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善
?
說“樑”字
石立善
石立善(1973-),男,吉林長春人。上海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文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申江學者”特聘教授,臺灣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大學、河北大學兼職教授,朱子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哲學史、古代經(jīng)學史、敦煌學吐魯番學、日本漢學史。
樑;袁文;《甕牖閑評》;筆記;文字學;俗字;俗文化
博文網(wǎng)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1c832f0101dn2n.html
今日翻閱南宋袁文(1119-1190年)的讀書筆記《甕牖閑評》(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2007年10月版),此書卷四有一條是這樣說的:
米元章寫《遂州圣母廟碑》,“梁”字更加“木”而作“樑”字,“梁”字自有木,何用更加木也!
袁文批評書法家米芾多此一舉,在已有木的“梁”字上再加一個“木”旁,他在同書“昔字古作?”條也說過:“昔”加月成“臘”、“莫”加日成“暮”、“暴”加“日”成“曝”等都是殊失前人之意。依他看來,米芾似乎也不能免所謂“尺二先生”之譏(語出北宋孫奕《履齋示兒編》卷九《文說》)。其實早在唐代,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仙韻·燃”字條就已說過類似的話:“上‘然’從火,已是燒,更加火,非。同‘梁’加木,非。”
這個“樑”字的確很有意思!我們先來看看歷代字書是如何講的?!墩f文解字》有“梁”無“樑”,該書《木部》“梁”字條說:“,水橋也。從木從水,刄聲?!薄傲骸睘楸咀?,“樑”其實就是“梁”的俗字。金代的字書《四篇聲?!つ静俊吩疲骸皹?,音梁,棟梁也?!泵魅嗣封哽窬帉懙摹蹲謪R·木部》云:“樑,龍張切,音梁。見釋藏?!睆堊粤摇墩滞āつ静俊罚骸皹?,俗‘梁’字。舊注樑‘見釋藏’?!薄墩滞ā芬摹芭f注”就是《字匯》。釋藏即佛教大藏經(jīng)中的“梁”字多寫作“樑”,而收錄佛經(jīng)字音的《大藏音·木部》也收錄了“樑”字,音梁。諸書中的“音梁”,是傳統(tǒng)的注音方式之一,即用正字給俗字注音。清代官修的《康熙字典·木部》“樑”字條云:“《淮南子·主術(shù)訓》:‘大者以為舟航柱樑?!华氁娽尣匾?。”《康熙字典》認為“樑”字不僅僅出現(xiàn)在大藏經(jīng)中,外典《淮南子》也用了這個字。事實果真如此嗎?《康熙字典》舉出的書證,很容易讓人誤會《淮南子》的成書時代即西漢就有了“樑”字,齋主覺得有必要加以說明。劉安《淮南子》的傳世刊本源自于宋代的刻本,宋明清歷代刻本或多或少保留了前代的一些書寫習慣(有的宋本也保留了之前的寫本時代的文字樣貌),同時更多地反映了各自刊刻時代的文字形態(tài),一部書的流傳是屢經(jīng)傳抄刊刻的,用字的情況復雜,我們豈能依據(jù)《淮南子》刻本的文字形態(tài)來判斷漢代是否有“樑”字!齋主淺見:成書于西漢的《淮南子》并未用過“樑”字,兩漢碑刻簡冊不見此字,“樑”這一俗字應當誕生于六朝,這一時代的石刻碑版多見此字(參秦公輯《碑別字新編》,文物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167頁),隋唐五代亦沿襲用之。今檢明正統(tǒng)《道藏》本及影鈔北宋本等《淮南子·主術(shù)》篇皆寫作“梁”,管見所及,唯有明代萬歷茅坤(字一桂)批評本作“樑”,可知《康熙字典》所用的很可能就是茅坤批評本。茅坤批評本的影響不小,日本江戶寬政十年(1798年)刊刻的宇野成之標注《改正淮南鴻烈解》的底本用的就是茅坤本。
