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軍
【摘 要】本文通過對海邊灘涂軟土地基的特點,在該種地質條件下進行工程建設實例,對軟土地基處理的施工技術措施進行粗淺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一些軟土地基處理措施,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軟土地基;真空預壓法;注漿法
1.軟基性質狀況
軟基情況多出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復雜的沉積環(huán)境形成了以濱海相沉積為主,以河流沖積相、湖沉積相為輔的多組分沉淀物,軟土層的厚度、空間展布特征和粉細砂的分布,存在較大差異。
案例:廣東廣青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鎳合金產業(yè)鏈及配套加工項目,規(guī)劃用地總面積約3000畝,計劃總投資近17億元,場地位于陽江市陽江市高新區(qū)港口工業(yè)園,場地周圍地勢寬廣,均為魚塘。地質勘探資料顯示,本場地原地貌單元屬海灘地帶,原地勢較低洼,現(xiàn)被人工沖填及筑填,現(xiàn)場地總的較平坦,鉆點地面高程4.89~5.97m,平均高程5.41米。根據(jù)鉆孔揭露所取得的地質資料,經綜合整理,可將場地內巖土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濱海積土層(Q4m)、第四系風化殘積土層(Q4el)及震旦紀(Z)基巖四大類。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附錄A劃分,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
場地覆蓋土層厚度全風化巖16.30~23.30m,其中人工填土①流~軟塑狀淤泥②1流~軟塑淤泥質粉質粘土②3松散狀粉砂②5屬軟弱土;可塑狀粉質粘土②2松散狀中砂②6屬中軟土;可塑狀砂質粘性土③1層、硬塑狀砂質粘性土③2層和堅硬土狀全風化混合④1屬中硬土。
軟土地基主要特征和物理力學性質情況如下:淤泥類軟土厚度大,平均含水量高達60%以上,呈流塑狀態(tài),壓縮性大,十字板抗剪強度低( Cu<5kPa),有機質含量超過3%,含有大量腐殖酸,平均液限大于45%,塑性指數(shù)大于19,滲透性差,平均固結系數(shù)小于4.5×10-4cm2/s ,軟土靈敏性高,受擾動后抗剪強度可降低30%以上。滲透系數(shù)1.2×10-7cm2/s~1.5×10-7cm2/s ,壓縮性極高。淤泥質粘土層,一般為5m 左右,灰色,呈飽和軟塑狀態(tài),具有較大的壓縮性。砂層位于軟基底部厚度在3m~5m ,淺灰黃色,潮濕、中密、含有少量腐殖物,內摩擦角可達35°,壓縮性小,基本無壓縮沉降。
2.軟基監(jiān)控
(1)為了準確了解軟土地基質分布情況,對全線軟基進行施工前地質勘察和靜力觸控試驗。其中靜力觸探試驗為每50m 一個斷面,地質補勘約為每250m補勘一孔。
(2)沉降觀測。每50m設置一個監(jiān)控斷面,準確地觀測路基表面沉降速率。沉降標由底座(沉降板) 和測桿組成,底座可采用50cm×50cm×10cm的鋼板或相應尺寸的鋼板混凝土,測桿采用鐵管制作,首節(jié)與底座焊接為一體埋置在砂墊層之下,以后隨著路基填土接管,每根測桿上部都要帶有管接頭。沉降板埋設時,隨即用四等水準觀測首節(jié)管頂和底板的標高。底板標高也可以用首節(jié)管頂標高減去管高獲得,需要接管時,分別測出同一測點接管前及接管后標高,接管前標高用于計算本次沉降量,接管后標高用作下次計算沉降量的初值。
(3)孔隙水壓力測試裝置??讐河^測點的平面布點宜集中于路中心,并與沉降、水平位移觀測點位于同一觀測斷面上??紫端畨毫y試采用孔隙水壓力儀,由探頭、電纜、頻率讀數(shù)儀組成。孔隙水壓力探頭分為鋼弦式、電阻式和氣動式三種類型,其中鋼弦式穩(wěn)定性好,靈感度高,使用最多。探頭埋設采用鉆孔法。
(4)測斜裝置。測斜裝置由PVC 高精度測管、測斜儀、數(shù)字式測讀儀三部分組成。其中測斜管埋設固定于土體內。測斜管的埋設有三種方式:鉆孔埋設、綁扎埋設和預制埋設。
(5)分層沉降測試裝置。目前分層沉降測試使用最多的是電磁式分層沉降儀,由測量系統(tǒng)和跟蹤系統(tǒng)兩大部分組成。測量系統(tǒng)包括沉降儀、鋼卷尺(內置電纜)、探頭和三角架;跟蹤系統(tǒng)包括分層沉降管和鋼環(huán)。分層沉降管由波紋狀柔性塑料管制作,管外每隔一定距離安放一個鋼環(huán)。分層沉降管采用鉆孔導孔埋設,鉆孔垂直偏差率應不大于1.5%,且無塌孔無縮孔現(xiàn)象存在,遇到松散軟土層應下套管或泥漿護壁。埋設時先埋置波紋管,第一節(jié)波紋管底部必須封死,至一定深度后,插入導管與波紋管一并壓至孔底。當埋置深度較大時,波紋管與導管均應隨埋隨接,接口必須牢固,但不能采用磁感材料作固定件。當分層沉降管至孔底定位后,用砂子填塞鉆孔孔壁與波紋管或保護管之間隙。待孔側土回淤穩(wěn)定后,應先用水準儀測出導管管口高程,并用磁性測頭自上向下依次逐點測讀管內各感應線圈至管頂距離,換算出各點高程;連續(xù)測讀數(shù)日,穩(wěn)定讀數(shù)即為初始讀數(shù)。
