罪 基因變異 的速度。我們知道,道德和法律作為調節(jié)社會秩序的手段,有著范圍和程度上的區(qū)別。而一旦道德層面的調節(jié)已不足以遏制社會丑惡現(xiàn)象時,那就要義無反顧地拿起法律的武器,通過道德與法律的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社會監(jiān)管的及時“補位”和強管,力爭不留盲區(qū),不留死角。

(五)道德教化內容陳舊,方法僵化,流于說教和形式,使心中的“神圣道德律”未能發(fā)揮應有的指引和規(guī)范作用

道德教育的“缺課”,也是各種“倫理事故”頻發(fā)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道德教化傳統(tǒng)的國家,在道德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我國古代的許多重要典籍和文獻中,如《論語》、《孟子》、《三字經》、《禮記》等,隨處可見道德教育的深入闡述。同時,這種反復深入的倫理道德教育從童學啟蒙階段就開始了,而且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最終成為了人們根深蒂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自覺,也起到了很好的維系社會秩序和鞏固封建政權的目的。但顯而易見,這樣的道德教育方式,除了部分具有普適性的內容外,已很難適應當今社會對道德教育的需求。應該承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過于看中了物質文明,而使意識形態(tài)教育漸漸落后于經濟建設的步伐。雖然在道德教育方面,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我們也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大多收效甚微,有些教育方式和內容死板僵硬,完全流于形式和說教,難以激起人們的共鳴,固化為人們心中長期起作用的“神圣道德律”,使人們的道德選擇缺了一盞“明燈”的指引和“導航”。

三、“倫理事故”的綜合矯治

“倫理事故”的發(fā)生決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國經濟、社會30多年來快速發(fā)展的客觀結果,是古今中外各種思潮碰撞交匯的產物。造成“倫理事故”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必須在當前我國大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大背景下,采用“多聯(lián)療法”,綜合矯治。

(一)重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內化為全社會的道德信仰

康德認為,對于道德法則的敬重是唯一同時又無可置疑的動力。筆者認為,康德所說的“對道德法則的敬重 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就是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就是對道德理想及其價值依據(jù)的篤信和奉行[2]。而每個人的道德信仰來自于他長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失去信仰的支撐,道德就成為無源之水,只能是一種外在于人的社會對象,不可能上升為人自覺的追求。而信仰支持和保證著道德,就會使得道德有了真正動力。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tǒng)一的方針原則,只有把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結合起來,公民道德建設才能收到實效[3]。因此,在道德建設中,我們應重點培養(yǎng)社會公眾強烈而恒久的道德信仰,并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等多種途徑,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對人們道德信仰的教化和塑造之中,以道德信仰來引領全社會的道德實踐,幫助公民自覺履行道德義務。要實施“公民道德教育進課堂”戰(zhàn)略,借助圖文并茂的生動教材,以及來自歷史、來自生活的大量典型事例,通過上櫥窗、上墻報、故事會、匯報演出等寓教于樂的教育,幫助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的學生確立穩(wěn)定的道德觀念,并內化為學生的道德習慣;要開展“全民道德建設”規(guī)劃,針對當前道德建設的典型問題,各地要在《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基礎上,編制適合本地區(qū)特色的道德規(guī)范,采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與本地的各種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要開展大力度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實施嚴格的職業(yè)道德“行業(yè)準入”制度,建立比較完備的“道德誠信”檔案,嚴禁有嚴重道德污點的單位和個人進入相關行業(yè)從事生產、經營等活動。此外,還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各領域道德教育考核制度,重點對實施道德教育的措施落實、內容安排和最終成效等進行考核,確保道德教育落到實處。

(二)加大對社會正面道德典型的宣傳和評選力度,以達到崇善懲惡的目的

“宣傳即最好的防治”。近年來,我國雖然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驚心的“倫理事故”,但也發(fā)生了不少令我們?yōu)橹袏^的正面道德典型,如“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路人”周沖、“最美孕婦”彭偉平等,廣大媒體都進行了大幅度的及時跟進報道,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教育效果。要建立規(guī)范的道德典型評選制度,真正將那些工作上打得響、道德上過得硬的“典型”評選出來,不僅給以物質獎勵,更給以較高的精神褒獎,以起到很好的社會引領和示范作用 同時 加大對社會惡行的懲戒力度,讓其在強大的輿論面前抬不起頭,直不起腰。

(三)加強對各種道德惡行的社會監(jiān)管力度,建立起多方位、立體化的監(jiān)管網(wǎng)絡,進一步更新監(jiān)管手段

社會監(jiān)管作為各種道德失范行為的“天敵”,一定要始終處于“嚴打”的高壓態(tài)勢,要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根治一起,通過建設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監(jiān)管隊伍,不給唯利是圖和喪盡天良者以任何喘息之機。針對當前道德行為失范的嚴峻形勢和“高危領域”,要重點建立覆蓋商業(yè)、食品、衛(wèi)生、醫(yī)療、學術等多個領域的監(jiān)管隊伍。要突出強化監(jiān)管隊伍自身素質建設,建立起嚴格的“監(jiān)管瀆職和失范”考核體系和“行風舉報”制度,建立“問題企業(yè)和產品”定期抽檢制度,實施職務晉升道德問題“一票否決制”,徹底斬斷各種惡行相互勾結的利益鏈條,堅決把品行不端的不法分子清除出監(jiān)管隊伍,并對管理不力的責任人實施“問責制”,建設一支盡責、廉潔、高效的社會監(jiān)管隊伍,發(fā)揮政府監(jiān)管的應有作用。此外,要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監(jiān)管,組建相對獨立的“行風監(jiān)督員”隊伍,各負其責地對不同的領域進行重點監(jiān)控,進一步拓展監(jiān)管的視野和渠道。在條件成熟的領域和部門,可逐步引入高科技監(jiān)管,通過在生產、銷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植入傳感器、監(jiān)控器等手段,全程跟蹤并記錄各種職業(yè)行為,逐步實現(xiàn)“智慧監(jiān)管”,全面提高監(jiān)管的能力和手段。

