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卉
(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文理學院, 南京210000)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下文簡稱“PRETCO”)是經(jīng)國家教育部批準實行的教學考試,旨在測試全國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和成人高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要求》中所規(guī)定的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荚嚪譃锳級和B級。其中的作文題多為應用文寫作,占主觀性題型分數(shù)的25%,是學生在考試中失分較多的題型。寫作內(nèi)容主要為社會、文化或者日常生活的一般常識,不涉及知識面過廣、專業(yè)性太強的內(nèi)容。目的在于考核學生應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一般能力。A、B級的作文部分都側(cè)重于模擬套寫、填寫或者翻譯簡短的英語應用文。總的說來,A、B級的寫作在體裁上要求是基本一致的,難度上B級略低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和句型上。[1]
模因論(Memetics)是基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一種新理論。它試圖從歷時和共時的視角對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以及文化具有傳承性這種本質(zhì)特征的進化規(guī)律進行詮釋。模因論中最核心的術(shù)語是模因(meme)。模因論認為,模因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xiàn)象?;蛲ㄟ^遺傳而繁衍,模因通過模仿而傳播。任何一個信息,只要它能通過模仿而被復制,就可稱為模因。[2]
Heylighen曾探討了模因復制的四個階段:同化、記憶、表達與傳播。其中,同化是指呈現(xiàn)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記憶指模因在記憶中的保留時間。記憶是有選擇性的,只有少數(shù)能夠存活;而記憶時間的長短則取決于內(nèi)容的重要性和重復的頻率。Dawkins認為模仿是模因的主要復制方式,而模因的成功復制要受到三個要素的影響:長壽性、多產(chǎn)性、復制忠實性。[3]
根據(jù)模因成功復制的四階段以及影響要素,教師在寫作練習前應該先行講解PRETCO考試的基本要求,給予一定的符合模因成功復制四個要素的語言輸入,以供學生模仿。以PRETCO考試中的邀請信為例,其中邀請信常用句型有:We are pleased to invite you to…;You are warmly invited to attend…;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the dinner party on behalf of…。為達到基礎模因的成功復制,教師可要求學生首先背誦常用表達句型,并進行必要的檢查,同樣也可以創(chuàng)造相似的語境供學生操練,以達到一個成功模因因子所要求的長壽性和多產(chǎn)性??谡Z和寫作同屬語言輸出,二者能力的培養(yǎng)相輔相成,融會貫通。同樣以PRETCO寫作中的邀請信為例,在學生掌握了邀請信的基本句型后,教師可嘗試在課堂上進行相關(guān)的對話演練以鞏固所學句式,可選擇如下話題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現(xiàn):if you want to invite your friends to have dinner tonight,what would you say?Or if you are going to invite a professor to give a speech in your college,what would you say?
模因有兩種傳播方式——模因基因型(genotype)傳播和模因表現(xiàn)型傳播(phenotype)。模因的基因型傳播指的是表達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復制和傳播過程的表現(xiàn)形式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但其內(nèi)容卻始終同一。同一信息可以先后在不同的語境中以不同的形式傳遞。模因表現(xiàn)型傳播是指這種類型的模因采用同一的表現(xiàn)形式,但分別按需要表達不同的內(nèi)容。[3]表現(xiàn)型模因模仿已知的語言結(jié)構(gòu),根據(jù)實際需要,變動原來的語言信息或其中的成分,表達出不同的內(nèi)容。語言模因的這兩種傳播類型對大學英語PRETCO的教學啟迪如下: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中的作文題多為應用文寫作,通常文章的格式分有3分,分別為日期、稱呼語和署名的正確表達。該部分可作為一種固定的模因形式在課堂上講解后,課后要求學生背誦和練習從而形成記憶庫中的強勢模因。英文書信的寫作一般可分為社交書信和商務書信兩種。常見的社交書信包括邀請信、祝賀信、感謝信、慰問信、道歉信、投訴信、詢問信、建議信、介紹信、推薦信以及求職信。在寫作不同類型的社交信時,通常都會有一些固定的句型可作為模因因子供學生記憶,例如感謝信常用句型: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ress my thanks for…,Many thanks for…,I would be grateful...等等。直接套用記憶庫中的已有模因可以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做到考試要求的正確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同義異詞是指相同的信息以異形傳遞。模因的這種表現(xiàn)規(guī)律啟發(f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同義詞語或運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相同的信息。例如2009年6月和2009年12月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作文都考查了詢問信的寫作,如何正確表達詢問語句是需要學生平時背誦和練習的,在同一篇作文中為了避免重復,學生應學會運用模因論中的同義異詞來舉一反三。例如詢問信常用句型:我寫信是想知道關(guān)于……的消息,相關(guān)句型可有以下幾個英文句型表達——I am writing for information about…,I would like to know whether you can provide me with information regarding…,I am writing to inquire about…。同義異詞是模因基因型傳播的一種方式,相比直接套用可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書面表達方式并且避免句型的單調(diào)重復。