關(guān)于“梁”字加“木”的緣由,臺灣學者張文彬說:“‘梁’已從木,‘樑’字就‘梁’再加木,其義仍同。此如‘然’已從火,后世又加火成‘燃’,‘莫’已從日,后再加日成‘暮’等,皆同也?!?《異體字字典》“樑”字條研訂說明)這一解釋并未講到問題的關(guān)鍵,其實說破了也很簡單,“梁”字常與“棟”“柱”“橋”“榜”等木旁的文字合為一詞,加“木”旁實出自漢字孳生的規(guī)律之一——類化,即同類相化。如敦煌出土的中古寫本中,“棟梁”“柱梁”“橋梁”等詞語的“梁”字很多都寫作“樑”。不僅是俗字,一些后起字(今字)也是如此,“燃”“莫”“曝”都是出自這一演變生成規(guī)律。“木”與“水”已是梁字的表意偏旁,再加上一個“木”旁,確實是“床上疊床”“屋上架屋”。這樣的字并不太多,除了“樑”“燃”“暮”“曝”等常見字外,齋主還可以舉出幾個例子:“焦”加火寫成“燋”,“綿”加絲寫成“”,“架”加木寫成“【木+架】”,“嬰”加女寫成“”,“柰”加木寫成“【木+柰】”等,不過這些字樣并沒有推廣開來,傳到今日。由類化增加偏旁而產(chǎn)生的文字很多,一些字我們現(xiàn)在仍在用,例如“媳”字《說文解字》不載,“媳”是“息”字的后起俗字,“息婦”連用,“息”本指子息,由于類化增旁,俗寫加“女”旁寫作“媳婦”。漢字的同類相化功能強大,上下文字的形體或者上下文義的影響,都會改變某些漢字的形體。中國人的思維是物以類聚,對于詞語也是如此,同時也相信“字以類聚”,一個字因為上下文字或文義的“感染”和“同化”,會變成與上下文字類似的字形,比如“石橋”,民間寫作“石【石+喬】”,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
袁文好古勤學,《甕牖閑評》于經(jīng)史制度、天文地理等皆有涉獵,對于文字音韻也很關(guān)注,與王觀國《學林》、王楙《野客叢書》等宋代筆記的性質(zhì)相似,讀此書有讀清人考據(jù)筆記的感覺,無怪乎俞蔭甫矚目并加以點評(《春在堂全書·曲園雜纂》卷三十《評袁》)。《甕牖閑評》洋溢著強烈的正字觀念和正統(tǒng)意識,對于俗字嚴加批斥,這個看法也代表了主流學者的聲音,如清人汪德容也說加了木旁的“樑”字乃俗字,不可用(《六藝之一錄》卷264引)。錢大昕曾指斥一些俗字“妄誕可笑”(《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四《宋時俗字》),記載俗字的專門字書“污我簡編,指事、形聲之法掃地盡矣!”(《潛研堂文集》卷二十七《跋龍龕手鑒》)從正字或正統(tǒng)的角度判斷,這樣的說法無可厚非,但從文字的使用與實踐、承傳的立場來看,則未免失之偏頗。
不止米芾,唐宋書家落筆,本不避俗字,我們看唐宋時代的碑刻俗字就多得不得了。無論用“梁”還是用“樑”,貌似無關(guān)緊要,它們表達的意思不變,不過“梁”與“樑”一正一俗,恰好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兩個類型——雅與俗,亦即主流(正統(tǒng))文化與俗文化。唐代以前的寫本時代包括“樑”字在內(nèi)的俗字是屢見不鮮的,但宋代以后的刻本尤其是經(jīng)史類正統(tǒng)典籍都將俗字改作正字,偶爾也可見少數(shù)漏網(wǎng)之魚,比如《舊唐書·李晟傳》載錄唐德宗手書的吊唁文:“大廈方構(gòu),旋失棟樑”,又如《通典·兵典》“轉(zhuǎn)關(guān)橋,一樑,端著橫檢”,這些是改而未盡的俗字。古代碑刻和敦煌、吐魯番出土的六朝隋唐五代的寫本和明清刊刻的小說等都使用大量的俗字,這些無疑都屬于俗文化系統(tǒng)。俗字是俗文化的主脈,雖然違背六書造字原則,但約定俗成,民間喜用樂見,況且正俗文字的地位也處于不斷地轉(zhuǎn)換和變化的動態(tài)之中。雖然“樑”字最終沒有取代“梁”的正字地位,但唐代變文、元雜劇直到明清小說都大量使用此字,而且到了近世給人感覺有由俗轉(zhuǎn)正的傾向,如這一時代的人名就不避諱這個俗字,明代有“王國樑”,清代有“楊朝樑”“張國樑”“陶樑”“王樑”等。人名對于文字的采擇是非常敏感的,也具有時代性,說明明清時代“樑”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公認,當然這與其文字自身含義具有的“正能量”(棟梁、橋梁等)有密切關(guān)系?,F(xiàn)在這個“樑”字已十分罕見了,但仍有人在用,齋主認識的一位臺灣學界前輩的名字就用了這個字,記得當初看到名片上的“樑”字不禁為之一怔,印象深刻。
米芾書丹的《遂州圣母廟碑》反映了北宋時代俗字的使用情況,可惜這塊碑和拓本都沒有傳下來?!傲骸弊謱懽鳌皹拧保此飘嬌咛碜?,實則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思維方式,真可謂“一字一中國”!由一個文字的偏旁或筆畫的增減變化,可以看出民間日常的習慣和風俗,這難道不就是漢字的魅力所在嗎?
(本文經(jīng)作者稍作修訂)
(責任編校:耿春紅)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5.007
1673-2065(2013)05-0029-02