(四)完善法律制度和加大法律制度的執(zhí)行力度,大幅度提高道德失范行為的犯罪成本和代價

法律制度是懲治社會丑惡現(xiàn)象的最有力的手段。從總體上看,我國當前相繼發(fā)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相關責任人法律意識淡薄或法律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因此,一要大力開展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和安全法規(guī)的“普法”教育,教育廣大從業(yè)者依法從事生產、經營等相關職業(yè)活動;同時加大現(xiàn)有法律的執(zhí)行力度,對情節(jié)惡劣和嚴重者,如對公民健康造成嚴重損害或污染的企業(yè)及個人,要堅決處以刑罰,徹底取消其從業(yè)資格,不給其留有任何余地,即使是對地方GDP有較大貢獻的龍頭企業(yè)也絕不姑息手軟,真正在全社會起到“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效果。二要健全相關法規(guī)制度,對當前發(fā)生的一些道德公眾事件,條件成熟的要進行立法調研,條件不成熟的要循序漸進地開展法規(guī)建設 如食品行業(yè)的添加劑使用等,要盡快出臺行業(yè)標準或地方性法規(guī),以盡快遏制目前的行業(yè)道德和社會倫理領域的失序、失范和失管狀態(tài)。

(五)抓緊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的公民道德體系,加快社會道德建設的速度

從某種程度上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yè)獲得了很大的經營自主權,社會的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完成的。公民則應在憲法、法律的規(guī)定下,在一定的社會道德習俗規(guī)范下,參與道德建設,發(fā)揮公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公民自身和社會具有的調節(jié)功能,促進道德建設良性發(fā)展[4]。誠實守信、公平正義、自主自愿、貨真價實等都是市場經濟的道德法則。我國的市場經濟能否獲得健康、持續(xù)的發(fā)展,除了要有法律的保障外,還要看各市場主體從事市場行為的道德水平,而最主要的就是誠信生產和經營。基于此,要加快建設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道德規(guī)范。一是要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在全社會樹立“誠信光榮,虛假可恥”的良好風尚,加大對誠信“問題產品、企業(yè)或個人”的曝光和懲戒力度,通過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產品質量免檢企業(yè)或信得過企業(yè)”等活動,給誠信者以殊榮,使欺詐者無所遁形。二是要推進契約倫理建設。通過簽訂合同、責任狀等形式,在機關、企業(yè)、家庭中培養(yǎng)“契約精神”,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三是通過社會征信系統(tǒng)建設,實現(xiàn)銀行、商業(yè)、交易等領域的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誠信不良記錄”結果的多領域應用,建立誠信缺失約束機制,使社會公民不敢冒犧牲誠信的風險來贏取局部的私利。

(六)著力營造“人人安心做好事,做好事有好報”的良好道德環(huán)境,堅決還做好事者以公道和清白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奸邪者得利 的社會環(huán)境 通過完善的制度建設 使踐踏道德者付出應有的代價,恪守道德者得到應有的報償。客觀地說,由于人性的弱點難以徹底根除,也由于有些情形下無法提供做好事的有力證據(jù),或者誣人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戒,等等,屢屢發(fā)生“做好事反被誣,道德蒙冤”的事情,使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如“南京彭宇案”等,即使最終給以公正的裁決,也難以撫慰施以援手者的心靈,由此也使一雙雙本來充滿道德溫情的手,在幫與不幫的情感糾葛中,一次次猶豫起來,對正在構建中的新型社會道德產生了十分有害的影響。為此,要盡快建立此類道德糾紛事件的裁決懲戒制度,堅決讓“誣人者受懲處”,還好人以公道和清白;要加大重要路段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事實依據(jù),徹底斷掉好人做好事的后顧之憂。同時,也要加強社會公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教育,使好心人在彰顯社會美德時,不致因為救人而成為喪盡天良者的犧牲品。

總之,近年來發(fā)生的一系列“倫理事故”牽動著社會的每一根神經,也引起了社會有識之士的高度關注,并為最終遏制“倫理事故”發(fā)生的態(tài)勢提供了契機?!暗赖乱唤浝碚撍季S的光芒所照亮,它的道義的力量就會發(fā)出異彩。”只要我們加強對上述“倫理事故”的制度反思,堅持獎懲、教育、建設等綜合矯治的策略,道德力量的光芒一定會照徹這片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古國。

[1]唐凱麟.倫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2]魏長領.論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與文明,2003,(6).

[3]閆平.核心價值體系、公益文化事業(yè)與公民道德建設[J].理論學刊,2011,(12).

[4]廖良初.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歷程與啟示[J].湖南社會科學,2010,(6).

猜你喜歡
倫理領域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領域·對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新常態(tài)下推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初探
醫(y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肯定與質疑:“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
吉林市| 宁远县| 高碑店市| 色达县| 察雅县| 锡林浩特市| 铁力市| 鹤山市| 宁蒗| 茂名市| 循化| 安国市| 衡山县| 杂多县| 客服| 富川| 新源县| 如皋市| 昭平县| 石阡县| 宜宾市| 佛山市| 凤山县| 竹山县| 定州市| 鹤山市| 津市市| 深圳市| 香河县| 凯里市| 黑山县| 钟山县| 鄂尔多斯市| 卫辉市| 鄯善县| 余庆县| 四子王旗| 黑水县| 通海县| 神木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