(6)輔助設施。地下水位井按水文地質單元設置,要求結合地形地貌條件,選擇能夠代表一定區(qū)域地下水變化特征的位置設置觀測點。水位管應埋設在路堤應力范圍之外的地表水富集地,盡可能真實地反映地下水自身的變化;材料一般采用60mm~70mm的聚氯乙烯管,長2. 5m~3.0m,管底端50cm管圍鉆有數(shù)排小孔,外包銅紗和尼龍紗扎緊,封死管底口。水位管采用鉆孔埋入,上口加蓋保護。
(7)軟基處理前補充勘察。補充勘探目的在于:
a.查明淤泥和淤泥質土分布范圍、厚度、物理力學指標,提供準確的軟土抗剪強度指標。
b.全面掌握斷面的詳細地質資料作為軟基監(jiān)控的依據(jù),如地質條件與原資料出入較大時對斷面進行調整。
c.制定填土計劃。
(8)加載過程中進行原位測試。該階段中試驗主要以靜力觸探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等原位測試手段為主,目的是配合軟基沉降監(jiān)測,動態(tài)跟蹤軟土的強度變化,及時驗證加載和監(jiān)控計劃,必要時作出調整。
(9)加固結束后進行原位測試。為了解地基土體的固結情況,對比加固前后的強度變化,檢驗軟基處理效果,在填土預壓期滿結束后(卸載前)進行包括靜力觸探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鉆探取土試驗等多種原位測試。為便于對比分析,試驗位置應與原補充勘察斷面位置相同。
(10)觀測斷面的布設。施工監(jiān)控采用普通、主要監(jiān)控斷面結合的方式進行。普通監(jiān)控斷面只進行沉降觀測,由施工單位負責,用于指導本單位本路段的施工;主要監(jiān)控斷面由監(jiān)控單位負責,在典型路段進行全方位多參數(shù)觀測,用于指導代表段落的施工過程。
3.軟土路基處理
3.1真空預壓處理軟基
真空預壓法施工,即將軟基處理區(qū)域密封處理,然后不斷抽真空,使土體內空隙水壓力不斷降低,真空度逐步提高,并保持控制在某一合理度數(shù)內,一般真空度控制穩(wěn)定在80kPa。從而有效增強地基承載力,加快路基沉降速度,提高路基施工穩(wěn)定性,最后達到減少工后沉降的目的。
真空預壓法施工,關鍵在于對處理區(qū)域地基的密封處理,密封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到施工方法的成功與否。穩(wěn)妥的施工工藝為對軟基處理加固區(qū)的四周進行開挖密封溝,密封溝的開挖必須符合蓋膜閉氣要求,密封溝深度應當在1m以上,并將膜邊垂直插入軟土(下轉第271頁)(上接第248頁)中,密封膜進入軟土深度50cm以上后,在溝底平鋪后反貼在溝的另一側,以確保真空膜的密封。
在開挖密封溝的同時,可進行吸水主管和支濾管的安裝、連接和埋設。全部吸水管均需埋入砂墊層下,并通過出膜器及吸水管與真空泵連接,出膜器的連接必須牢固,密封可靠。另外,考慮到抽真空過程中,加固區(qū)可能會產生不均勻沉降,因此,主、支濾管須采用塑性軟管連接,避免排水管斷裂漏氣。
3.2注漿法
3.2.1主要技術要求
(1)注漿孔位置。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管道回填注漿位于管道與路基交匯段??孜谎毓艿垒S線單排布置,孔間距5m左右。
(2)施工順序。注漿按分序加密的原則進行,分兩序展開施工, Ⅰ序孔與Ⅱ序孔間隔布置。先進行Ⅰ序孔的鉆孔注漿,完成后進行Ⅱ序孔的鉆孔注漿。兩序孔時間間隔為10d左右。注漿結束后待漿液凝固達14d以后進行鉆探取芯檢查注漿質量。
(3)鉆探技術要求。造孔時采用汽車鉆機,硬質合金鉆頭,實行干鉆,開孔孔徑為130mm ,終孔孔徑為110mm,孔上部施行套管護壁與止?jié){??咨钜怨茼敒橄?,深度一般5.75m~6.25m。
3.2.2注漿施工方法
注漿材料可采用砂、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其中水泥標號為42.5;砂顆粒徑小于0.5mm;注漿用水為自來水。漿液濃度由稀到濃,用水和固體物質(水泥、粉煤灰、砂) 按不同的重量比逐級或越級交換。攪拌時間不低于3min。
注漿方法采用全孔段一次注漿。當注漿壓力不變,注入率持續(xù)減少時,或當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xù)升高時,均未改變水灰比;當某一比級的注入量達到設計以上,灌注時間已達到30min,而注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改變,便加濃一級,或加入一定比級的砂,但摻砂量一般不大于水泥和粉煤灰重量的200%。
在規(guī)定壓力下,注漿孔停止吸漿,持續(xù)灌注5min 后即結束注漿;注漿結束后,采用壓力注漿封孔。孔口用水泥砂漿填實抹平。
4.結語
(1)本工程一開始就十分重視土方開挖和地下水問題,備有應急預案,應對復雜問題,由于各項措施有效,基坑施工取得成功。
(2)本工程支護結構本身變形不大,但由于基坑降水措施,對周邊產生較大影響,采用坑外回灌措施后,周邊環(huán)境變形得到一定控制。
【參考文獻】
[1]徐雄峰.水泥攪拌樁成樁原理與條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6.
[2]蘇展圖.淺談深層水泥攪拌樁技術在軟基處理中的應用[J].廣東科技,2009.
[3]葛廣洲.深層水泥攪拌樁地基加固技術[J].華章,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