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君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宜興214206)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fā)明,其英文名“china”也為中國的意思,顯然它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瓷器的發(fā)展在不同的時代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但宋代瓷器不論是在生產規(guī)模、制作水平還是在藝術水平上都達到了鼎盛。
制作瓷器一定要選取細膩的瓷土,淘去雜質,然后再根據(jù)需要捏制各種造型,這稱作制胚,燒成后稱胎。胚胎的原料除了有主要化學成分構成的天然礦物外,還具有少量的鈉、鉀、鈣等。接著經過干燥后再上釉,釉指瓷器表面有光澤的玻璃薄層,是由長石、石灰石、石英、黏土、草木灰等配成的硅酸鹽,上完釉后把它放入窯中燒制就成了瓷器。在某種意義上,瓷可以說是陶生產的高級階段,是由陶的發(fā)展演變過來的。但瓷器不滲水、不透水,而陶器的原料是黏土,有一定的透水性。
從瓷器的釉色看,宋代瓷器的釉色明顯增多,有汝窯、耀州窯的青瓷、定窯的白瓷、建窯的黑瓷等?!扒嗌某尸F(xiàn),一方面由于釉的成分;一方面也由于燒制的溫度影響,使釉中含有較多的金屬物氧化鐵,在氧化焰中燒制成黃色,在還原焰中燒制成青色。”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礎上降低胎釉的含鐵量燒制而成的。黑瓷也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燒制出來的,所謂的黑并不是漆黑一團,它也必須具備兩個要素:“黑瓷胎料的含鐵量需高達3%,釉料含鐵量高達6%~8%;燒制黑瓷的溫度在1 120~1 310℃之間?!边@樣燒出來的黑瓷光澤性才強。宋代瓷器不僅在釉色上豐富多彩,而且在裝飾方法上也不例外,有刻花、印花、繡花以及用剪紙貼等??袒?、印花主要見于定瓷的裝飾,刻花是用竹刀或竹片在瓷面上刻出花紋,所刻線條流暢自如,紋樣多為蓮花、牡丹等;印花是用刻有花紋的模子,在瓷胚未干時就印出花紋。在花紋處往往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呈現(xiàn)深淺不同的變化;繡花則是用針刺出花紋。南宋時期吉州窯的瓷胎上常用木葉和剪紙粘貼,然后施釉經燒制形成花紋,紋樣多為鳳、鵲、梅、海棠等,極富民間特色。
宋代是一個具有文人氣息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文化最發(fā)達的時期,也是一個理性的時代。其詩人歐陽修、蘇舜欽、梅堯臣等革新人物極力倡導的“平易舒暢”的美學觀,深深影響著宋代瓷器的審美要求。在美學上,人們追求的是平淡、自然、質樸的情趣意蘊。因此,宋瓷的藝術格調總是高雅的、含蓄的。其藝術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造型美、釉色美和意味美上。
圖1 梅瓶
圖2 玉壺春瓶
在宋代文人審美趣味的影響下,對瓷器造型的審美追求不再是唐代瓷器渾厚的雄偉氣魄,而是傾向于挺拔秀麗的形象。宋代瓷器的造型一般都略顯削瘦,形體簡潔且比例勻稱?!懊菲俊保ㄒ妶D1)和“玉壺春瓶”(見圖2)就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新器型?!懊菲俊痹煨托】冢考缡菹?,瓶身細長,形體簡潔纖細,其流暢的曲線、優(yōu)美的韻律宛如十八歲的女子婷婷玉立;“玉壺春瓶”則瓶口外翻,細頸,鼓腹,其口下漸細的瓶頸與漸闊的瓶腹形成了一種矛盾中求統(tǒng)一、統(tǒng)一中求變化的和諧美。宋代瓷器在這種充滿生命的動感中,求和諧的表現(xiàn)是古代中國陶瓷藝術最高的成就之一。
宋代裝飾趣味雅致,有平易、寧靜的藝術風格。它們一般不加裝飾或很少裝飾,而主要靠造型和釉色取勝。青瓷是宋代釉色設計的典范,它有著如冰似玉的潤潔并略帶透明質感,具有無紋而飾的釉色之美。青瓷的繁盛恰恰因為青瓷的色澤、質感及其隱隱透出的人文氣息,迎合了宋代文人淡薄高雅的審美情趣。南宋龍泉青瓷的釉質晶瑩滋潤、清澈透明,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形容再恰當不過了;河南汝州的汝窯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青瓷窯,其釉色由于鐵的還原而呈蔥綠色,看上去特別的文氣,像早晨曙光出現(xiàn)的顏色一樣。這種名貴的瓷器保存下來極少,現(xiàn)在世界上只有幾十個,身價之高可想而知。鈞窯的“窯變”也是宋瓷釉色設計中的精品,它是由于原料中有銅的元素,經過還原焰燒制而呈現(xiàn)綠或紫紅斑,使在青釉上打破色釉的單調。仔細觀賞,你就會發(fā)現(xiàn)釉色紅中透紫、紫中藏青,色彩斑斕、交輝相映,效果十分燦爛,令人有百看不厭、觀賞不盡的情緒。
當我們評價一件宋代瓷器時,總會離不開這些詞,平淡、簡潔、單純、寧靜、含蓄、典雅等等。這就不得不承認宋代瓷器的造型是如此之美,以至于成為后人紛紛仿古的對象。但是如果我們對宋代瓷器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形式美上,那么它與其他時代瓷器的不同也只是體現(xiàn)在裝飾、結構上。宋代瓷器之所以成為我國古代陶瓷的典范,這與它所具有的意味美是離不開的。這種意味美自然離不開形式因素,但形式美不僅僅是外觀所能表達的,更在于這種形式中蘊涵著深厚的社會歷史內容。宋代瓷器的簡潔、素雅也不僅僅是物質的,同時也滲透了宋代的社會內容,即淡泊、含蓄、平易的時代特征。而且意味美也涉及到文化積累的問題,我們發(fā)現(xiàn)清代特別是乾隆時期的瓷器為迎合時代審美趣味不得不改變原有的風格,瓷器較喜歡用姜黃色,圖案也變得繁瑣,雖然工藝發(fā)揮到極致,但是神韻全無、格調低俗,之所以俗就在于它缺乏民族文化的積累。宋代瓷器之所以格調高雅,正是通過長期的文化積淀并對其進行概括、提煉而成的,它濃縮了封建理性文化的最高趣味:自然、和諧、寧靜。
宋代堪稱是一個理性的時代,人們所追求的是樸實無華的審美情趣,并把這提高到學佛時要有悟性的哲學高度。在這樣的時代特征下,其工藝美術具有典雅、靜謐的藝術風格。陶瓷是工藝美術中最具有成就的一個品種,與前代相比它更傾向于清秀、挺拔的形象,很少有繁縟的裝飾,但講究造型和釉色。宋代瓷器的美是一種理性的美,是中國古代文化最高趣味的體現(xiàn),也是優(yōu)良民族工藝傳統(tǒng)的積累和結晶。
[1]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
[2]胡光華.中國設計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3]劉濤.“雅”與宋瓷之美[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1,6(2):111~113.
[4]劉濤.宋瓷的意味之美[J].藝論: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