同構(gòu)類推主要是模仿已知的語言結(jié)構(gòu)而復制出一種具有新內(nèi)容的模因變體。在同構(gòu)類推之中充當模因母體的語言結(jié)構(gòu)一般都具有強烈的語用效果和明顯的修辭色彩特征,是一些給人以較深語言感受的經(jīng)典名句、名段、或名篇,因而易于被仿造,成為衍生能力很強的模因[4]。在寫作時學生如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恰當?shù)赜蒙弦粌删涿跃鋪睃c綴文章,不僅使文章顯得有深度、有智慧,而且會讓文章在評分中上一個“得分檔次”。如:諺語“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學生可以模仿該句句式同構(gòu)類推出“Where is hope,where is happiness”,“where is hard working,where is gain.”此外,記住一些常用句型、過渡詞語以及佳句對于應用文的寫作非常有用。在PRETCO考試中值得借鑒的句型有:There is no doubt+that+ 句子(毫無疑問……),The reason why+ 句子 +is that+ 句子(……的原因是……),Due to/Owing to/Thanks to+sth… (因為/多虧……)。
何自然教授曾經(jīng)說到:“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要重視基本的語言表達形式和內(nèi)容的學習與訓練。因為語言中總有一些東西是它的構(gòu)成基因,它們是語言表達和理解的基礎?!保?]這些基本的語言表達形式和內(nèi)容可作為基本模因體輸入給學習者,在此過程中那些被二語學習者注意的可理解性的模因因子歷經(jīng)同化、記憶、表達、傳播四個過程,成功內(nèi)化為二語學習者的顯性或隱性知識,并有可能在基本模因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想和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造出新的模因。
在PRECTO應用文寫作中模因因子不僅僅存在于格式、詞匯以及句型中,同樣存在于思維和語篇結(jié)構(gòu)里。王麗曾經(jīng)提到: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以直覺性、整體性、綜合性為特征,思維活動大多是螺旋式地向前發(fā)展。在語篇結(jié)構(gòu)上表現(xiàn)為繞圈子、圍繞主題迂回式向前發(fā)展,只在最后才畫龍點睛,是一種逐步達到高潮的、歸納綜合的取向。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以分析為特征,思維活動呈直線性演繹。在語篇結(jié)構(gòu)上表現(xiàn)為開門見山、直接切題,每個段落常有主題句,段中各句緊緊圍繞主題層層展開,形成一個直線流動的實體,其段落結(jié)構(gòu)為“話題+主體+結(jié)尾”,是一種逆潮,演繹式的取向。[6]
由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中的作文題多為應用文寫作,字數(shù)要求80——100字,學生應嚴格按照給出的要求寫作,學生可發(fā)揮的空間有限,所以建議不妨開門見山。2009年6月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作文是一封詢問信寫作,寫作內(nèi)容明確給出了以下四點:詢問旅游信息(如:線路,價格,折扣等);告訴對方參加旅游的人數(shù)和時間安排;索要相關(guān)資料,特別是行程安排;告知聯(lián)系方式。[7]按照所給考試要求學生應在文章開頭即表明寫信意圖,無需其它過多的鋪墊或者描述語句,可表述如下:“our department is planning a holiday trip for our staff and I hope you can give us such information as the route of the trip,price,discount.”并如實翻譯作文要求的四點信息,結(jié)尾段可用到應用文常用句型“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中的作文一直是學生失分較多的一項,甚至有的學生看到題目無從下手以至于交了白卷。究其原因:一是英語表達困難;二是不熟悉應用文寫作模板導致無從入手。任何字、詞、短語、段落以及篇章,只要通過模仿得到復制和傳播,都可以成為模因。語言本身就是模因,人們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模因的不斷模仿、復制和傳播過程。[3]在此可以借鑒模因論中的核心思想——由模仿到創(chuàng)造。
首先是模因因子的輸入,在此教師可先行按照不同應用文寫作類型給予分類講解,從格式到句型再到篇章布局;其次為鞏固模因因子的輸入,可要求學生背誦以及在相同或相似語境中再現(xiàn)使用所學的模因因子。由于口語和寫作能力相輔相成,在課堂中教師應給學生營造適當?shù)目谡Z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身臨其中對之前所學作文句型及表達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模仿和套用;最后教師同樣要關(guān)注中西方在思維及語篇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避免中式作文的出現(xiàn),力求文章精煉、準確,包含要求的信息點。學生在PRETCO寫作中可套用已知的信件模板直入主題,圍繞題目所給的信息點寫作,并恰當運用連接詞使文章行文連貫,結(jié)構(gòu)清晰。本文探討了模因的兩種傳播方式——模因基因型傳播和模因表現(xiàn)型傳播,在應用文寫作中學生可運用直接套用,同義異詞,同構(gòu)類推等方法表達自我,既豐富了自我表達,同時也能在最短的時間確保表達的準確性。
[1]趙穎,張秀芹.新編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輔導B級[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2]冉永平,張新紅.語用學縱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何自然.語用三論:關(guān)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何自然.語言模因及其修辭效應[J].外語學刊,2008,(1):68-73.
[5]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56-66.
[6]王麗.模因論對英語模仿寫作教學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1,(9):101-102.
[7]孫佩君.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應考大全A級(第四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